邻家姐姐年轻时,是一个非常聪明漂亮的女孩。也就比我年长五岁的她,却轻松地掌握了我至今未掌握的技能,比如说织毛衣(还给我织过扎头发的花环)、钩毛线鞋、包南方那种长长的尖角粽子,踩缝纫机等。
她不仅聪明能干,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还很漂亮,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都觉得特别好看,换句话说,就是衣架子很好。

可惜的是,聪明好学的邻家姐姐却偏偏不喜欢读书,高一只念了几天,便主动退学了。退学后的她做过几个月的保姆,又拜师做起了裁缝学徒,学成之后,便在县城找了一个做服装的裁缝店上班了。
那一年,她十八岁,花一般的女子,终于在花一般的年纪里,遇见了那个命中注重的人。男的比她大六七岁,是裁缝店老板娘的堂侄子。
那个时候,在她眼里,那个男人,是全天下最好的人。我当时问过她,为什么她长得这么好看,却选了那么一个又黑又丑的人?她笑着说,他虽然不好看,但是人特别好。
记得那年春天,我从外面摘了一杯野树莓,高高兴兴地去找她,只看见她坐在一条凳子上哭泣,旁边的伯伯,一个劲儿地责骂和劝告。她爸爸倒不是嫌男的丑,而是觉得他说话浮夸,不可靠,而且男孩家境贫寒,以她的条件,完全可以找个更好的。
父亲的苦口婆心,并没能拉回一心掉进爱河的女儿,19岁那年,她便嫁给了他。
婚后前两年,小两口在县城摆摊,卖各种小东西,还给人打耳洞(我的耳洞,就是她给我打的)。那个时候,她还是挺开心的,每次回来,都能给我们带些新奇的东西。她还是那么好看,虽然换了发型。记得她有一年回来,扎了一个特别前卫的丸子头,就是十几年后,风靡一时的那种丸子头,但是我最先是从邻家姐姐那看到的。
后来,他们不再摆摊,男的开始在县城跑三轮车,男的倒也挺能吃苦,每天早出晚归,比同行都要挣得多。孩子五六岁的时候,他们又去了广州,做起了搬家公司,她则负责算账。那几年,他们攒了一些钱,但是关系却慢慢破裂了。最后,她一气之下回了老家。多年没有做过苦力活的她,去了我当时所在的那个纸厂,没做几天,男人回来找她,但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男的不愿放手,拖了几年后,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了离婚,儿子归男方,男方的钱她一分不要。
分手后,她也并不上班,那个时候,纸厂人均工资才几百块,她可以在网络游戏里卖道具挣到差不多两倍的钱,也通过游戏谈了段短暂的恋爱,直到后来,找到了游戏中的现任丈夫,婚后,育有两子。
婚后的她,便没再碰过游戏了,却还是过得不幸福,丈夫不太上进,两个孩子嗷嗷待哺,夫妻俩争吵不断,也闹过离婚。但是这一次,她没有选择向命运低头,在小儿子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她抱着孩子去学了驾照,驾照学成后,她把孩子放在娘家,自己则在娘家附近的快递驿站上班,并拿出一半工资作为孩子的生活费。
驿站干了两年,她又进了离自己家较近的打火机厂上班,同时把孩子接回去上学。打火机厂的工作,忙的时候加班到很晚,闲的时候,她就去踩缝纫电机。
自从她忙起来以后,夫妻俩也不吵架了。男人是个小包工头,虽然这几年行业不景气,但是她还是慢慢攒下了一些钱,打算在老家盖个新房子。即便男人后来碰了网贷赌博,欠了几万块,她也只是在骂过后,又重新出发。经历过半生风雨,如今,她不再期待别人赐予的晴天,因为她早已成为了自己的屋檐。

记得当年在广州,我曾劝过她,家里有车,可以去学个驾照。她不屑地说,有个免费的司机,还学驾照做什么!后来当她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赶往驾校的时候,她一定是明白了什么。就像当年有人劝她,别再打游戏了,要出去跟人接触,她当初没听进去,后来却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工作中一样。这个世界,能靠得住的,永远只有你自己。而当你能真正依靠自己的时候,那些你曾经求之不得的人和事,也会慢慢地向你靠近。听说她丈夫不再好赌了,下班早的话,也会主动做饭了。
过去种种离谱,她全部接受,但是她的命运,必须由自己做主!我在想,劳动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不仅能治愈自己,也能治愈他人。
如今,我还是会想起她当年给我织的那个毛线花环,那么精巧,那么柔软。半生过去,她早就不再编织那些装饰品了,却用汗水和决心,一针一线地,编织起自己往后的人生。这件“作品”,或许朴素,或许没那么精美,但是坚不可摧!
备注:本文由作者原创撰写,文中配图由AI工具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