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学术研究发表原载于《建筑》2025年第 11 期
建筑杂志社成立于1954年,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司局级)。负责《建筑》(创刊于1954年,朱德同志题写刊名)《城乡建设》(创刊于1956年,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两刊的出版任务。两刊是共和国建设事业的记录者、见证者、传播者, 是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宣传报道主平台、主渠道、主阵地,具有前瞻性、权威性、指导性、引领性。
《建筑》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录,曾被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第一批“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曾连续两届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评为“建筑部优秀期刊一等奖”,属于中国一级期刊。
👇点击下方下载源稿:
青梧居·安居尔家:闲置房“变身”人才家诠释好房子新内涵.pdf
青梧居·安居尔家:
闲置房“变身”人才家 诠释好房子新内涵
■ 作者:张二干
·尔家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摘 要
■ 从“有得住”到“住得好”
■ 优模式实现存量资产高效转化
■强运营让闲置空间“变身”青年理想居所
■从好房子看人才与城市的未来
关键词:
中国好房子|高效焕新
前言:我国住房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追求“有房住”到追求“住好房”。
在这一背景下,江苏省无锡市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好房子的号召,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抓手,探索存量资源活化与青年安居相结合的新路径。其中,青梧居·安居尔家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案例。通过高效改造把闲置的房子变成了年轻人真正的家,让我们看到了存量时代好房子该有的样子。
1
从“有得住”到“住得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城市发展与住房建设指明了方向。城市是为人而建的,房子是为人居而建的。什么是好房子?它不只是四面墙加一个屋顶的简单拼凑,而是能让人安心生活、找到归属的地方。在这里,要有阳光照进来的窗户,有下班后期待回去的空间,有遇到困难时能找到帮手的安全感。
作为华东地区住房租赁行业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商,尔家集团自 2015 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保障性租赁住房与青年人才公寓的建设运营,在存量资产改造、政企协同与智慧服务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项目在设计和建设中,不追求奢华,但注重实用。比如在空间设计上,48m2的一居室,也通过合理布局做到了功能分区明确;在材料选择上,选用环保建材,虽然成本高,但能对租户的健康负责。这种务实的态度,恰恰契合了好房子的本质:不是最贵的,而是最合适的。

▲青梧居·安居尔家项目外观
青梧居·安居尔家项目是尔家深入贯彻好房子理念的实地落脚点。该项目通过对无锡市梁溪区与锡山区闲置安置房资源的系统改造与功能重塑,实现了从“闲置资产”到“青年安居载体”的转型,不仅缓解了新市民、青年群体的租房压力,更在居住品质、社区服务与数字化管理方面树立了新标准,成为好房子理念在租赁住房领域的具体呈现。
2
优模式实现存量资产高效转化
什么是好房子?除了过硬的品质,更在于其与城市发展同频的速度。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高效满足人才的安居需求,本身就是好房子应有的时代内涵。
青梧居·安居尔家项目,成为存量资产高效转化的一个标杆。从项目启动、快速交付,到实现首批房源100%出租,全过程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推进效率:
01
研判先行,决策精准迅速:
项目启动初期,尔家便依托数据分析,对周边产业与人才流向进行精准研判,为项目快速定位与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
02
标准复用,设计周期大幅压缩:
凭借成熟的产品设计体系,团队无需从零开始,直接匹配已验证的户型与公区方案,高效完成设计落地。
03
供应链协同,改造效率显著提升:
依托稳定的集采资源,确保环保建材与品牌家电快速到位。通过精细化的施工统筹,实现各工种无缝衔接,极大缩短了工期。
04
数字赋能,出租去化全面提速:
通过线上平台提前进行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看房、电子签约,实现了从“看房”到“入住”的全流程数字化,显著缩短成交周期。
这一高效推进的模式,不仅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快速盘活,更让人才的居住需求,早日得到回应。
3
强运营让闲置空间“变身”青年理想居所
青梧居的出现源于一个现实矛盾:一方面,无锡作为经济活跃城市,吸引着大量年轻人前来就业创业;另一方面,一些安置房小区入住率不高,空间闲置。这种矛盾其实在很多城市都存在。
在这一背景下,无锡市以“盘活存量、优化供给”为导向,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尔家与无锡安居集团合作,共同打造了这一青年人才社区,旨在通过政企协作、数字化运营与社区共建,实现人才服务的全面升级。
项目总规划房源1003间,首批于2024年1月投入运营。主力户型为48 m2的一居室,通过集约化设计与动静分离布局,极大提升了空间使用效率,充分满足单身青年及小家庭的居住需求。
在改造过程中,项目秉持“功能重塑、成本可控、绿色健康”原则,广泛采用环保建材,全屋配备品牌家电与家具,实现“拎包入住”,从硬件上保障了居住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客厅空间
在服务与管理方面,项目依托尔家自主研发的数智化管控平台,实现房源监控、线上签约、智能门锁、水电费自动结算等全流程智慧管理,极大提升了租户体验与运营效率。同时,项目构建了标准化管家服务体系,提供24小时客服支持与快速报修响应,确保居住无忧。
此外,青梧居项目注重社区氛围营造,定期开展“青年夜校”“友邻节”“反诈宣传”等活动,增强租户互动与社区认同感。一位青年租客表示:“这里不仅住得舒服,还能认识很多朋友,感觉真正融入了这个社区。”

▲部分项目公区
项目自运营以来,出租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新市民群体占比达25%。青梧居·安居尔家不仅解决了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更通过社区共建与活动组织,激活了原有安置小区的活力,让好房子理念在租赁住房领域成功落地。
4
从“好房子”看人才与城市的未来
青梧居·安居尔家项目的实践,不仅是一次闲置资产的活化案例,更是对好房子理念的深度诠释。它表明,好房子并非孤立的产品概念,而是一个涵盖规划、建设、运营、服务与治理的系统工程。
尔家通过政企协同、数智赋能与社区共治,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跨越,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部分项目公区
在当今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成为推动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而住房,作为人才落地生根的首要保障,直接关系着其归属感、幸福感与创造力。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供给,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是城市温度与治理智慧的集中展现。我国要实现“人、城、产”的融合发展,必须构建起覆盖多元群体、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住房保障体系,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住上安全、舒适、有尊严的居所。
从更广的视角看,中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需要更多青梧居这样的项目。它们可能不像地标建筑那样耀眼,但正是这些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安居空间,构筑了一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当年轻人能够在异乡找到家的感觉,这座城市才能真正获得发展的活力。
结语
青梧居·安居尔家项目,是无锡市在好房子建设浪潮中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尔家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的深度实践。它让我们看到,好房子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务实创新和高效执行实现的当下。它需要政府的引导,需要企业的专业,更需要站在居住者角度思考问题。
或许,最好的房子就是让人推开门那一刻,会发自内心地体会到幸福感。而这,正是无数奋斗中的年轻人最需要的——在高效运营中感受温暖,在都市打拼中找到归属的好房子。
内容来源:原载于《建筑》2025年第11期
原创作者:张二干
内容审核:URI研究中心
内容复核:建筑杂志社
运营编辑: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