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1年,二战期间,盟军专家分析返航的战斗机,发现机翼和机身上布满了弹孔。
大家直觉认为:“这些地方中弹多,应该加固!”但一位叫亚伯拉罕·瓦尔德的统计学家却大声反对:“不!我们该加固的是驾驶舱和发动机——那些中弹后没飞回来的飞机,才是关键!”
果然,后续调查显示,被忽略的沉默数据(那些坠毁的飞机)暴露了真相:驾驶舱一旦中弹,飞机根本回不来。这个故事,就是幸存者偏差的经典案例:我们总盯着眼前“幸存”的东西,却忘了那些“消失”的90%,才是现实的全貌。
一、什么是幸存者偏差?幸存者偏差,是一种认知偏差:人们过度关注可见的成功案例,而忽略失败的、沉默的大多数,导致决策错误。简单说,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水下那90%,才是真相。为什么我们总掉进这个坑?
信息茧房:短视频平台算法只推送“逆袭故事”,失败者连发声机会都没有
损失厌恶:人们更愿相信“我也能行”,而非“99%的人会失败”
幸存者特权:成功者会反复讲述自己的故事,失败者连墓碑都没有
一项针对创业公司的研究显示,90%的初创企业会在前三年倒闭,但社交媒体上,我们只见证了那10%的“幸存者”风光无限。
二、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去年,一位35岁的程序员老张在朋友圈晒出辞职信:“跟着马云早期团队创业,现在套现3000万退休”。这条动态瞬间收获3000+点赞,评论区挤满“求带”的留言。
但没人知道,他所在的投资机构同期孵化了120个项目,只有2家活到B轮。更残酷的是,老张的成功源于他所在城市是唯一试点区——其他城市的团队因政策变动血本无归。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最血腥的现场:我们只看见聚光灯下的幸存者,却看不见90%被黑暗吞噬的真相。
三、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正在发生职场陷阱:“大专毕业开奶茶店月入20万!”——你没看见背后300万家倒闭的奶茶店,更看不见创始人抵押房产借的高利贷。
投资骗局:某财经博主晒出“10年100倍收益”曲线,却绝口不提他重仓的3支股票曾让投资者血亏80%。
教育焦虑:“海淀妈妈鸡娃逆袭哈佛”的故事满天飞,但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清北录取率仅0.03%,99.7%的鸡娃家庭终将失败。
四、如何跳出幸存者偏差的陷阱?多问为什么:看到成功案例时,别急着羡慕,先问问“他为什么成功?”“背后有多少失败者?”比如,看到有人靠短视频月入十万,先想想:他做了多久?有多少人尝试后失败了?
关注沉默的数据:成功者的声音总是响亮,但失败者的经验同样宝贵。多看看那些“没声音”的人,他们的故事,往往更接近真相。
保持理性,拒绝盲目跟风:别人的成功,未必适合你。就像《小王子》里说的:“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间,才让你的玫瑰变得重要。”你的路,得自己走,别被别人的“幸存”绑架。
五、结语:在谎言的废墟上,种下理性的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幸运是机会加上准备,但人们只看见幸运。”当我们撕开幸存者的华服,才会发现:
比尔·盖茨辍学是传奇,但哈佛辍学生中99.9%默默无闻
老干妈陶华碧白手起家是神话,但中国餐饮倒闭率每年高达30%
真正的智慧,是学会倾听那些消失的90%,那才是世界的真相。你准备好直面这个真实的世界了吗?
(注:本文仅为心理学知识分享与个人感悟,不替代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感谢点赞📝留言,欢迎关注我们—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