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这座兼具悠闲底蕴与现代脉搏的城市里,每一个家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期待。位于双流区西安路小区的这处居所,便是一个关于“新生”的故事。它拥有123平方米的宽敞空间,更难得的是附带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私家花园。然而,时光的流逝让它略显陈旧,原有的格局与设施已无法满足现代家庭对舒适、功能与审美的多重需求。于是,一场以“告别过去,拥抱未来”为主题的旧房整改计划悄然拉开序幕。

一、破旧立新:从基础工程开始的决心
任何成功的改造都始于坚实的基础。对于这套老房子而言,“破”是“立”的前提。业主深知,要想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住得安心舒适,基础工程绝不能有丝毫妥协。
首当其冲的是水电改造。老旧的线路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其布局也无法适应如今种类繁多的家用电器。改造团队首先对全屋的水路和电路进行了彻底的重新规划与更换。遵循“横平竖直”的布线原则,强弱电分管分槽,确保信号互不干扰。厨房区域预留了充足的插座,以应对净水器、洗碗机、垃圾处理器等现代厨电的需求;卫生间则重点做了干湿分离的电路规划和严密的防水处理。水路方面,更换了所有老化管道,并重新设计了冷热水走向,保证了未来用水的稳定与便捷。这是一项“埋在墙里”的工程,虽然在最终的成品中无法被直接看见,却是整个家安全、舒适运行的心脏。
紧接着是窗户的全盘更换。原有的旧式窗户在气密性、水密性、隔音和隔热性能上都已大打折扣。考虑到成都潮湿的气候和城市环境的噪音,业主选择了高品质的断桥铝合金窗。这种材质以其卓越的性能,能有效隔绝室外的喧嚣与湿气,同时在冬季能更好地保持室内温度,达到节能的效果。当崭新的窗户被安装到位,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洒入室内,整个空间瞬间显得通透而明亮,家的“眼睛”被重新擦亮了。

二、空间重塑:通透感与功能性的融合
在完成了基础的“硬核”改造后,空间的“软性”塑造成为设计的焦点。业主的核心诉求是打造一个开阔、明亮且极具功能性的居住环境。
为此,设计师大胆地采用了“地砖通铺,全屋不吊顶”的策略。这一看似简约的手法,实则蕴含着对空间感的深刻理解。地砖从玄关一路延伸至客厅、餐厅、过道,甚至厨房,这种材质和色彩上的统一,极大地模糊了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界限,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流动、连贯的整体感,让123平米的空间显得愈发开阔。放弃复杂的吊顶,则保留了房屋原始的层高,避免了压抑感。裸露的屋顶仅通过简洁的轨道射灯和筒灯来提供分区照明和重点照明,既满足了光线需求,又以一种极简的工业美学,赋予空间一种率性、洒脱的气质。

客厅是家的核心,也是本次改造的亮点之一。告别传统的电视背景墙,业主选择了用投影仪来替代电视。一面干净平整的白墙,在白天是简约的装饰背景,到了夜晚,随着投影仪的开启,便化身为百英寸的私人影院。这种设计不仅节省了空间,更迎合了当下年轻家庭沉浸式的观影需求,让客厅的功能变得更加纯粹和多元——它可以是家庭影院,是朋友聚会的派对现场,也是孩子嬉戏的宽敞乐园。
餐厅的搭建是本次改造的另一个创举。原有的户型中,餐厅区域并不明确。设计师利用客厅旁边的部分空间,通过巧妙的布局“凭空”创造出一个独立的用餐区。一张温润的木质餐桌,搭配几把舒适的餐椅,上方垂下一盏富有设计感的吊灯,一个温馨而独立的就餐场景便形成了。它与开放式的客厅既有联动,又互不干扰,让“食”与“居”的仪式感都得到了尊重。

三、私密与共享:三个卧室的个性化定制
家庭成员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三个卧室的设计遵循了“共性之下,彰显个性”的原则。
主卧和次卧作为常规的休息空间,设计的核心是舒适与储物。设计师为两个房间都定制了顶天立地的衣柜,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将衣物、被褥等杂物尽数收纳,保持了卧室的整洁清爽。在色彩上,采用了低饱和度的柔和色系,配合温暖的灯光,营造出宁静、放松的睡眠氛围。

最具巧思的是第三个卧室的改造。它被定义为一个多功能书房。这里不仅是业主居家办公、阅读学习的静心之所,更通过定制化的榻榻米设计,兼具了客房的功能。榻榻米下方是巨大的储物空间,与书柜、书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平日里,这里是高效的工作区和知识的海洋;当亲友来访时,铺上床垫,它便能迅速切换为一个舒适的临时卧室。这种“一房多用”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空间的利用效率,是现代小户型设计中非常值得借鉴的思路。
四、延伸的诗意:花园的实用主义改造
那个附带的花园,是这套房子最令人艳羡的“奢侈品”。改造的重点在于如何让这片户外空间兼具美观与实用。
首先进行的是地面硬化和防水处理。考虑到成都多雨的气候,扎实的防水层和有效的排水系统是花园长久使用的基础。在此之上,大面积铺贴了防滑耐磨的户外瓷砖,不仅便于日常的清洁打理,也为户外活动提供了一个安全、平整的平台。

随后,花园被一分为二。一半的空间,搭建起了一个通透的阳光房。玻璃屋顶和立面将阳光毫无保留地引入,无论是阴雨天还是冬日,这里都是一个温暖、明亮的避风港。摆上舒适的沙发、茶几和几盆绿植,这里就成了一个可以阅读、喝茶、会友的第二客厅,让家的边界向自然延伸。
花园的另一半则保留了露天形态,成为真正的“户外”。业主可以在这里种上喜爱的花草,摆上烧烤架,或是放置一个儿童玩乐设施。无论是清晨伴着鸟语花香的瑜伽,还是周末午后热闹的家庭烧烤派对,这片方寸天地都为生活注入了无限的诗意与活力。

从陈旧到崭新,从局促到开阔,这场历时数月的改造,不仅是对一套123平米老房的物理翻新,更是一次对生活方式的全面升级。它以现代、实用的设计语言,回应了居住者对舒适、功能与情感的需求。如今,当夜幕降临,客厅的投影亮起,阳光房内茶香袅袅,花园里灯光点点,这个位于成都双流的老房子,已经彻底褪去了旧日的尘埃,以一个充满爱与活力的姿态,开启了属于它的新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