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 CR-V 能在市场上卖三十年,确实挺难得的,放眼整个紧凑型 SUV 市场,能有这样长生命周期且始终保持热度的车型并不多。身边不少人人生中第一辆 SUV 就选了它,我表哥 2015 年买的老款 CR-V,当时落地快 20 万,开了快十年,除了正常换机油、滤芯这些保养项目,没出过啥大问题,发动机、变速箱依旧平顺,现在还在给家里老人代步用,每周接送孩子、买菜,油耗稳定在 8 个左右,皮实耐用的口碑早就传开了。小区停车场里,随便数数就能看到三四辆不同年份的 CR-V,有老款圆润造型的,也有近年棱角分明的新款,足以见得它在家庭用户中的受欢迎程度。


从外观来看,30 周年荣耀款和 2024 款差别不大,依旧延续了 CR-V 家族式设计,还是熟悉的 “大男孩” 模样,不会让人觉得陌生。前脸那个六边形 “大嘴巴” 格栅,内部用了蜂窝状的饰板,配上亮闪闪的镀铬条包边,晚上开车时,格栅周围的 LED 日行灯点亮后挺醒目,像给车头画了一圈 “光环”,老远就能认出是 CR-V。两侧的 LED 大灯造型锋利,照明效果不错,晚上走没有路灯的乡间小路,近光能照亮路边的行人,远光射程也够,不用频繁切换灯光。

尾灯依旧是标志性的 L 型,内部用了熏黑处理,晚上刹车时,灯光呈渐进式点亮,辨识度很高,后车能及时察觉减速。后保险杠下方的银色护板比老款更宽,搭配双边双出的排气口,看着比老款多了点运动感,不会显得太 “家用”。最明显的变化是轮毂,换成了 18 英寸的黑色轮毂,轮毂辐条上有细小的镂空设计,搭配 235/60 R18 的邓禄普轮胎,比老款的银色轮毂更显年轻、有活力。小区里有个开 2023 款 CR-V 的邻居,看到谍照后专门来问我 “这新款轮毂能不能单独买,我想给我的车也换一套,比我的银色轮毂耐看多了”。
听说荣耀款还会新增一个专属颜色,目前只知道不是常见的珍珠白、奥夫特黑、钛金银这些,大概率是偏向年轻化的莫兰迪色系,比如浅灰蓝或者淡青绿,具体啥样得等上市后见实车。要是颜色调得好看,说不定能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毕竟现在选车,颜值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尤其是年轻夫妻,买车时都希望车子能兼顾家用和个性。

坐进车内,整体布局和老款差不多,依旧是简洁实用的风格,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设计。三幅式方向盘握感很舒服,粗细适中,上面的多功能按键按起来很顺手,阻尼感刚好,开车时调音量、切歌、接电话不用低头,盲操作也能精准按到。方向盘还支持四向调节,不管是 180cm 的高个子还是 160cm 的小个子,都能找到舒服的驾驶姿势。
最大的变化是中控屏,从老款的 10.1 英寸升级到 12.3 英寸,屏幕边框变窄了,屏占比更高,显示也更清晰,看导航、放视频时视觉效果更好。不过老款的物理旋钮被取消了,换成了触控按键,这点我觉得有点可惜。之前开过老款 CR-V,调空调温度时,旋钮转一下就能精准控制,冬天想开 24 度,转两下就到位;换成触控屏后,得盯着屏幕找温度调节键,开车时操作不够方便,尤其是遇到颠簸路面,手指容易点错。

中控台上的网格装饰换成了新样式,从曝光的图片来看,用了类似碳纤维纹理的材质,比老款的银色塑料饰板更有质感,不会显得廉价。空调出风口也做了微调,叶片更薄,调节风向时更灵活,而且关闭出风口时,叶片能完全贴合,不会留缝隙积灰,后期打扫起来更方便。

座椅的舒适性也有小升级,坐垫和靠背的填充物更软了,尤其是腰部支撑部分,比老款多了一块可调节的腰托,长时间开车腰不会酸。我身高 175cm,体重 75kg,坐在主驾座椅上,臀部和背部能被完全包裹,不会有悬空的感觉。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支持两档调节,长途坐车时,把靠背调得倾斜一点,能半躺着休息,比老款的固定角度舒服多了。后排中间还加了隐藏式的扶手,放下来后有两个杯架,平时带家人出门,老人和孩子能放水杯、奶茶,很实用。

智能配置的升级倒是挺让人期待的,Honda SENSING 360 升级到了 360 + 版本。之前开过朋友的 2024 款 CR-V,360 版本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功能就很好用,跑高速时,设定好车速和跟车距离,车子能自动跟上前车,遇到前车减速也会跟着慢下来,车道保持功能还能把车子稳定在车道中间,不用频繁修正方向,长途开车能减轻不少疲劳。据说 360 + 版本优化了对行人、非机动车的识别能力,在小区门口、学校周边这种人多的地方,能更早识别到横穿马路的行人或电动车,提前预警并轻微刹车,安全性更高。
Honda CONNECT 也升级到 4.0 版本,支持语音控制、在线导航和手机互联。老款的 3.0 版本偶尔会出现语音识别不精准的情况,比如我说 “打开空调”,系统可能会识别成 “打开天窗”;希望 4.0 版本能改善这个问题,要是能像手机语音助手一样,支持连续对话、模糊指令,用起来就更省心了。而且 4.0 版本还新增了手机远程控制功能,夏天可以提前在手机上启动空调,上车时车内已经凉快了,不用再忍受 “蒸笼车”;冬天也能提前预热座椅,上车就能感受到温暖,这些小功能对家庭用户来说很实用。

动力方面,30 周年荣耀款和在售车型保持一致,有 1.5T+CVT、2.0L 油电混动 + E-CVT、2.0L 插电混动 + E-CVT 三种选择,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 142kW,最大扭矩 243N・m,日常通勤足够用。我表哥那辆 1.5T 的 CR-V,市区开着很轻快,起步不肉,绿灯一亮就能跟上车流,超车时深踩油门,动力响应也很快,不会有明显的延迟;就是夏天开空调满载 5 人时,动力会稍微弱一点,尤其是爬坡的时候,得把油门踩得深一点才能上去。
油电混动版本更适合经常跑市区的人,朋友开的混动 CR-V,市区油耗才 5.2L/100km,比燃油车省不少钱,按照现在 92 号汽油 8 块多一升的价格,跑 1 万公里能省 3000 多块油费。而且电机驱动时很安静,坐后排的老人小孩不容易晕车,之前带朋友的父母出门,老人说 “这车子开着跟电动车一样,一点噪音都没有,坐着很舒服”。

插电混动版本能上绿牌,适合限牌城市的消费者,纯电续航有 53km 和 73km 两种,日常通勤足够用,晚上回家充电,白天开车不用花油钱;周末短途出游,来回 100 多公里,纯电模式就能搞定,不用中途加油充电;长途的话还能用油,加油充电都方便,挺灵活的。身边有个在上海工作的朋友,就买了插电混动版 CR-V,不用拍沪牌,省下了十几万的牌照费,日常用车成本也低,很划算。
作为紧凑型 SUV,CR-V 的竞争对手不少,一汽丰田 RAV4 荣放、东风日产奇骏都是实力不俗的对手。RAV4 荣放的优势在于越野性能,配备了四驱系统,周末去郊区爬山、走非铺装路面都没问题,适合喜欢自驾游的消费者;不过它的内饰用料比较一般,硬塑料很多,看着有点廉价。奇骏的空间更大,后排腿部空间比 CR-V 多两指,坐三个人也不挤,而且座椅更软,舒适性不错;但它的 1.5T 三缸发动机,很多人担心后期会抖动,销量一直上不去。

CR-V 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均衡,空间、油耗、可靠性都不错,没有明显的短板。今年 8 月还卖了 13277 辆,在紧凑型 SUV 里排第八,这个成绩还算可以。不过 30 周年荣耀款要是只在配置上小修小补,价格还没优势,想要吸引更多消费者就有点难了。毕竟现在很多自主品牌的 SUV,配置比 CR-V 丰富,比如比亚迪宋 PLUS,有旋转大屏、丹拿音响,价格才 12 万起,比 CR-V 便宜不少,不少年轻人都更倾向于选自主品牌。
这次 30 周年荣耀款的宣传声势不算大,不像有些车型搞个纪念款会大张旗鼓地做活动、请明星代言,可能本田觉得 CR-V 的口碑已经够硬了,不用靠宣传吸引眼球。但我觉得,纪念款还是得有点诚意,比如在车身侧面加个 “30th Anniversary” 的专属标识,方向盘、座椅上绣个纪念 logo,让车主有专属感;或者给首任车主送终身免费基础保养,降低后期用车成本,这样才能打动消费者,不然就只是换个名字,消费者也不会买账。

总的来说,本田 CR-V 30 周年荣耀款还是值得期待的,毕竟三十年的口碑和用户基础摆在那,皮实耐用、省油省心的优点,很对家庭用户的胃口。要是价格合理,入门版能控制在 13 万左右,中高配车型增加座椅加热、全景影像这些实用配置,还是能吸引不少消费者。希望东风本田能拿出足够的诚意,不要让关注 CR-V 的人失望,毕竟这款车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从刚毕业的年轻人到成家立业的中年人,都能在它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点,大家都想看到它能继续辉煌下去。
要是你正在考虑买紧凑型 SUV,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去 4S 店看看实车,坐进去感受一下空间,试驾体验一下动力和智能配置,对比一下配置和价格,说不定会有惊喜。毕竟买车是大事,多看看、多试试,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