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在深圳南山区一处人来人往的转角,一个高度不足一米的暖心之举

在深圳南山区一处人来人往的转角,一个高度不足一米的绿色柱体静静立在路边。柱身上“一米一以下儿童使用”的标识,宣告着它的特

在深圳南山区一处人来人往的转角,一个高度不足一米的绿色柱体静静立在路边。柱身上“一米一以下儿童使用”的标识,宣告着它的特殊身份——这是深圳为低龄儿童设置的街头专用小便斗。

这座没有设置门的儿童公厕,近日通过网友发帖进入公众视野。图片中,绿色柱体紧靠行道树,开放式结构引发讨论。为何要在街头设置这样的设施?又为何不为儿童如厕空间安装一道门?

面对疑问,南山区城管局工作人员给出回应。北环大道与艺园路交汇处人流密集,长期以来,市民和儿童在路边草丛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屡屡发生。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便利市民出行,相关部门才规划建设了这处公厕,并特别为儿童配备了专用小便斗。

关于无门设计,工作人员解释了两点考量:侧面挡板已能提供基础遮挡,同时,儿童对隐私保护的需求与成人存在差异。这一设计旨在实现快速如厕,满足儿童紧急需求。

这道立在街头的绿色小便斗,看似简单,却折射出城市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务实选择。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理想设计与实际需求之间,往往需要找到平衡点。

当城市开始蹲下身来,以儿童的视角规划公共设施,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在完善细节之前,先解决有无,或许正是城市治理中最现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