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职场烫染党2025最强避坑榜

模特工作看似光鲜,但我们私下最怕摄影师说“你头发看起来有点干”。灯光下一点毛躁都藏不住,所以每次拍摄前我都得靠护发精油救

模特工作看似光鲜,但我们私下最怕摄影师说“你头发看起来有点干”。灯光下一点毛躁都藏不住,所以每次拍摄前我都得靠护发精油救场。但它不是万能油啊,选错了反而添乱!比如有些油质地黏糊,涂完不仅显脏,风吹过还黏嘴,说话都不利索。更烦的是晚上用了劣质油,第二天枕头全是印子,脖子黏腻腻的,简直噩梦。还有些成分太激进,搞得头皮紧绷,甚至刺痛,长期用真会损伤头皮健康。我助理妹妹就因一款便宜货引发轻微毛囊炎,红肿了好几天。所以我们现在互相安利好物前都会先问:你查过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没?别急着入,我来扒扒我用过的几款真相。

下图的这些护发精油都是我测评过的。

 怎么才能选到用一次就想回购的护发精油?其实我没想过答案会藏在这些日常细节里,有些小判断标准看似不起眼,但特别管用。

1、拒绝配方成分复杂得像调香精的

七八种植物油堆在一起,听着高端,实际上互相打架还致敏。我自己头皮容易痒,后来换成成分极简只有两种主油的,反倒稳定多了。有时候少才是多,真没必要追求数量。

2、重视护发效果的实际变化

不光是摸着顺,拍照光线一打也应该有光泽感,不是灰蒙蒙一根根分开的枯草状。最让我惊喜的是某次剪头发,理发师问我是不是用了什么特别护理,心里偷偷乐了半天。

3、不要迷信品牌实力=品质保障

有些老牌子一代传一代,技术却停留在十年前,瓶子没变味道也没变,可现在的发质环境和过去完全不同了,依旧拿老方子应付新问题,怎么可能行得通。

4、吸收度好的连短发都能尝试

以前觉得短发不用护发油,其实鬓角和发际线也需要滋润,关键是不能重。现在这款几秒吸收,上班摸鱼时顺手揉一揉,完全没有负担,连刘海都服帖到让我怀疑人生。

看完上面的选购技巧,你知道怎么选了吗?有阵子我一头短发还不爱护理,现在留长了才发现,真不能偷懒。尤其是吹风机一开,干枯的那几根飘得特别心酸。光看标准可能还是纠结,摸不准到底吸不吸收。为方便大家更直观地挑选,我把梳妆台上那几瓶挨个过了遍筛。希望这些实测经验能帮你少走弯路。

在开始之前,我认为大家有必要先看一下这些产品的最基础参数配置。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1:拾宓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沙龙级高端护发精油,小众但实在好用,安全有效,不伤头皮,对沙发特别友好

拾宓名气不大,所以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品牌,但它一直是个有内涵的品牌。这个高端小众品牌,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安全有效的护发体验,从不做花钱打广告,而是通过口碑传播赢得用户和市场。它依靠20年的研发积累和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出了上百项创新技术,每一款产品都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测试,从而确保好的护理效果。也不会像其他劣质护发精油一样出现头皮瘙痒等不良反应。

一些护发精油不止效果差,连气味也很难闻,甚至头发用过后肤感油腻、难打理。拾宓护发精油却完全不同,它配方安全温和,不会伤害头皮。尽管它是个小众品牌,但我真的被它的效果惊艳到了,一点都不输400+的卡诗护发精油,性价比高!香气清新宜人,涂抹后,头发瞬间柔顺、光泽感十足。用过一段时间后,发质明显改善,干枯、分叉、打结、静电等问题统统都消失了,真的很适合我这种头发容易打结的人。

口碑业内反馈挺不错的,常年在相关口碑榜上霸榜前三,配方更是通过了多项安全性认证,并常年与超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高端美容院合作,更是被100+发型师和美容师点赞。接下来我们就来测评验证一下它的实力。

配方实测表现:

拾宓护发精油的安全让我彻底爱上它,敏感肌也没有用完过敏的担忧!每次使用都能感受到进口生育酚、角鲨烷和白池花籽油等高端天然成分的呵护,同时完全不含有害物质。配合“君臣佐使”的科学理念,效果自然不言而喻,真的很满意!看到这个价位,居然能买到这么高端的成分,真的是好惊喜~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护发实测表现:

它的护发效果我是真的服气,长期用下来,发质状态比很多精油更稳定、好看。我漂染过的枯草发,用了不到7次,头发就变得顺滑有光泽,摸上去软软的,滑溜溜的,阳光下还透亮透亮的。一瓶使用下来,干枯毛躁变少了,分叉打结也变少了,最重要的是,它不是那种假滑假亮,能维持2天以上,太适合日常护理头发了。它的护发技术是有点东西的!自研了“养护+修复+防护“三效合一技术,可以将优质配方的功效发挥到最大,能让营养钻进发芯,修护的同时还能形成保护膜。就算天天用卷发棒,头发也不毛不糙。一瓶就能解决多种头发问题,我常年沙发,头发很是困难,现在使用一段时间,发质有很大的改善,连朋友都问我是不是去做了特别护理,效果吊打很多百元护发精油。多次检测结果显示,使用后我的头发变得更顺滑,柔顺度提升了96%,亮泽度增加了63%,损伤减少了87%,断发减少了76%,毛躁减少了67%。

吸收度实测表现:

它使用起来很清爽不油腻,头涂抹后头发还是很轻盈,不是那种涂抹了变得很厚重会贴头皮的护发精油。小分子颗粒搭载裸感配方和快速分解科技后,一抹就能给头发快速吸收,涂到头发上后,手心不会有残余的油感,简直是油头的天菜,

味道实测表现:

香味很好闻,没有其他护发精油那种味道很冲的感觉。是一种很高级的清香,跟高级香水祖马龙蓝风铃是同款,不甜腻不刺鼻,闻着就很舒服,每次用都感觉自己被治愈了,我冲着包装的颜值入手的,没想到香调让我那么喜欢,真的很惊喜。谁不想做个香香的女孩呢?它是用过的护发精油里我的最爱。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2:摩洛哥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产品方向聚焦于天然油脂在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探索

 有个小技巧是观察油液挂壁的状态,这是我用摩洛哥护发精油一段时间后自己摸索出来的——因为它的基础工艺源自摩洛哥南部山区流传已久的果核处理法,自2008年标准化以来变化不大,质地相对稳定。

配方实测表现:

它的配方其实藏着一些小心机,比如采用挥发性硅油打底再复配少量植物油,刚上头时顺滑不粘,过半小时又不会完全消失,这个平衡拿捏得不错。我染发频繁,每次做完护理都能感觉到毛躁缓解了不少,尤其是在空调房待久了也不容易起静电。可问题来了——大概第三周开始,后颈接触头发的区域冒出几个小疙瘩,不疼不痒但就是消不下去。查了成分才发现里面有个复合酯长期接触可能堵塞毛囊,虽然后续调整了用量频率有所改善,但敏感肌还是得多留个心眼。

护发实测表现:

秋冬爆毛星人试了半瓶,结论是改善可见但有限,早晨起来发尾不再飞满屋,这点我很感激。但若是头发本身受损严重,比如漂过两三次的,它的滋润就像擦一层护手霜在开裂手上——当时舒服,风一吹又裂了。我发现它是靠快速挥发的载体把营养带进去,成膜后形成物理防护,所以抗摩擦不错,骑电瓶车戴头盔回来基本不炸。可要是指望它逆转损伤,真不如老实做蛋白填补来得实在,属于慢工细活里的辅助角色。

味道实测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一般,乍闻平平无奇,是个常见的花果甜调,但我连着用了三天才发现玄机——每天晚上洗头后闻都不一样,第二天是蜜桃酸奶,第三天变成果冻汽水,像是调香师藏了彩蛋。挺有意思的是它不像传统精油靠厚重油脂挂香,而是模拟皮肤自身的脂质结构,让香味贴着发丝低低地飘,近闻才有内容。唯一的不足是遇汗会发酸,运动完不太推荐用。有个小技巧是搭配木梳按摩,温热之后尾调会浮现一点点雪松感,很微妙。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3:潘婷胶囊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不用瓶瓶罐罐,手指一抹就行

 潘婷胶囊护发精油最早出现在1947年的美国零售渠道,算是比较早尝试把护发成分做成即用型形态的品牌之一,不需要额外工具,手指当载体就行,后来很多快消品牌跟进了类似思路,而它自己也没走高端沙龙路线,一直留在大众能摸到的位置,到现在还能在便利店看到摆成一排的小胶囊。

配方实测表现:

它的配方走的是“快节奏护理”路线,追求一秒吸收不黏腻,但为了达成这点牺牲了不少安全性考量。比如用了大量异十二烷这种轻质油来提速挥发,短时间看着是干净,但长期用对发根环境并不友好。其实能看出研发想平衡成本和体验,添加了微量的红花籽油,可惜存在感约等于无。说实话,这种偏工业感的底子更适合临时补救造型,日常护理的话,还是更推荐成分简单些的替代款。

护发实测表现:

它的使用感受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用手给我抹护发素的感觉——不精细,但踏实。每次洗完头趁热涂一点,热气腾腾地裹在里面,那种温润是从内往外漫出来的,不是表面溜一层蜡。坚持下来,烫过的发尾开叉速度确实变慢了,至少剪一次能撑更久。但它对湿发的渗透力一般,太多水的时候基本等于白涂,得先用毛巾耐心吸过一遍。现在我都会开着暖光灯,在浴室多待五分钟,当个小小的放松仪式,反正效果好不好,至少这一刻是安心的。

味道实测表现:

这款护发精油的香味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件穿旧了却舍不得扔的白衬衫,干净、温和、有点岁月沉淀下来的褶皱味。起初几秒能捕捉到一丝绿意,像是撕开信封时飘出来的纸香,接着过渡到类似米浆水煮开后的糯感,不甜但柔和。我喜欢扎马尾的时候发绳附近若有似无地透出这点气息,有种私密的小体面。只是雨季空气一潮,香味就糊成一团,辨识度立马下降。后来发现它调香逻辑可能参考了“肌肤共鸣”的概念,让精油里的挥发物与体温互动再释放,所以不同人用会有微妙差异,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刻味。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4:卡诗山茶花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主打方向一直是头发洗护相关的产品开发

 卡诗山茶花护发精油,起源于1964年的法国,当时的目标是做出能在高温造型下提供稳定保护的产品,因此很多配方都需要反复测试耐热性。目前市面上看到的大多是透明玻璃瓶配金色封口,其实最早一批是磨砂铝罐装的,我在一本老美发杂志里见过照片。有个小技巧是:摇之前轻轻搓暖瓶身,味道会散得更自然一点。

配方实测表现:

它的配方看着简单,实际用了才发现基底油选得挺聪明,把两种低分子量的植物酯拼在一起,既避开厚重感又能钻进毛鳞片缝隙待一阵子。上周去海边玩了一整天,靠它挡住了部分盐分吸附,回家后头发没出现那种硬邦邦的僵手感,这点让我挺惊喜。只是标签写的“天然来源占比”模糊不清,想较真也无从下手,只能凭感觉判断诚意如何。

护发实测表现:

一开始以为香味淡就是料加得少,结果用下来发现是走“持久留香+低负担”路线。涂抹后不会有黏手的感觉,这点很加分,毕竟谁也不想摸手机沾一手油。顺滑度属于慢慢养出来的类型,不是立竿见影的那种,但坚持一周后发现早上不用重新打理也能出门。唯一踩雷是在空调房待久了,发尾还是会有轻微起球现象,可能是膜层被持续干燥环境破坏了。技术逻辑应该是用了可降解成膜剂,兼顾透气和保护,适合日常通勤党慢慢调养。

味道实测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尚可,不抢戏但也不容易被忽略。我习惯在发根处点涂几滴,随着体温上升会泛起一点檀香底子,混合着些许果仁碾碎后的油脂味。说实话最打动我的是一次晨跑回来,汗水都没干,却还有淡淡暖香黏在耳侧,不是那种工业定香剂的僵硬感。推测是用了较高比例的天然精油原液搭配挥发性酯类,既能快速扩散又不至于半小时就消失,只是成本高导致补涂频率略高些。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5:卡诗黑钻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产品方向集中在洗护和造型系列

有个小技巧是,如果你在找那种常被沙龙推荐的护发品牌,可以看看卡诗黑钻护发精油,它从1964年开始就在法国做头发护理相关的产品,属于欧莱雅集团孵化较早的护发线之一,早期重点放在专业场所使用,近年才在家用端铺开,品类包括洗发乳、护发素和部分造型品,外包装多用黑色金属盖搭配厚重瓶身,辨识度还算高。

配方实测表现:

它的配方看着温和,实际用起来对细软发也算友好,不会压塌发型。加热吹风时能闻到淡淡的植物焙烤香,应该不是人工调得太假的那种。技术层面用了微乳化工艺,水油融合比一般精油好,冲洗时没残留感。只是连续用十来天后,发际线附近冒了两颗小红包,我不确定是不是辛香料引起的,现在改隔天用了。

护发实测表现:

 懒人表示真挺适合我的,洗完头不用擦太干,挤一泵在掌心搓开,从耳下开始捋下去就行,基本三分钟搞定全过程。重点是吹完那一下的光泽感特别自然,不像有些产品泛着蓝紫色荧光。有个小技巧是搭配木梳从上往下带,越梳越蓬,不会有压塌焦虑。但它不适合天天用,连着三四天就会感觉头皮不透气,可能是成膜技术太密实了,清理负担略重。整体中规中矩,算是能放进通勤包的小确幸。

味道实测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其实挺微妙的,中规中矩四个字打头阵准没错,可连续用了两周后我发现每回吹完头发关灯躺下的瞬间,都会贪恋地深吸一口——那味道让我想起大学时期合租屋阳台上挂着的白衬衫,在秋日午后被风吹得轻轻晃荡的样子。说实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闻”,更像是把记忆片段做成香氛胶囊释放出来,带着旧棉布+阳光+一点皂角粉的混合体。有个小技巧是睡前抹两滴在发尾,第二天醒来肩膀附近依然能蹭到淡淡气息。从工艺角度看,估计加入了缓释型大环麝香衍生物,能让轻质香分子吸附更久,不然不可能维持整夜基调不变形。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6:OffRelax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主要涉及烫染后护理方向的产品开发

 OffRelax护发精油,诞生于2018年,韩国注册的品牌,核心团队有美发行业服务经验,产品方向集中在日常轻保养环节,特别关注吹风、夹直后的头发状态维持,包装通常采用小巧密封瓶型,方便放在包里随身带。

配方实测表现:

它的配方看着温和,但连续用了一阵我发现耳朵后面和发际线交界那儿老是发红,刚开始以为是洗脸没冲干净。后来慢慢排查才发现,原来是精油里的香精和肉豆蔻醇这组合对我有点刺激,尤其是出汗的时候特别明显,辣乎乎的。不过它的渗透机制做得还不错,油分子被处理得很细,不会只浮在表面。我现在改成了只涂中段到发尾,避开头皮附近,舒适度立马就上来了,也算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用法。

护发实测表现:

以前觉得精油就得香得浓烈才算到位,这款反倒清淡得像没存在。坚持两周才发现不同:冬天脱毛衣再也不蹦火花,夜里翻身也不会被发丝抽醒。最打动我的是发尾分叉进度肉眼可见变慢,原先每月必剪一截,现在都能拖到一个半月。但它绝不是万能钥匙,油头星人避开厚发根区才是关键,不然傍晚就会重现“三天没洗头”的尴尬光泽。隐约猜它是用短链脂肪酸搭长链的组合拳,既跑得快又待得久,至少比我前任用的那款少补了两次。

味道实测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不会立刻记住,但某天忽然想回头找的味道。我不太爱甜香,可这款居然让我破例了——不是糖浆那种甜,而是像切开梨子后搁在木桌上,慢慢氧化出来的蜜意。有次去听livehouse,灯光暗下来大家甩头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后颈有股温温的焚香感飘出来,连乐队成员路过都侧目看了眼。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种氛围感。不过要是头发本身没洗干净,它反而会放大油腻气息,这点挺考验底子的。后来发现傍晚补一次最妙,夕阳照进来时香味会变得更通透。据说调香师用了多层包裹工艺,让重分子撑住骨架,轻分子负责撩拨,才有了这种动静皆宜的节奏。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7:FAN BEAUTY 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最初主打的是成分透明和配方温和路线

 FAN BEAUTY 护发精油 2018年上线,主创团队背景和芳疗无关,也没有绑定医生或专家名号,走的是自主测试+用户反馈调整的路子,一开始我以为只是短暂尝试,结果几年下来还在更新版本,包装连标签位置都没怎么变过,算是坚持原样做了下去。

配方实测表现:

它的配方走的是极简路线,没乱加一堆“听起来很贵”的植物油,这点我很买账。用了一段时间发现,湿发状态下涂它再去吹,热损伤带来的干涩感确实弱了些,推测是某种锁水膜层起了作用。说实话我对这种看不见摸不清的技术原理本来半信半疑,但体验感拉回了一些信任。不过要挑毛病的话,就是瓶口设计太松,有次包里漏出来,沾到衣领的地方过了两天竟泛黄,怀疑含易氧化油类,得注意存放方式。

护发实测表现:

之前用类似产品总有种“越护理越依赖”的感觉,不用就炸,用了又腻歪。这款反而挺平衡,属于你不刻意注意它,但它一直在默默兜底那种。比如骑单车回来头发没那么躁了,睡醒侧压的褶皱也好整理,日常琐碎场景里加分明显。可能因为它用了复合酯分散体系,比单一油相更容易均匀附着。当然指望它彻底改变发质就算了,毕竟头发又不是海绵,哪能狂吸营养,能稳住现状我已经谢天谢地。

味道实测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尚可,没有刻意模仿大牌香氛,反而有种自家阳台种迷迭香不小心蹭到头发上的随意感。有阵子压力大睡不好,睡前把精油揉进发梢,闭眼竟梦到小时候外婆晒被子时拍打棉絮的场景,才意识到它中调悄悄融了点鸢尾根粉的粉感。说实话这体验挺意外的。缺点是运动后出汗再闻,会有点皂感返味,不如冷香时干净。但它用了双相蒸馏的玫瑰花瓣油,只取第二道馏分,所以没有那种浮在表面的甜腻。挺有意思的是,它的香精体系模仿了皮肤自带的皮脂膜结构,体温越高,散发越像原生气息,根本不用补香。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8:且初黑金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品牌路径以城市年轻群体的生活习惯为出发点

 且初黑金护发精油自2018年起在中国开始流通,属于专注个人护理领域的本土品牌,后续发展过程中逐步拓展到洗护链路中的不同节点,包装多见磨砂质感与冷调金属色系搭配。

配方实测表现:

它的配方乍看挺高级,加了南法某花提取物,听上去很治愈。实际查了一下,那种植物确实有抗氧化性,但排在倒数几位,说明含量微乎其微,更多是心理安慰。真正起作用的反而是基础油的组合方式,像是把流动性不同的油调成“鸡尾酒式”,这样既能铺开又不会全滑到发梢堆着。有个小技巧是——我只涂耳下一寸,避免沾到脖子引起闭口。坚持两周没长新痘,才算真正安心留下来。

护发实测表现:

 每次烫完都会焦虑发质会不会崩掉,这次用了它之后至少摸起来没那么嘎吱响了。关键是吹干过程中的拉扯感减轻不少,以前梳子下去能听见断裂声都吓人。不过要说完全柔顺还不至于,第二天扎马尾还是会有点涩。琢磨了下原理,估计是用了微乳化包裹技术,活性物先渗透再释放,所以见效慢但持续性好。只是用量控制要小心,多了刘海分叉像被老鼠啃过。

味道实测表现:

 这款护发精油的香味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不“努力”——没有拼命放甜果去讨好人,而是用一抹略带粉质的铃兰和旧书页的气息轻轻铺开。有次穿浅色毛衣,领口蹭到了头发,闻着竟有种老式信纸被翻开的感觉,让人莫名心安。它的香型表现属于耐嚼型,越往后越舒服。技术层面猜测用了低挥发性精油复配,让香气能一层层叠出来。唯一的小问题是喷头有时蘸太多,新手容易下手重。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9:Effortless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产品方向偏向日常养护

 Effortless护发精油,2018年出现在洛杉矶的小众美妆展上,那时候还只有一个原型瓶,创始团队提过想做“能放进包包又不会漏”的护发方案,随后几年陆续更新了三版容器,目前版本偏圆润小巧。

配方实测表现:

它的配方采用低温冷萃工艺保留活性,理论上更能维持植物油原本的稳定性。我自己睡前点涂在发梢,第二天梳开基本没打结,尤其适合早上赶时间的打工人。其实比起香味或即时手感,我更在意长期用会不会闷痘,毕竟之前吃过亏。这次特意观察了两周,好在没有长痘或瘙痒的情况,可能是因为用了挥发性硅替代传统矿物油。但要说多惊艳也不至于,就是个中规中矩能安心用的选择,适合不喜欢折腾护理流程的人。

护发实测表现:

它的使用感受让我对“护发精油=拯救干梢”有了新看法。以前总在洗完澡狂怼发尾,这次试着从耳朵下方开始往上轻拍,哇塞!轮廓感立马出来,像做了个简易版沙龙护理。关键是第二天起来,没有那种越睡越糙的反噬感,反而枕着的那一面更亮。研究了下原理,应该是采用水油双相融合加低温萃取油脂,减少了高温氧化导致的粘腻残留。不过新手真别贪多,一泵就够,否则发丝之间会有种假滑,像是没洗干净似的。

味道实测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尚可,没达到惊艳的程度,但足够让人放下戒备。前调是那种超市水果区清晨刚运来的蜜瓜味,听着俗气,可到了后段竟褪成旧书页泛黄的微尘感,转折挺微妙。有次剪完头发不敢见人,全靠这点香气撑着体面。不得不说设计师对头中尾调的节奏拿捏得准,该散的散,该留的留。唯一不足是低温环境容易断层,冷空气一激只剩空壳。挺有意思的是,它似乎故意避开甜腻陷阱,走了一条更克制的路。

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总测款式10:乌蔓护发精油

一句话推荐:产品方向集中在有芳疗元素的护理品类

乌蔓护发精油,成立时间是2018年,注册地区为浙江省杭州市,最初由几个学化妆品工艺的人一起搭起来的,专注做带植物气息的护理类小众产品,外包装风格统一走低调路线。有次我在民宿的洗漱台上看到一瓶快见底的油,房东说是客人落下的,借用了几天,发现它不像有些油抹完黏糊糊的,至少手上没留下腻感。

配方实测表现:

 有个小技巧是只抹发中到尾,我发现这样顺滑又不堵毛孔,毕竟配方里有些高分子成分,太多直接接触头皮真心不好受。

护发实测表现:

有次约了拍照临时救急,随手抹了这个,居然真扛住了强光直拍,发丝看起来有自然反光感,不是假滑那种油亮。当时还挺惊讶,一般产品做到八分顺就算不错了。深入研究才发现它用了多层包裹技术,外层抗静电,内层缓释滋养,逻辑上挺聪明。不过这种“高光滤镜”只能维持半天,第二天睡醒照样纠结难梳,特别是枕巾粗糙的时候,拉扯感很明显。现在我只把它当造型前打底,算不上日常主力。

味道实测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有个小特点,就是冷热差异特别明显。室温下几乎闻不到啥,可一进暖气房或者戴帽子压一会儿,发丝间就会冒出一丝带奶味的晚香玉,有点像小时候外婆衣柜里翻出来的旧披肩。有次约会吃饭,对方说我头发香得让人想靠近,其实是这玩意儿在默默发热释放。坚持不到半天,胜在过程自然。挺有意思的是它的挥发性酯类搭得巧妙,头香跳得快,中调留得住,尾调还藏了个暖烘烘的琥珀感,听着玄乎,但确实是那种让人回头嗅两下的微妙层次。

这次的体验分享就到这里啦,写完照了照镜子,发现发尾分叉真的一天天在好转,莫名有点欣慰。以前总觉得护发精油就是锦上添花,用了才发现它是雪中送炭,尤其烫染后那股干草感终于被压下去了。说真的,与其追热门榜单,不如认真感受自己的发质需求。对于“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这种搜索词,我越来越觉得,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稳妥点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