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苏炳添、谢震业不在起跑线上:全运会百米决赛,“黄金时代”谢幕

17日晚的广州奥体中心跑道,当八个陌生的年轻名字出现在百米决赛起跑器上时,很多老田径记者都下意识在参赛名单里寻找着什么—

17日晚的广州奥体中心跑道,当八个陌生的年轻名字出现在百米决赛起跑器上时,很多老田径记者都下意识在参赛名单里寻找着什么——李泽洋、王胜杰、曾克理、刘杨、何锦櫶、陈冠锋、邓信锐、常吉,清一色的“00后”,却唯独少了那两个熟悉的名字。[沙尘暴]

这是自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以来,第一次在百米决赛看不到苏炳添和谢震业的身影。

10秒11,21岁的湖北小将李泽洋率先冲过终点,这个成绩放在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甚至无法进入半决赛,但此刻却足以让他站上全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赛后混采区他坦言赛前目标只是进入前八,夺冠完全出乎意料。

当被问及如何面对中国短跑领军者的角色时,他提到了“几位大哥”,那个他整个少年时代都在追赶的背影。

这四个字让人瞬间想起另一个数字:9秒83,2021年东京奥运会半决赛,苏炳添将亚洲纪录永久地刻在了中国名下,那个夜晚,有记者独自走上新国立竞技场的跑道,从起点走到终点,感受着中国短跑从未抵达的高度,也是现在这批年轻人必须仰望的标杆。

中国百米的“黄金时代”,始于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张培萌跑出的10秒00,虽然距离决赛仅差0.009秒,却让所有人看到了突破的可能,两年后苏炳添在尤金撞开10秒大关,北京世锦赛接力银牌让整个鸟巢为之沸腾。

此后数年,纪录如竹节般拔高:9秒91、9秒83、9秒88……直到东京奥运会那枚递补的接力铜牌,为这个时代画上圆满句号。

今年四月,苏炳添在广东跑出10秒49后承认,自己的状态已不复当年,全运会前他明确表示只参加接力项目,将百米跑道彻底留给年轻人,谢震业虽然坚持参赛,却止步预赛,竞技体育的接力棒,就这样在无声中完成了交接。

与前辈们相比,年轻一代的起点已截然不同,本届全运会八位决赛选手成绩全部集中在10秒20到10秒30之间,肉眼几乎难以分辨先后,李泽洋预赛跑出的10秒08,让他成为第八位突破10秒10大关的中国选手。

邓信锐去年创下10秒06的个人最佳,何锦櫶刷新青年纪录,曾克理手握亚青赛冠军,他们集体站在了前辈们垫高的起跑线上。

然而世界百米格局正在剧变,巴黎奥运会决赛门槛已逼近9秒90,9秒8区间成为奖牌标配,当欧美选手不断突破生理极限时,中国短跑面临新的选择:是等待下一个天才的横空出世,还是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整体实力?

或许答案就在昨晚的赛场上,当李泽洋和季军陈冠锋相互拥抱时,两人运动服背后印着不同的省份,却肩负着相同的使命,那个曾经需要奇迹才能触及的10秒大关,如今已成为新生代选手的准入门槛。

“黄金时代”的真正价值,从来不是留下无法超越的纪录,而是让后来者相信极限可以被突破,苏炳添和他的同代者们用十几年时间,将中国百米从“能不能”的疑问跑成了“怎么能”的答案。

现在,轮到“00后”们回答“接下来怎么跑”了,他们面临的不再是能否突破10秒的疑问,而是如何在世界赛场上让中国速度再次被看见。

这条百米跑道见证了一代人的谢幕,也正见证着新一代的启程,对于这些年轻选手而言,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

看了这篇关于全运会百米决赛的文章,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看着苏神9秒83的比赛录像长大的,现在真的落幕了,青春啊!”

“虽然知道这一天会来,但看到决赛名单没有他们,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我赌邓信锐,步频快,年轻还有上升空间!”

“李泽洋大赛心态稳,这次夺冠就是证明,看好他!”

“别总想着复制一个苏炳添,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奇迹,现在整体水平上来了,八个人都能跑进10秒30,这才是健康发展的样子,我们更需要一群能打硬仗的人。”

在这八位首次登上全运会百米决赛的“00后”选手中,你最看好谁最先打开10秒大关?或者,你觉得中国百米的下一个突破,会更可能出现在个人项目还是接力项目上?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预测和理由吧!

信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