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贾赦娶鸳鸯不成,贾母为何不骂邢夫人,反骂王夫人?是真急眼了还是另有深意?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贾赦想纳鸳鸯为妾惹了祸。贾母得知大儿子要抢走自己最得力的贴身丫环时,勃然大怒,不过她没有骂邢夫人,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贾赦想纳鸳鸯为妾惹了祸。贾母得知大儿子要抢走自己最得力的贴身丫环时,勃然大怒,不过她没有骂邢夫人,却把矛头指向了在场的王夫人。

这其中有什么门道呢?

先说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贾赦是贾母的大儿子,已经六十多岁了,却突然想娶母亲身边最得宠的丫鬟鸳鸯。他让自己的妻子邢夫人去办这件事。

邢夫人也没什么主见,不但不劝丈夫,反而真的去找鸳鸯说媒。她对鸳鸯说:“你过来以后,生个一男半女,就能跟我平起平坐了。”这话实在可笑,一个丫鬟就算生了孩子,怎么可能和正房夫人平起平坐?

鸳鸯是个烈性姑娘,死活不同意。她在园子里对好朋友平儿和袭人说:“别说是什么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我横竖不嫁人就完了!”说完还剪掉了一缕头发,表示决心。

鸳鸯发泄完情绪后,贾母直接对着王夫人开骂:“你们表面上孝敬我,背地里都在算计我!有好东西来要,有好人也来要,现在连我身边最后一个得用的丫头都不放过!”

贾母为什么要骂王夫人?

这事明明是邢夫人做的,王夫人完全不知情,贾母为什么要骂她呢?这里面其实大有文章。

第一,贾母是在指桑骂槐,借机敲打。

贾母是个极其精明的人,她当然知道这事是谁做的。但她不能直接骂邢夫人,毕竟邢夫人是她的大儿媳,撕破脸不合适。而且邢夫人又不在现场,贾母总不能专门叫她过来骂一顿。

这就像现在,有些话不方便直接说,就会对着旁边的人含沙射影,让真正该听的人心里有数。

第二,贾母是在发泄情绪。

人生气时,总要找个出口。当时王夫人正好在场,就成了出气筒。这也说明贾母和王夫人关系更亲近——通常只有对亲近的人才会随意发脾气。

第三,贾母是在表明态度。

贾母这番话,其实是说给所有人听的。她是在提醒大家:“别以为我老了就好欺负,你们那些小算盘,我心里都清楚!”

这件事里,每个人的小心思都很有意思。

贾赦为什么非要娶鸳鸯?真的只是因为鸳鸯长得漂亮吗?其实没那么简单。鸳鸯是贾母最信任的丫鬟,掌管着贾母的私房钱和日常起居。娶了鸳鸯,就等于在贾母身边安插了自己人。贾赦在贾府地位尴尬,弟弟贾政掌权,母亲偏爱二房,他想通过控制鸳鸯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邢夫人为什么这么积极?她是贾赦的续弦,没有亲生儿女,在贾府地位不高。她以为帮丈夫娶小妾,既能讨好丈夫,又能安插自己人,一举两得。可惜她太天真,没有看透这件事的严重性。

鸳鸯为什么宁死不从?因为她看得很明白,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做小妾,根本没有好下场。她说“宝皇帝也不嫁”,就是表明态度:宁可一辈子不嫁人,也要活得有尊严。

王夫人无缘无故挨了骂,为什么不敢反驳?因为她懂得在大家族中生存的规则。婆婆发脾气时,解释就是顶嘴,顶嘴就是不懂事,所以她选择默默承受。

关键时刻,探春展现了智慧。就在大家都不敢说话的时候,探春站了出来,对贾母说:“这事跟太太有什么关系?您想想,大伯子要娶小妾,弟媳妇怎么可能知道?”

这句话很有分寸,既指出贾母骂错了人,又给贾母台阶下。果然,贾母马上转口夸赞宝玉和王夫人孝顺。

探春为什么敢说话?因为她虽然是庶出,但聪明能干,懂得审时度势。她知道这时候需要有人打破僵局,而她的身份正好合适——既是小辈,又不像宝玉那么受宠,说错话也不会被重罚。

骂完王夫人后,邢夫人登场,贾母没有失态,而是让大家劝邢夫人去劝贾赦,并提出解决方案:一是拿出自己的银子,让贾赦另外买个丫鬟;二是安慰鸳鸯,召集人打麻将,让鸳鸯照常服侍。

这个处理方式很巧妙:既拒绝了贾赦的要求,又给了他台阶下;既保护了鸳鸯,又显示了自己的大度。

不过,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没有赢家。

表面上事情平息了,但实际上在贾府内部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母子、婆媳之间的隔阂更深了:贾赦和邢夫人心里肯定更加怨恨贾母。

长房与二房的矛盾公开化,虽然贾母骂王夫人是做戏,但这反而加剧了两房之间的明争暗斗。

鸳鸯虽然赢了这一局,但代价是赌上了自己一辈子的婚姻幸福。可以想象,等贾母去世后,鸳鸯很难逃脱贾赦的掌控。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归根结底,这场风波中,每个人都只顾自己,都在维护自己的利益,觉得一切都该围着自己转。贾赦不明白贾母为何如此强硬,邢夫人也不理解鸳鸯为何宁死不从,只觉得她不识好歹;贾母则不懂儿子为什么如此荒唐,非要动自己身边的人。

母亲和儿子关系尚且如此,其它的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贾赦被鸳鸯拒婚的闹剧中,贾母一个人舒服了,可是荣国府人心里的疙瘩却越结越深。

人人都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你争我斗,这样的家族怎么能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