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柳永是一位什么样的词人?他有着怎样的人生?这些都写在他的一首词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懂了这首词,就读懂了柳永的一生。
这首词便是北宋柳永的《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这首词作于柳永晚年,写得非常精彩,短短几句话,写尽词人的一生,写出当时作者的心境和际遇。
为什么此词最后说“不似少年时”?这得从柳永的少年时说起。
柳永自幼聪慧,但又放荡不羁,他18岁时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浅斟低唱的生活之中。
柳永24岁时开始进京赶考,但屡试不中,于是仕途之心渐渐消沉,开始长期出没于花街柳巷,为歌妓舞女填词,和市井俗人打成一片,过着游戏人间、“奉旨填词”的生活。
中年时柳永曾旅居长安,为生活奔波,汴京繁华依旧,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柳永只得离开京都,前往西北。
后来柳永担任过县令、盐监等一些小官,虽然政声不错,但终究不被重用,意兴萧索。
中晚年柳永经历过较长时期的漂泊流浪,词开篇“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写得就是当时情景。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作者四处远望,感觉前途渺茫,而知己难寻。此时谁人相伴?唯有蝉鸣、飞鸟、夕阳、秋风和辽阔的荒原等,环境使得作者的心境更加苍凉。
此情此景下,柳永不由地怀念起往事,当时自己才华横溢、风流倜傥,遇到烦心事可以诉诸红颜知己,出入温柔乡,作词度曲,听歌赏舞,好不快活。
另外还可以和市井凡夫、酒徒好友一起喝酒,不醉不归,在酒精的刺激下,烦心事自然烟消云散。
但如今呢?繁华褪去,柳永已经年老体衰、穷困潦倒,红颜知己无处可觅,举杯共饮者无处可寻,因此他不由地发出“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的感慨。
是啊,世事沧桑,时光流逝,谁又能终身少年呢?当年华远去,繁华不在,世事如梦如烟,剩下的只有老病残躯和唏嘘感慨,这种心境,凡是经历过的人都懂,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
柳永的精彩好词《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分享完了,这首词中“现今”和“过往”对比明显,感情真挚自然。
我们要结合作者一生经历来读这首词,这样才知道此词原来是柳永一生的总结,满含作者的心境,读懂这首词,我们就读懂了柳永。
朋友们,柳永的这首《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水平如何?读完本文有何感想?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