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呀!我是桃菲,见字如面~
在上一篇的文章里写过毕业十年和大学同学见面,她拖家带口来上海旅游了。
这次见面,不得不说,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生活的方式也大不一样,最值得说的是:带娃旅游,不逛景点逛校园,打卡各地博物馆,不得不说也是一股清流。
在吃饭的时候,聊起后面都是去哪些地方?
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去复旦大学打卡,说有个校史馆,想让两岁多的女儿去熏陶一下。
听到这里我都震惊了,两岁多的孩子,吃好喝好睡好玩好,不就好了,顺带见见世面,毕竟太小了。他们的行程竟然让女儿去熏陶,两岁多的孩子能熏陶什么?
这些惊诧的想法我也就在心里想想,当然不会直接说出来。
就是很奇怪,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别说两岁多的孩子,就是30+的我们,都不一定能从中受到什么样子的启发?
又聊到后面去哪些城市,因为上海是第一站。
没想到,每个城市都约了博物馆,包括南京、苏州、杭州等,这些还都是热门景点,博物馆都很难约的,人家已经提前做好了功课,博物馆必去。
经过前面打卡大学校园的事情,对于博物馆必打卡我也就不惊奇了,也是为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每个城市不同的前世今生。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博物馆、大学校园都是学术氛围很浓厚的地方,唯一让人不解的是,孩子太小了。
如果再过几年,孩子读小学了,让她领略这些,也是很好的经历。
也许不经意间,就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星星火种,也许终有一天成为燎原之势。
吃饭过程中谈及旅游的经历,会发现她的购买欲依然很旺盛。
也许是因为在体制内不会有失业的风险,也许是因为在东北大家花钱都比较大方……
大家都是同学,家庭条件都差不多,但我们在上海的三位的物欲都没有那么大了。
也许这就是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也就渐渐不同了,心境也不一样了。
毕业十年,在上海的三位女生体重都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在老家体制内的她心宽体胖,至少增重了30斤都不止,这就是舒适生活中幸福的体现吧!
在上海的我们,其实都很焦虑,毕竟在私企都不是很稳定,即使暂时没有失业的风险,但工作中的不如意也是很多,压力都很大,自然没有太多忧虑的人生活的舒适啦!
毕业十年,平常联系很少,在一起吃饭,还是有一定的陌生感的,但熟悉的味道还在。
曾经的我们都畅想过,毕业十年,已经成为职场精英,生活富足,成为理想中大人的模样,其实,我们都没有达到自己憧憬的样子,大家都是凡夫俗子,都在滚滚红尘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