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让癌细胞“睡着”5年!双重免疫疗法如何打破晚期癌症的治疗困局

癌症治疗的新时代——从“杀敌一千”到“唤醒战神”如果说化疗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焦土战争,那么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免

癌症治疗的新时代——从“杀敌一千”到“唤醒战神”

如果说化疗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焦土战争,那么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免疫疗法,就是一场“唤醒沉睡战神”的精准反击。它不是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解开人体自身免疫细胞(T细胞)身上的“刹车”,让它们重拾战斗力,去识别并清除癌细胞。

其中,双重免疫检查点阻断(Combined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也就是同时解除两组“刹车”——抗-CTLA4和抗-PD1的联合疗法,被证明比单一疗法更具威力,已获批用于多种肿瘤类型。

然而,这类疗法也带来一个核心疑问:它真的能带来长久的、颠覆性的改变吗?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组来自顶尖癌症中心——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报告,来深度解读5位晚期癌症患者的超长生存奇迹。他们都曾被标准治疗宣告无效,却在接受双重免疫治疗后,获得了数年甚至接近七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一、当标准治疗失效:等待奇迹的五位患者

这五位患者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癌症都已发展到晚期,并且对多种标准疗法产生了耐药性。这意味着,他们几乎走到了常规治疗的尽头,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新的临床试验。

患者编号

诊断类型 (晚期)

接受双重免疫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患者1 (30岁女性)

微卫星稳定(MSS)直肠腺癌

34+ 个月

患者2 (50岁男性)

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

68 个月

患者3 (30岁女性)

微卫星稳定(MSS)结肠腺癌

38+ 个月

患者4 (70岁男性)

错配修复缺陷(dMMR)前列腺腺癌

68+ 个月

患者5 (50岁女性)

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

69+ 个月

在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我们看到了免疫疗法最迷人的特点:反应一旦产生,就可能持续很久。其中,两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甚至超过了五年,逼近七年。

二、超长反应背后的“两大颠覆认知”

这些案例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活得久”,更重要的是它们颠覆了我们对免疫治疗应答的既有认知。

1. 惊人的“微卫星稳定”突破

在免疫治疗领域,错配修复缺陷(dMMR)/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的状态,被视为预测对免疫治疗产生反应的黄金生物标志物之一。然而,在这五位获得长期反应的患者中,有三位是微卫星稳定(MSS)的肠癌患者。

这给无数MSS肿瘤患者巨大的希望:没有黄金标志物,不代表没有机会!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这些患者身上发现了其他可能与疗效相关的基因突变,比如:

PIK3CA突变: 3位患者携带此突变。有文献指出,即使是MSS结直肠癌,伴有PIK3CA突变的患者可能也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KRAS G12D突变: 3位患者携带此突变。KRAS突变与免疫治疗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但这些案例表明,它并非总是免疫治疗的“绝缘体”。

2. 最震撼的案例:仅用“一针”实现持久缓解(Case 4)

让我们聚焦于案例4,这位70多岁罹患前列腺腺癌的老先生。

在接受双重免疫治疗之前,他已经历了雄激素剥夺、细胞免疫疫苗等多项标准和临床试验治疗。他在接受仅仅一剂的抗-CTLA4/抗-PD1联合治疗后,虽然发生了3级肝转氨酶升高(严重不良反应)而被紧急叫停治疗,但他体内最具代表性的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却从基线的19.1迅速下降到小于0.1!

在仅接受一剂治疗后,老先生的肿瘤缓解持续至今,超过5年无疾病进展(68+个月)。

这个案例是免疫治疗持久性的极致体现:即使因不良反应而被迫中断治疗,但被“唤醒”的免疫系统依然在长期战斗,为患者争取了极长的生存时间。

三、治疗的挑战与医学的“新标准”

免疫治疗强大的力量也伴随着挑战,最主要的就是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这五位患者中有四位经历了3级(重度)的irAEs,包括肺炎、结肠炎、食管炎、胃炎/十二指肠炎或转氨酶升高。

但这份报告也告诉我们处理irAEs的关键经验:

管理而非放弃: 尽管发生了严重的3级不良事件,但通过及时、个性化的类固醇治疗和监测,大多数患者都得以康复。降级治疗的成功: 即使抗-CTLA4必须停止,患者仍可安全地继续抗-PD1单药维持治疗,并维持长期疗效。例如,案例5的女士在接受了4次双重治疗后,又继续了35个周期的PD1单药治疗,最终获得了69个月的无进展生存。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份研究挑战了传统的疗效评估标准(RECIST 1.1):

在多个案例中,CT扫描显示的初步结果是部分缓解(PR),但更灵敏的PET/CT扫描却显示了代谢上的完全缓解(CR)。这表明,传统的影像学标准可能低估了免疫治疗的真正疗效。研究人员建议,定期进行PET/CT扫描,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免疫治疗后的疾病活性。

四、给所有癌症患者的重要启示

这些令人振奋的案例,绝非仅仅是“个案”,它们为晚期癌症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几项宝贵的启示:

1. 治疗时长:不是越久越好

对于获得长期深层缓解的患者,免疫治疗并非需要无限期持续。研究表明,在达到两年无进展生存后停止治疗,其疗效并不逊色于持续治疗的患者。案例1(那位30岁的女士)和案例5患者在达到深度缓解后都停药,目前依然维持着“无疾病证据(NED)”的状态。

2. 转移部位:肝脏可能是一个“难点”

一个有趣的观察是,在这些获得长期反应的患者中,大多数都没有发生肝脏转移灶的增大。这提示我们,肝脏可能拥有一个独特的微环境,会抑制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因此,对于没有肝转移的患者,或转移灶主要在肝脏以外的患者,免疫治疗可能会有更高的成功率。

3. 复杂基因突变:免疫系统能够“一网打尽”

晚期肿瘤往往带有多重复杂的基因突变,单一的靶向药物难以应对。而免疫疗法的高妙之处在于,它动员的是患者自身的全身免疫机制,能够有效克服这种生物学上的复杂性,实现“一网打尽”的持久疗效。

个性化监测,紧握生机

这五个案例共同描绘了一幅令人鼓舞的图景:对于晚期、标准治疗失败的患者,双重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能带来不同寻常的、长达数年的生机。

但这种“奇迹”的实现,绝不是运气的偶然。它依赖于精密的个性化管理:

密切的监测: 严密监控可能发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专业的管理: 即使发生重度不良反应,也能及时、妥善地处理,并决定是否继续单药治疗。灵活的评估: 结合PET/CT等手段,不被传统影像学的“假性进展”或“不完全缓解”所误导。

对于广大患者来说,这整个研究的意义在于:当标准治疗走到尽头,不要放弃希望。 积极参与临床试验,寻求个体化的分子检测和治疗方案,与您的医生紧密合作,才能更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获得“超长反应”的幸运儿。

持续的研究正在揭示更多预测疗效和毒性的生物标志物。未来,我们期待能更精准地找出那些能从这项强大疗法中获益最大的患者,为更多人带来长久的健康与希望。

您对这五位患者的超长生存奇迹有什么看法?您认为哪些生物标志物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免疫治疗的“指南针”?

参考资料:Xavier CB, Gouda MA, Tsimberidou AM. Prolonged response to dual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a case series. NPJ Precis Oncol. 2025 Oct 9;9(1):322. doi: 10.1038/s41698-025-01115-0. PMID: 41068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