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乃是蛭纲环节动物之统称,其学名水蛭,亦有蚂蟥、蛭蝚、至掌等别称。
在全球范围内,蚂蝗共有4目10科48属,种类多达600余种;而在我国,有3目5科25属,计70余种。其代表物种包括宽体金线蛭、日本医蛭、尖细金线蛭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究一下,蚂蟥是什么物种吧!
物种定义

蚂蝗,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中的一员,其学名为水蛭,亦被称作蛭蝚、至掌等。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动物界、环节动物门、蛭纲生物的统称。
在广袤的世界范围内,蚂蝗涵盖4目10科48属,种类多达600余种;而在我国,分布着3目5科25属,共计70余种。将其干燥的虫体入药,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等显著功效。
宽体金线蛭、日本医蛭、尖细金线蛭等,皆是蚂蝗中的代表物种。
形态特征

蚂蝗身体呈扁平纺锤形,体长一般在4-10厘米,宽约0.5-2厘米。多数蚂蝗体形柔软,可伸长和收缩。背部通常为黑褐色或黑棕色,有些种类背部有黄色纵纹。腹面多为棕黄色,整体环纹显著。由多个环节组成,每节宽度相似。
身体前后端各具一个吸盘,前吸盘较小,后吸盘较大且吸附力强。有10个眼睛,呈U形或∩形排列。口内有3个半圆形的颚片,围成Y形,用于吸附和穿透皮肤。

这些形态特征使蚂蝗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并有效地获取食物。
分布范围

蚂蟥分布广泛,除南极洲外,水蛭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在北半球的温带湖泊和池塘中最为丰富。
宽体金线蛭主要分布于日本,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等多个省市。
生活习性

1、环境:蚂蝗是冷血动物,喜栖息在水田、池塘、沟渠、溪河、湖库等水体中,尤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长适温10~40℃,低于3℃时在泥土中越冬。
2、食性:蚂蝗是杂食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生,也摄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等,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动物内脏、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小杂鱼等。

3、昼伏性:白天多潜伏在石块间、草丛下、水生植物根叶下面或泥土中,夜晚或阴雨天出来活动
繁殖方式

蚂蝗,属卵生动物之列。其生理构造独具特色,为雌雄同体之态。然而,繁衍后代并非自体受精,而是通过异体交配的方式达成。在交配过程中,两只蚂蝗相互交换生殖细胞,使得卵在其体内完成受精这一关键环节。
在蚂蝗的整个生活史进程里,存在着“性逆转”这一奇妙现象。这意味着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或是特定环境条件下,蚂蝗的性别特征会发生转变,展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独特生存策略。
每年的4月至6月,是蚂蝗的产卵期。此时,雌性蚂蝗会精心地将卵包裹于卵茧之中。为卵提供了安全的庇护场所。蚂蝗会把卵茧安置在湿泥当中。湿泥不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度和温度,还蕴含着一定的养分,为卵的孵化营造了理想的环境。

在湿泥的悉心呵护下,经过大约16至25天的时间,卵茧内的幼蛭逐渐发育成熟,破茧而出,开启属于它们的生命之旅。
不死言论

蚂蝗打不死的主要原因是蚂蝗有超强的再生能力。蚂蝗是水生环节动物,生命力非常强,把蚂蝗切成两段是不会死的,还会变成两条蚂蝗,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作再生,与之类似的还有蚯蚓、蚂蝗等,但这种再生能力并不是无限制的,例如将蚂蝗打成“肉末”就不能再生了。
药用价值

1、蚂蝗被认为具有破血通经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癥瘕痞块等病症。其强力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瘀血和肿块。
2、对于跌打损伤后的瘀血肿胀,蚂蝗可以帮助消除瘀血,促进伤处恢复。
3、蚂蝗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治疗某些炎症性疾病有辅助作用。
4、在某些情况下,活体水蛭吸血疗法被用于处理皮瓣静脉淤血症等特殊病例,但这种疗法需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图片源于网络,请勿轻易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