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清实权堪比尚方宝剑的两把宝刀,你是否都听过它的名字?

咸丰元年五月,氛围庄严而盛大的命将仪式在文华殿举行。当天,咸丰皇帝穿着华服,赐予了勇将赛尚阿钦差关防的荣衔,展示了他对赛

咸丰元年五月,氛围庄严而盛大的命将仪式在文华殿举行。当天,咸丰皇帝穿着华服,赐予了勇将赛尚阿钦差关防的荣衔,展示了他对赛尚阿的赞赏和信任。这场仪式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咸丰皇帝亲自出府,从大内请来了深藏已久的遏必隆刀,以此彰显皇权的威严。

在清代历史的长河中,尚方宝剑已经渐渐消失,皇帝也很少将特权放在大臣手中。然而,遏必隆刀作为一把名贵的宝刀,却足以堪称尚方宝剑的继承者,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大内还藏有另一把宝刀,名为“神雀刀”。这把刀与遏必隆刀类似,同样代表着皇权的象征。然而,除了特殊情况,大臣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神雀刀。关于遏必隆刀和神雀刀的来历,御史将依据有限的史料,与各位读者分享这个颇具吸引力的冷门知识。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宝刀,我们可以对清代皇权的秘密与威仪有更加细致和多角度的认识。

◑ 另类尚方宝剑—遏必隆刀

在清朝时期,有一把名为遏必隆刀的传世宝物,它的来历和历史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与遏必隆刀相联系的人物,则是大清开国功臣额亦都。

额亦都作为大清开国功臣,他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晓的。作为最早跟随清太祖努尔哈赤创业的将领,额亦都的地位就如同明代的徐达一样崇高。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对额亦都的功劳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和赏赐。除了正常的赏赐外,努尔哈赤还特意赐给额亦都一把御用配刀。

这把刀的本身并没有特别之处,形制与八旗将官所用的刀没有太大的区别,无非是装饰稍微高级一点而已。然而,这把刀在政治上承载了巨大的意义,成为钮钴禄氏家族的传家宝。额亦都早逝后,皇太极将其追封为弘毅公,并准其配享太庙。额亦都的家族后来与皇室多有联姻,钮钴禄氏也因此成为满洲八大姓之首,成为大清异姓第一贵族。

遏必隆刀的名字,则是始于康熙八年。康熙帝剪除鳌拜后清算其朋党,遏必隆因立场不坚定被认为应受处罚。康熙皇帝仁慈地免去了遏必隆的死罪,但是收回了努尔哈赤赐给额亦都的那把宝刀。从那时开始,这把宝刀便得到了新的名字——遏必隆神锋必胜刀,简称遏必隆刀。它的名字中蕴含着威力与辉煌,使得人们对它更加向往和神往。

遏必隆刀首次公开亮相,则是在乾隆十四年。那一年,大小金川之役陷入困境,一等公、首席军机大臣讷亲的表现让乾隆皇帝大失所望。乾隆怒不可遏,决定请出遏必隆,并派遣御前侍卫前往军前。遏必隆依靠这把刀斩杀了讷亲,成为清代唯一一次在阵前斩杀首席军机大臣的案例。

为什么乾隆会如此做呢?原因有两点。首先,讷亲是遏必隆的孙子,通过遏必隆刀斩杀他,向世人展现了讷亲对祖传荣誉的伤害,给了钮钴禄氏家族脸上刮目相看的机会。其次,乾隆请出遏必隆刀,并赐给了傅恒。傅恒作为孝贤皇后的亲弟弟,被乾隆赋予了重任,指挥大小金川之役。然而,傅恒的资历并不够,难以掌控前线将领。于是乾隆赐给了傅恒遏必隆刀,赋予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大小金川得胜之后,遏必隆刀重新回到了大内的宝库中。然而,距离那时已过去了一百多年。就在咸元年这个关键时刻,遏必隆刀再次闪烁着光芒,它的持有人是当时位高权重的赛尚阿。赛尚阿身居一品,更身兼首席军机大臣之职,凭此高位,他应该能轻易震慑住所有的文官,所以似乎并不需要授予他遏必隆刀。

然而,咸丰皇帝并没有其他办法可选。毕竟,在赛尚阿执掌军务之前,广西的军事形势已经陷入了糟糕的状态。前线的三位主将李星沅、周天爵和向荣之间不和,各怀鬼胎,朝廷集结了数万重兵,却无法成功扑灭洪秀全造反势力。

咸丰帝只好启用赛尚阿,特赐予他遏必隆刀,希望能够赋予他绝对的权力。然而,遏必隆刀再次出现后,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赛尚阿也只是一个草包,不久之后就因罪被革职。自从咸丰皇帝以后,遏必隆刀再次被彻底收起,直到大清灭亡,它再也没有离开鞘口。

◑ 籍籍无名—神雀刀

相比于备受瞩目的遏必隆刀,神雀刀的声名可谓黯淡无光。历史记录对这把刀几乎一无所知,只有御史在零星的碎片中勉强找到了一些关于神雀刀的线索。

康熙朝鲜藩乱爆发后,安亲王岳乐被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军征伐吴三桂。岳乐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被誉为当时宗室王公中的干才,与康亲王杰书共同成为平定三藩的功臣。

根据野史记载,岳乐得胜归来后向康熙皇帝献上了自己的配刀,这把珍贵的宝物随后被收藏在大内,并被赐予名字“神雀刀”。

然而,在咸丰时期之前,神雀刀从未露过面,或许是因为备受瞩目的遏必隆刀的存在,使得神雀刀黯然失色,默默无闻。

咸丰三年十月,太平天国的北伐军闯入了直隶,帝都京师岌岌可危。朝廷紧急调集了盛京、陕西、甘肃、河南、山东、直隶等地数万精锐军队进行防御,但却频繁更换将领,无法阻止北伐军的进攻。

十一月,咸丰帝决定提拔之前立下战功的胜保担任将领,虽然胜保目前只是一位内阁学士,咸丰担心他的名望不符合实际,便特授予他神雀刀,准许他对副将及以下的敌军斩首后再向朝廷报告。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咸丰不赐予胜保备受瞩目的遏必隆刀呢?原因在于遏必隆刀先前已经上过战场,但事实证明它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咸丰决定换个办法,寄望于神雀刀能够拯救大清朝的危局。

最终,北伐军在僧格林沁和胜保的镇压下失败了,然而这显然并不是神雀刀的功劳,而是北伐军长途奔袭后物资补给不济所导致的失败。

如今,我们非常幸运地保留了遏必隆刀,并将其收藏在博物馆中供人们观赏。然而,神雀刀至今下落不明,我们期待着有一天它能够重新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让后人得以一睹这把珍贵宝物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