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启程:为爱出发的1000公里2025年10月1日,湖南慈利县,湖北籍父亲余先生牵着9岁的儿子小景踏上徒步征程,目标是从湖南徒步至山东聊城,全程超1000公里,计划60天完成。儿子小景幼年被诊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存在学习困难、情绪波动、身体协调性差等问题。余先生为此辞去深圳工作全职照顾孩子,今年3月更申请休学一年,决心通过徒步这一特殊方式帮助儿子重建身心平衡。
2. 路上的挑战与温情· 日行25公里的坚持:小景与两位同伴每天步行约25公里,从早8点至日落,穿反光背心、持登山杖穿越城乡。途中体力透支时,小景会蹲地大哭“不走了”,但父亲余先生驾车随行设立“补给站”,应对下雨或体力不支,平衡锻炼与安全。· 陌生人的善意接力:沿途村民的温暖成为支撑:餐馆老板赠水果、办喜宴村民邀其“吃席”、村委会提供晾衣场地。小景最快乐的时刻是与偶遇的乡村小奶狗嬉戏,这些片段让枯燥徒步有了童趣色彩。
3. 徒步背后的疗愈逻辑多动症儿童需要长期康复训练,余先生设计徒步计划旨在针对性提升核心能力:
身体协调性:长距离行走改善肌肉控制;
专注力与毅力:每日固定任务强化注意力持久度;
情绪管理:在坚持与放弃的拉扯中学习控制脾气。余先生强调:“多动症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用时间‘铺路’”,徒步不是终点,而是游学式成长的起点。
4. 未来:休学年里的“行走课堂”徒步期间,余先生计划逐步加入文化课学习(通过教学软件补足学业短板),并将在抵达山东后继续带儿子游历各地。他认为,自然与社会才是多动症儿童的最佳课堂——在真实场景中适应规则、建立信心,远比封闭治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