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赣锋锂业抢跑固态电池?500Wh/kg 10月小批量量产,比宁德早2年却藏3大硬伤

2025年10月14日中国报告大厅《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产业报告》显示:赣锋锂业500Wh/kg级全固态电池

2025年10月14日中国报告大厅《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产业报告》显示:赣锋锂业500Wh/kg级全固态电池已实现10Ah产品小批量量产,硫化物电解质纯度99.9%,较宁德时代、比亚迪量产规划提前1-2年。这一消息瞬间搅动行业,但结合行业标准与实测数据,光鲜背后的硬伤更值得关注。

单看参数,赣锋突破确实亮眼:500Wh/kg能量密度远超主流液态三元锂电池(250-280Wh/kg),比丰田2026年试产产品(400Wh/kg)高25%;99.9%纯度硫化物电解质超越日本住友(99.5%),接近中科院高熵电解质标准。时间上,宁德2027年才启动小规模量产,比亚迪2027年示范装车,赣锋看似抢占先机。

但对照《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2025年5月发布),三大核心问题暴露短板:

1. “小批量量产”名不副实,产能良率双缺失

行业标准要求“小批量量产”需≥0.1GWh/年,而赣锋仅提“10Ah产品小批量”,按10Ah电芯测算,年产10万块仅0.01GWh,远低于门槛。全固态电池需干法成型等新工艺,设备投资增40%-60%,叠片精度±5μm(传统±20μm),行业量产良率普遍低于80%。国轩0.2GWh中试线良率90%仍未称“量产”,赣锋未公开良率,引发“样品级生产”质疑。

2. 99.9%纯度≠高稳定性,循环寿命仅车规一半

硫化物电解质核心是“导电率与稳定性平衡”。中科院青岛能源所2025年6月测试显示,99.9%纯度硫化物与高镍正极搭配,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68%,阻抗增80%;宁德氧化物电解质(99.2%纯度)循环100次保持率85%。赣锋未公开500Wh/kg产品循环寿命,参考其400Wh/kg产品800次循环推算,该产品或低于800次,远低于车规1500次(8年/15万公里)。此前某车企半固态电池实车1年衰减超40%,更凸显实车挑战。

3. 成本高企,装车交付遥遥无期

全固态电池成本达1500-2000元/kWh,是液态电池(850元/kWh)的1.8-2.3倍。100kWh电池包成本15-20万元,车价或涨3-5万元,远超消费预期。装车方面,赣锋仅提与“国际车企联合开发”,但蔚来2025年Q3公告显示仍处样品测试,宝马2027年后才考虑装车;反观宁德已锁定2027年宝马、蔚来订单,比亚迪明确2027年搭载仰望U9,赣锋缺乏订单支撑。

客观而言,赣锋的突破有行业价值:实现高纯度硫化物电解质国产化,打破日本垄断,推动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向样品生产迈进,倒逼头部加速。但“领先1-2年”忽视产业化逻辑——关键是“造得稳、造得便宜”,而非“先造得出”。

宁德2025年半年报称固态电池商业化需3年供应链周期,2027年量产目标成本≤1000元/kWh;比亚迪以2026年半固态电池(成本1100元/kWh)过渡。赣锋的“小批量量产”更像技术展示,非商业化落地。

按中国报告大厅预测,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成本≤1000元/kWh、循环≥1500次)需到2030年。赣锋抢跑撕开技术突破口,但要撼动格局,还需补上产能、稳定性与成本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