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亲密关系遭遇出轨的冲击后,许多伴侣会陷入一个令人困惑的循环:
今天,你们可能各自满怀怨气,看对方处处不顺眼,忍不住痛骂对方;
明天,却又突然亲密如初,仿佛创伤已经愈合,彼此依然深爱;
后天,却可能因为一条短信、一个眼神而冲突再起,陷入激烈的争吵,关系剑拔弩张,恨不得撕了对方。
如果能够彻彻底底地痛恨对方,两个人完全无法共处一室,或许当事人还能毅然决然地离开。
偏偏这段关系时好时坏,一会儿好像水火不容,让人感到绝望,一会儿又能相处愉悦,让人看到了和好的希望,所以才折磨得人心起起伏伏,让人不禁对这段感情弃之可惜,留之不甘。
这种反复不定的状态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走出这种内耗的循环?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关系和个体的状态想象成一段不断波动的曲线。

当关系处于“波峰”时,通常是因为关系中的个体处在能量饱满、情绪稳定的阶段,彼此能够理性沟通、情感连接,关系也是稳定的,开放的;
而当状态滑向“波谷”时,往往是个人状态低迷,关系中的信任度、亲密度都降到了低点的时候,这时你们充满了防御、戒备,只能互相丢出去投射性的指责。
出轨必然会对关系和个体造成深度创伤,而这种“时好时坏”的循环,本质上是个体和关系都陷入了一种“伪修复”的状态。
表面上问题似乎解决了,个体的创伤好像也修复了,让人感觉“我又可以了”、“我们没问题”,实则根本没有触及核心,没有完成真正的修复,彼此心中依然有很深的芥蒂,强行亲密自然会爆发出问题。
具体来说,这种时好时坏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01个体层面,首先你会受到依恋创伤的反复叩击出轨事件最致命的打击,在于它会激活一个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依恋创伤。
我们在早期与照顾者形成的依恋模式,会在成人的亲密关系中不断重现。当伴侣出轨,不仅让我们承受当下的伤痛,更会唤醒我们早期被养育者抛弃、不被珍视的原始恐惧。
当我们在痛苦中哭泣、愤怒时,对方可能因为愧疚而道歉、会向我们求原谅、信誓旦旦地承诺会对我们好。对比起他们之前对我们漠不关心,甚至恶语相向的时刻,这种时好时坏的态度,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失而复得"的错觉。
我们的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催产素和多巴胺,奖赏这种重新获得的亲密感,这实际上是在重复我们早年"被抛弃后重新被珍视"的创伤模式。对方时远时近的态度,反而加深了这种着迷。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创伤已经修复,也并不意味着你真的重新拥有了这个人。
早年的不安全感依然存在。任何微小的信号都可能激活早年的受伤记忆,对方一个迟疑的眼神、一次未接的电话,都可能让那些痛苦的感受重新浮现,触发你的不安全感,让你无法在关系中保持稳定。
所以关系的时好时坏,其实是你的感觉在时好时坏,内在的安全感始终未能真正建立,情绪的起伏不过是内心波涛的外在表现。

个人层面还会带来羞耻感的反复隐现。
出轨事件给双方都带来了深刻的羞耻感,而这种羞耻感会在关系中反复横跳,这种羞耻感,如同隐藏在关系地下的暗流,时刻搅动着关系的安定。
出轨方的羞耻感源于"我做了坏事,辜负了对方"、"我是个坏人,我无法控制自己";
而被出轨方的羞耻感则来自"我是不是不够好才会被这样对待"、"一定是我缺乏魅力"的自我怀疑。
当关系出现"好转"时,往往是两个人觉得羞耻感暂时被修复,或者被彼此的爱意暂时掩盖的时候,这时候他们能够全然享受对彼此的关心、信任。
但在某些时刻,一个细微的信号就足以让羞耻感卷土重来,让人难以承受。
比如被出轨的一方看到广告在说如果不管理身材就守不住伴侣,她很可能就会立刻联想到自己的处境,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
这时,双方都可能通过投射性指责来转移这种痛苦,被出轨方可能通过道德谴责来缓解自我的羞耻,去痛骂伴侣“你真不是个东西”、“你太没良心了”,而出轨方则可能防御性地反击:"你到底要提多少次才够?"
于是,关系变成了相互甩锅的战场,对方成了证明自我价值的工具。
当两人的关注点都放在如何证明自己“没错”、自己“并不是没价值的”,自然无法看见对方,更无法面对和解决关系的核心问题。
这一切的波动都与我们神经系统的状态密切相关,也就是心理学上的窗口期。
当我们处在窗口期时,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能够进行理性思考,与对方共情连接。
然而,依恋创伤和羞耻感的反复出现,会让我们的"容纳之窗"突然关闭。此时,大脑的神经系统进入生存模式,要么战斗,要么逃跑,要么僵住,这些都是自动化的防御反应。
在这种状态下,深度思考能力关闭,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让位于生存本能,任何建设性的对话都变得不可能,关系自然也就只能在表层打转,无法触及真正需要修复的核心。
02关系层面:伪修复的陷阱当关系中出现出轨,双方通常都渴望尽快修复关系。
然而,一段真正得到修复的关系,需要经历几个必要的阶段:
最初的危机期,关系会摇摇欲坠,原本被掩盖的问题全面爆发,此时最需要的是直面问题的勇气,而非匆忙掩盖。
如果这里可以顺利度过,则会来到意义探寻期。此时你们会重新寻找关系存在的意义、重建信任,这种深度的自我反思和关系对话是必不可少的过渡。
最后才能进入真正的修复期,也就是关系的稳定期,此时的关系是超越了出轨之前的关系,更加成熟、有深度、有韧性。

关系时好时坏,往往是因为在第一个阶段就卡住了,你们根本没有真正修复危机,爆发出的那些关系中的问题,你们都视而不见,于是关系就停留在了"伪修复阶段"。
在这个阶段,被出轨者可能急于挽回对方,出轨者则急于表现诚意和歉意,双方都会表现出超出自己真实能力的亲密和承诺。
比如,被出轨者可能会过度宽容地表示原谅,表示只要对方断联,过去的种种既往不咎,出轨者则通过物质、精神补偿来弥补过错,以前或许对伴侣不闻不问,此时却表现得无比贴心,这让两人误以为感情已经和好如初。
然而,这种"修复"绕过了内在创伤的真正疗愈,跳过了必须的意义探寻和艰难的信任重建,横亘在两人之间的核心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被出轨者的委屈和怨气压根没有被看见和释放,出轨者的愧疚感也只是被暂时压抑,而非真正转化,这就像在薄弱的地基上建造房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新的崩塌。
03所以,要想停止内耗,根本在于需要打破这种消耗性的循环,建立真正的修复这需要双方有意识地踏上一条更为艰难却真实的道路,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共同创造未来。
01并行处理个体与关系议题许多人遭遇出轨后,总期待通过关系的修复来治愈自己的伤痛,把所有的情感重量都压在关系这一个支点上。
但实际上,个体和关系始终在相互影响。
你作为关系的主体之一,疗愈自己的感受是你不可回避的责任和课题。
这意味着你需要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处理那些被出轨事件激活的深层创伤和固有模式,深入挖掘内在的依恋创伤源头。
尤为重要的是,你需要发展出清晰的分辨能力,识别哪些情感需求可以通过自我关怀来满足,哪些需要对方的配合才能达成,又有哪些可以借助朋友、家人或兴趣爱好等支持系统来实现。

例如,被出轨后的价值感缺失,可以通过重拾兴趣爱好、投入工作、加强与朋友的连接来部分修复;
而对关系安全感的渴求,则需要对方通过持续一致的行为来给予。
当你能够建立这样多元的支持网络,就不再会把所有情感期待都寄托于对方一人身上。
这种内在的独立和完整,反而为关系的修复创造了更健康的基础。
02将羞耻感转化为责任感,扩大容纳窗口期无论是出轨者还是被出轨者,羞耻感都会将人困在原地。
将这种破坏性的羞耻感转化为建设性的力量,是停止内耗的关键一步。
对于被出轨者,需要把"我不值得被爱"的羞耻感转化为"我的价值不会因为他人的行为而减少"的信念,重新建立自我认同和自信。
你要明白,对方的选择反映的是他自身的局限和问题,而并非你的价值标尺。
对于出轨者,则需要将"我是个坏人"的自我谴责,转化为"我做了错误的选择,但我可以通过持续的行动来证明我是谁"的责任担当。
这意味着不再逃避或防御,而是全然面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用日复一日的诚信行为来重建信任。
当双方开始转化羞耻感,就可以学习情绪调节的技巧,逐步扩大神经系统的容纳能力,让彼此的窗口期更长、更稳定。

窗口期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你们可以学着识别关窗期的早期信号:
呼吸变得急促、身体开始紧绷、思维趋向极端。
当任何一方察觉到这些信号时,可以启动事先约定的安全暂停机制,比如各自离开现场20分钟,等情绪平复后再重新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可以练习"协同呼吸",当冲突初现端倪时,有意识地调整呼吸节奏,尝试与对方的呼吸同步。这个简单的动作能有效帮助双方的神经系统恢复平静,为理性对话创造可能。
03从伪修复到真修复:重建关系的四重转变真正的修复不是简单地"翻篇",而是经历深刻的内在转变,并在关系中建立全新的互动模式。
你们不需要强行装作关系无恙,恰恰相反,而是需要坦诚承认:
那个美好的旧关系已经永远结束了。
你们可以举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各自写下对旧关系的感念与遗憾,然后一起焚毁或埋藏。
接着,共同探讨:"我们要建立的新关系是什么样的?它需要包含哪些价值观和边界?"这个对话本身就是在为新的关系奠定基石。
而真正修复需要将模糊的好感转化为具体的承诺。

建议你们共同制定一份详细的"关系合约",包括:
如何重建信任的具体行为,比如一段时间内主动报备行踪、开放通讯工具、发生冲突时,约定好不用攻击性语言等等。这份合约应该是动态的,可以定期协商调整。
信任重建更不是一次性的决定,而是在日常互动中一点一滴累积的。
出轨方需要通过主动透明、言行一致、耐心回应情绪触发等微观行为来证明可靠性;
被出轨方也需要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尝试给予适度的信任机会,比如当对方主动报告行踪时,给予积极的认可。
每一次这样的良性互动,都是对信任的细微修复。通过这些日积月累的微小努力,信任的幼苗自然会得以慢慢生长。
走出出轨后的内耗,本质上其实是一场关系的"炼金术",将创伤的痛苦转化为关系的智慧,这条路需要非凡的勇气和耐心。
但那些愿意直面黑暗、共同探索的伴侣,往往能在废墟上重建起更为坚固、更为真实的关系家园。
待到你们走向一个更完整、更有深度的未来时,你才会发现,经历风雨后的关系,反而绽放出更动人的光彩。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