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旅居+康养”赛道升温:解读3大创新模式,如何抢占候鸟老人

第一批准备过冬的“候鸟”老人,正在物色目的地作者|AgeClub吕娆炜前言10月以来,旅居平台已经开始备足粮草,准备迎接

第一批准备过冬的“候鸟”老人,正在物色目的地

作者|AgeClub吕娆炜

前言

10月以来,旅居平台已经开始备足粮草,准备迎接第一批南下的候鸟老人。

国庆中秋双节过后,旅游市场迎来传统淡季,加之北方大范围低温,刷新历史同期纪录,不少银发族开始收拾行囊,踏上向南迁徙的旅居之路。

与过去单纯“避寒式度假”不同,今年的旅居市场显然更早、更热、更卷。多家旅居平台反馈,10月以来海南、云南等地的长租型旅居产品咨询量环比上涨,部分热门地区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今年的客户更早规划,也更讲究旅居目的地生活质量。”一位旅居平台负责人透露,相比三五年前的“拎包养老”,如今的银发人群更看重环境质量、医疗配套与社交氛围。

另一家旅游旅居平台万里长安的负责人则告诉AgeTravel,今年平台上的秋冬季旅居产品已经上线,每天都会发团,客源预订超出预期。

显而易见,今年候鸟旅居市场热度提前升温,已经促使相关机构平台抢先布局。

01

秋冬旅居市场提早升温,

第一批银发族启程南下

国庆假期前后,第一批准备过冬的候鸟老人便已计划启程南下。

“父母想要10月-2月去云南旅居,需求是能够天天泡温泉,求推荐合适的目的地城市,能精确到小区最好。”今年9月底,小红书上一位用户发布笔记,借助网友力量为长辈物色冬季旅居目的地。

(图源:小红书)

评论区顿时化为一场大型“旅居推介会”,其中既有网友现身说法,以家中长辈旅居经历向其推荐合适的目的地,也有相关旅居平台毛遂自荐,为网友列出自家的旅居产品。

近几周来,类似的讨论在社交平台上屡见不鲜。

旅居市场提早升温,既有气候驱动下的短期避寒需求,也是人口结构变化与生活品质升级叠加形成的常态化行为。

(图源:小红书)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康养旅居消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其中旅居养老市场占据主流。由银发人群发起并主导的候鸟旅居,正在从一场季节性迁徙,演变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行业关注度与资本关注度同步上升。

在供需端的反馈中,这股“南下潮”已由一种现象变为业务实绩。

来自行业一线的观察显示,多家平台在10月相继上线秋冬长租/旅居产品,并加大运力投放。万里长安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海外旅居产品已常态化发团;另一家平台“云上旅居养老”告诉AgeTravel,今年9月避暑季结束后,海南等目的地便无缝开启了避寒窗口。

(图源:万里长安)

一方面供给端提前布局,另一方面,需求端也在产生新变化。

对于多数银发族而言,为了避开旅游旺季的人流高峰,节后错峰出行人群往往占据主流。与此同时,银发族闲暇时间更多,行程安排更为灵活多变,且淡季出行花费相对较低,更具性价比,符合多数银发用户的消费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上旬,北方多数地区刷新同期历史最低气温,推动银发族南下避寒旅居需求的上升。

(图源:中国天气官方账号)

旅居市场的火热并非昙花一现,从近几年数据曲线来看,这股热潮早已形成稳定增长的趋势。

携程去年10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指出,预订机票、火车票、酒店的“候鸟族”老人环比前一周增长近两成。同时,国庆节后一周银发族预订的旅游产品订单量环比国庆期间增长2.86倍,节后一周去往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的银发人群环比节中多出45%。

“云上旅居养老”负责人告诉AgeTravel:“候鸟客群平均居留2-3个月,有效平衡了淡旺季流量差。”另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旅居需求调查显示,候鸟型旅居仍占市场主流,短期至中期(1-3个月)旅居占比较高,表明季节性迁徙仍是主流出行形态。

(图源:“云上旅居养老”)

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和平台正在加速布局以应对这一需求端变化,从传统文旅企业到专业旅居平台,再到险企、酒企等跨界玩家,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旅居+康养”作为新的增长点。

02

产业布局提速,

“旅居+康养”成为新增长极

如果说近一个月银发人群对旅居产品搜索量、购买量的提升揭示了需求端的活跃,那么资本与平台的加速落地,则意味着供给端同样正进入加速阶段。

近段时间以来,从旅企、险资,到地方文旅集团,在“旅居+康养”赛道动作不断。

首先从产业层面来看,今年以来各地正积极构建以旅居康养为核心的新业态集群。

以浙江丽水为例,今年9月底,当地举办的“秀山丽水·活力银潮”2025康养旅居项目路演活动中,从全市数十家康养机构、民宿与旅行社中遴选出15个优质项目,覆盖生态颐养、文化体验、中医药康养等多个领域,最终评出十大精品项目。

(图源:新讯网)

相关负责人指出:“康养旅居的核心,不仅是‘旅’,更是‘居’。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让长者真正实现‘在地安养’与‘异地旅居’的平衡。”

这一思路正是当前地方文旅城市发力银发经济的缩影:从“打卡式旅游”转向“深度旅居”,通过文化、健康、服务等综合资源打造可持续旅居生态。

另一方面,资本也在加速入场。

AgeTravel不完全统计,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在内超过20家头部险企均已入局,推出各具特色的旅居养老项目。经过一系列探索与实践,险企在旅居养老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今年以来,保险、地产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快了对康养旅居的战略布局。

9月,新华保险与雅达国际正式签署中资产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高品质旅居康养社区“雅达·松下社区”。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位于江苏宜兴国家级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总建筑面积超15万平方米,包含文化艺术中心、影院、酒店与小镇商业街区等完善配套。

(图源:新华保险)

这类险资驱动的项目往往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目标,将医疗保障、长期照护与文旅生活融合,是“养老金融+旅居康养”的新样本。

不仅头部险企在行动,传统康养文旅企业的创新步伐同样也在加快。

今年9月,专注智慧康养与旅居服务的湖北鸿鲲文旅完成A轮融资,其核心模式是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旅游与健康管理资源,为长者提供涵盖休闲娱乐、健康监测、社区社交在内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这类企业的崛起,意味着银发旅居正加速从传统服务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阶段转型,行业正逐步告别“食宿+行程”的基础供给模式,迈向以数据驱动、健康管理与个性化体验为核心的新一轮升级。

总体来讲,无论是地方政府的品牌化建设,还是资本机构的深度入局,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产业逻辑的转变:

候鸟旅居正从季节性消费,转为一种更稳定的生活方式。与早期单点式发展不同,如今的旅居康养项目更强调社区氛围、长期服务和医疗资源整合。银发族不再只是游客,而是以更加深度参与的方式融入目的地的生活场景。

当年轻客群撤离后,银发族正成为秋冬季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银发旅居的产业化、品牌化提速,未来一段时间内,旅居康养将成为继露营、Citywalk后,又一个具备爆发潜力的文旅新风口。

03

下半场比拼:

平台策略、模式创新与竞争加码

秋冬旅居热潮已成现实,平台与资本进入跑马圈地时期。

从前文中AgeTravel列举的案例可以看出,旅居机构和平台不仅要做服务者、信息中介,更需要沉淀出“旅居地产+品牌社区+运营服务”的一体化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在房源获客、社区运营、用户留存中握住更多主动权。

接下来,AgeTravel将梳理市场上值得关注的发展路径与落子模式:

1. 季节打通、会员体系、轮换住居

今年,融美旅居面向中老年群体推出“四季随心住旅居卡”,该卡售价2999元/张,可在首批20家入选旅居基地中不限次入住。这一机制不仅打通冬避寒、夏避暑市场,还为目的地盘活季节性闲置房源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图源:融美旅居)

此外,今年以来重庆康养旅居分会也推出了“循环游养计划”:用户在多家基地之间轮换居住,每月更换目的地,享受统一的服务模式。这种“换住生态”比单一基地更灵活,对偏好变化、对健康调理有需求的银发群体更具吸引力。

对于用户而言,这种全季、跨区域、可自由切换居住地的旅居模式,让旅居从一次性出行升级为长期、流动式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更加灵活,体验维度也更丰富。

对于平台而言,这一机制不仅延长了旅居业务的运营周期,降低了淡旺季波动风险,也能通过会员体系实现用户留存与数据沉淀,为后续多元化业务打下基础。

2. 智慧旅居:平台化升级、标准化服务落地

当需求进入一定规模后,信息化、标准化将成为制胜关键。因此,今年以来,各地也在不断推动建设旅居养老标准与平台体系。

例如,北京等8地联合推出的“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机构服务平台,已上线 60 多家机构,让老年人能通过平台查看机构地理位置、床位、费用、资质等信息,并进行预订。

(北京养老服务网)

此外,数字化平台成为支撑行业落地的重要骨架。旅居养老服务系统、智慧养老平台等技术型中台正在被各企业与地方政府引入,以支撑服务流程、健康监测、运营管理等功能。

借助数字化平台,企业可以实现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等,从而构建更可持续的旅居体系。

3. 典型场景融合:文化体验、社区氛围强绑定

高质量旅居项目越发强调“康养+文化+社交”的融合体验。针对于此,不少旅居产品将民族文化、温泉休闲、有机饮食等深度融入社区,打造出“生活在当地”的感觉。

“云上旅居养老”负责人告诉AgeTravel,平台的旅居项目聚焦生态温泉、空气质量、交通便捷、文化体验四方面优势。这正是目的地通过差异化定位,贴近用户期望做出的强化。

(图源:“云上旅居养老”)

未来的“旅居+康养”项目将不再局限于卖房子或住宿,而是打造一种长期生活方式,将兴趣社群、医养服务、文化体验等进行融合,从单一居住空间,进化为集生活、社交与身心疗愈于一体的第二居所,构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秋冬候鸟潮只是行业入口,对于相关企业和平台而言,真正的核心在于:如何构建起跨季、跨地域、服务深度与社区氛围兼备的旅居体系。未来头部平台必须在地产资产、社区运营、医疗整合、数字平台等多个维度布局。

若能打通这条业务闭环,传统旅游业与养老行业的边界将有望被重新定义,届时,中国式候鸟旅居不再只是“避寒避暑”的季节性迁徙,而将成为银发人群追求高品质生活与精神享受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