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悄悄在官网更新了三款 Pro 级别的产品:用上 M5 芯片的 MacBook Pro、iPad Pro 还有 Vision Pro。
不过,比起芯片性能的提升,更让欧洲用户不爽的是,新买的 MacBook Pro 包装盒里竟然没充电器了!

目前,苹果只是在欧洲市场试行这个政策。如果你在英国、德国、法国这些地方买了新的 M5 MacBook Pro。
打开盒子就只有一根 USB-C 转 MagSafe 3 的线。想要充电器?自己掏钱买去。

在英国,一个 70W 的 USB-C 电源适配器要 59 英镑,算下来大概 550 块人民币。这个价格,都快赶上一部便宜安卓手机了。
环保理由用起来丝滑得。。。苹果的解释大家都能背了:为了环保嘛。
这个理由从 2020 年 iPhone 12 系列开始不送充电器就开始用了。官方说,这样做确实能减少塑料用量和运输成本。但作为消费者肯定不太好受。
毕竟,环保的成本不应该全让消费者来承担。而且,这次新款 MacBook Pro 的充电口跟旧款不一样,就算家里有旧的充电器也没法用。
用户除了花钱买新的,没别的办法。

同样是为了响应欧盟的环保要求,微软在不送充电器的时候会给 50% 的折扣,还让用户自己选要不要充电器。比起来,苹果的做法就简单粗暴多了。

欧洲网友已经在各种社交平台抱怨,主要都是说“配件少了”。花了一万多块买台电脑,连个最基本的充电器都要自己买,这体验确实不太好。
更让人担心的是,苹果可能觉得欧洲试行得不错,然后就在全球推广。从 iPhone 到 AirPods,再到现在的 MacBook,苹果“减少配件”的步子越走越大了。

甚至有其他厂商也开始学。最近索尼新发布的 Xperia 10 VII 手机也不送充电头和数据线了。这股风气要是传开来,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环保和用户体验要怎么平衡?
环保当然是公司应该做的,但不应该变成变相涨价的借口。苹果要是真想环保,可以弄点更灵活的方案。
比如搞个“带充电器版”和“不带充电器版”,让用户自己选。或者给那些不要充电器的用户一点优惠。
现在这种直接砍掉的做法,难免让人觉得:环保是为了赚钱吧?

任何牌子的东西卖得贵,都不能总是靠“割韭菜”来维持。消费者的信任很脆弱的,没了就很难再回来了。
苹果这次的骚操作,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