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即将进入年终盘点,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根据各家车企相继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全球头部车企普遍面临增长乏力困境,行业分化趋势愈发显著。

一方面,传统外资车企长期保持的销量优势正逐渐削弱,斯特兰蒂斯、本田、奔驰等企业出现负增长,仅丰田、大众、现代等少数车企维持平稳增速,而另一方面,中国主流车企如比亚迪、上汽、吉利控股、奇瑞、小鹏等均实现两位数及以上增长,其中比亚迪前三季度以326万辆销量跻身全球前五,与第四名福特仅差5万辆,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营收与盈利层面,中外车企分化进一步加剧。国内头部车企比亚迪、吉利控股、奇瑞等1-9月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而海外巨头增速普遍为个位数,斯特兰蒂斯、奔驰、宝马、特斯拉甚至出现负增长。此外,受美国关税政策及中国等核心市场销量下滑影响,海外车企净利润同样出现普遍下滑的情况,奔驰、大众、本田利润降幅超50%,全球利润最高的丰田也下滑16%。相比之下,比亚迪、奇瑞前三季度净利润均突破百亿元,盈利韧性显著。
业绩分化的背后,是中国车企在智电转型中的持续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优势。国内头部车企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涨幅普遍高于国际巨头,其中比亚迪投入达437亿元,同比增长31%。而海外车企受全球业绩压力影响,研发增速明显放缓,大众、宝马分别下滑9%和15%。这种技术投入的差异,正成为中国车企实现阶段性突围的关键助推器。
从销量、营收到盈利情况,中国车企正以稳健的增长步伐不断拉近与海外巨头的差距,呈现出“东升西降”的行业态势。未来,中国车企如何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将是中国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