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莫让“智慧灯杆”变成“智残灯杆”

不久前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作出新的部署和要求。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全国多地在智慧城市

不久前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作出新的部署和要求。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全国多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积极推进智慧灯杆项目,力求实现“一杆多能”。但一些地方“跟风式”建设智慧灯杆,存在与现实需求脱节、部分功能成为摆设、后期运维跟不上等问题。

我国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风生水起,目前不少城市进入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而各地积极推进智慧灯杆项目,无疑顺应了智慧城市建设趋势,其“一杆多能”不仅给城市管理、市民生活带来诸多利好,也能解决以往杆体林立乱象让城市更整洁。为此,多地投入巨资采购。

智慧灯杆功能多,自然价格不低,单杆建设成本从数万元至十数万元不等。但遗憾的是,很多城市花费巨资建设的智慧灯杆,只发挥了这种灯杆的部分功能,多数功能闲置不用或者用不了。记者调查某地发现,绝大多数智慧灯杆只承担了照明和监控功能,其气象、环保、通信等方面的功能则被闲置,这是对财政资金的浪费。

究其原因,从设计、采购到使用环节,均缺乏科学、务实态度,导致智慧灯杆变成了“智残灯杆”。从设计环节看,智慧灯杆的设计与制造没有真正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实际需求来做。比如智慧灯杆的电子显示屏,由于存在声光污染被弃用;其电动车充电功能由于停车不便变成了“废物”,一键报警等功能也基本用不上。

从使用环节看,多地在采购前“理想很丰满”,愿意为之砸重金采购,但使用时“现实很骨干”。由于智慧灯杆的挂载设备归属于市政、通信、交通、照明、指示等多部门和多领域,从使用到维护出现了“九龙治水”的局面。东部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答复政协提案中承认,运营维护、数据归属等协调难度大,未形成合力。

也就是说,看似设计“完美”、功能齐全的智慧灯杆,因贪多求全、华而不实,造成了功能浪费;多地采购智慧灯杆的初心虽好,但在使用、维护方面缺乏统一协调管理,统一运维,出现了“用不上”“用不了”等问题。前者对智慧灯杆研发制造企业是一种警示,后者对各地政府采购部门是重要提醒,两者都要汲取教训。

建设智慧城市不能一蹴而就,以智慧灯杆为例,设置的功能越多,似乎显得越智慧。但如果脱离了城市发展进程或者实际情况,功能越多反而浪费越大。设计者或认为,智慧灯杆不会经常更换,设计要有前瞻性,宁肯功能超前,不可功能滞后,但从实际看,电动车和手机充电接口等功能与现实需求脱节,系“闭门造车”。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理,没有经过深入调查设计的智慧灯杆,出厂时就“智残”,即“先天不足”。在采购环节,由于一些城市盲目建设智慧城市,采购部门没有在实际调查城市现状和市民需求的基础上采购智慧灯杆,加之运营不统一、维护不到位,造成了“后天智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变成了形象工程。

令人欣慰的是,有的城市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这是下一步解决“九龙治水、各取一瓢”的良好开端。但其他热衷于采购智慧灯杆的城市也要汲取深刻教训。这篇媒体报道既给所有城市提了一个醒,即采购、管理、维护智慧灯杆要有系统思维,同时也提醒智慧灯杆的设计者、制造者从实际出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