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考公热,还会持续多久?

近年来,考公热度持续攀升,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在跃跃欲试。还有更多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偷偷备考。从报考人数来看,2025年国家

近年来,考公热度持续攀升,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在跃跃欲试。还有更多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偷偷备考。

从报考人数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40余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也有258.6万人。而全国总招生数量约为3.97万,岗位综合竞争比高达65:1。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注定了绝大部分人将是炮灰。

最热门的岗位竞争激烈程度更是惊人,例如2025年国考中,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达到了10665:1。

为什么会出现考公热潮?总结起来无非几个因素:

一是追求稳定与避险:后疫情时代,企业不稳定,行业迭代加快,职业风险加大。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完善的福利保障以及良好的退休待遇,使其成为许多人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避风港”。

二是体制内外性价比变化:体制外一些行业经历快速发展后,进入红海和低毛利时代,高薪且稳定的工作机会减少。同时,公务员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部分地区(如江浙沪)的公务员收入甚至不亚于大型互联网企业。

三是就业压力与结构化矛盾: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有1179万毕业生,预计2027年将达到1400万。人才供求存在严重的结构化矛盾,大量优秀毕业生涌向大城市和头部公司,导致优质岗位竞争激烈,考公也成为这种竞争压力的一个出口。

四是家庭与社会观念影响:很多考生的父母(60、70后)有较强的“体制情结”,认为只有公务员才是真正的“铁饭碗”。这种观念,加上社会上一部分人认为公务员工作轻松、压力小、社会地位高的刻板印象,都在助推考公热。

五是专业选择与机会成本:一些通用专业(如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等)在企业内对口岗位有限,难找工作,考公反而成为最佳或最对口的出路。像在2025年国考中,经济学类专业招录人数突破一万,是“考公万金油”。

六是高学历人才的防御性决策:经济下行压力变大,名校生和高学历者追求挣大钱的意向变低,于是他们选择了“防御性决策”,切换赛道,追求稳定的性价比。公务员虽然挣不了大钱,但是相比外面的工作,起码是“旱涝保收”的,也不用担心自己中年被裁的风险。

考公热还会持续多久,还不好说。综合来看,考公热在短期内(5-10年)大概率会持续,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剧,所以有考公想法的同学还是应该尽早上岸,往后的竞争可能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