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骂姚明没用,只要这个部门出手,世界杯夺冠指日可待
中国篮球为什么不行?
业内人士心知肚明,哪怕真正关心中国篮球的球迷,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那些上蹿下跳骂人的,一年恐怕都不
中国篮球为什么不行?
业内人士心知肚明,哪怕真正关心中国篮球的球迷,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那些上蹿下跳骂人的,一年恐怕都不会碰一下球。
别说打篮球,他们可能连直播都不看,更不用说买票去现场了。
实际上他们就是随便找个发泄口喷一喷,至于是足篮排,还是乒羽网,都无所谓。
哪怕有人跳楼,他们也起哄让人家快点跳,看热闹嘛,不嫌事大。
骂篮协,骂姚明,骂教练,骂运动员……
骂呗,反正不花钱。
好笑的是,居然没人骂有关部门?
而足篮排根上的问题,恰恰就在有关部门。
中国篮球能有今天,就是当年有关部门主动放弃的结果。
这事还得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说起。
那年中国奥运代表团折戟汉城,金牌数创下新低,举国哗然。
从跳马上掉下来的李宁没少收刀片。
跟现在的网络喷子相比,那时候大家是真在乎奥运金牌。
为啥?
因为穷,在世界上被人看不起,没有尊严。
越是缺什么,就越是在乎什么。
中国人太需要证明自己了,不是某些中国人,而是每一个中国人。
那时候大家真的把奥运金牌争夺当作战争看待,输了金牌就像国家战败一样。
可训练是要投入资源的,说白了就是钱。
可咱们那时候没钱啊,怎么办?
这难不倒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小巧难女少”应运而生。
小球,技巧项目,难度大的项目,女子项目,参与人数少的冷门项目。
国家体做过投入产出比的计算,把金牌成本降序排列,排在上面的就是这些。
而足篮排,则排在了倒数后三名。
我们虽然没钱,但有制度优势啊,所有资源向着“小巧难女少”倾斜,其他的则一律放弃。
有人张口闭口骂“举国体制”,说足篮排不行就是因为举国体制不行。
这是一种无知。
我虽然不知道举国体制对足篮排好不好使,但今天足篮排的局面,恰恰是当年举国体制选择性放弃的结果。
也就是说,没有体制参与,足篮排就是今天这个熊样。
在“举国体制”加持下,奥运金牌数开始直线攀升,直到北京奥运,我们取得了第一。
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奥运金牌榜保二争一,习惯了亚运动辄小一半金牌。
于是出来各种声音,说这么多金牌,不如一块篮球金牌?
那这么说,让中国在金牌榜跟菲律宾对调,你愿意吗?
别看现在咱们拿到那么多金牌,你觉着无所谓。
可真要是有一天,金牌榜被韩国超越了,你敢说不在乎?
真到那时候,网上骂得绝对比现在还难听。
不过好消息是,中国现在有钱了,有关部门也有钱了,多出来的钱干嘛呢?
就可以开始投入到足篮排了。
人家局长不是说了嘛,要振兴三大球。
当然了,局长说了其实也不算,再早点高层就给了指示,资源要开始向三大球倾斜。
为什么高层会关心这玩意呢?
因为三大球可不只是打着玩那么简单,这是个巨大的产业。
是可以创造百分之几GDP,解决上千万就业的大池子,高层能不关心吗?
中国搞三大球,实际也是突破欧美“卡脖子”,欧洲五大联赛,美国NBA,一年从中国赚走多少钱,养活了他们多少人?
这些钱咱们自己留着不好吗?
所以,要搞芯片也要搞足篮排。
可问题是怎么搞?
人家思路清晰得很,答案就是“体教结合”。
中国从唐宋开始科举,到明清科举达到鼎盛,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认知。
以至于中国人骨子里瞧不起体力活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体育。
再加上高考制度,打篮球又不加分,那你打它干嘛?
于是中国学校里,体育老师就成了最“体弱多病”的那个。
这个产业要搞,这个钱还要赚,就要突破这个认知。
不过靠有关部门是没戏,中国家长有几个听有关部门,愿意让孩子从小练体育的?
高考现在一年录取上千万人,CBA一年能录取几个?
哪个爸妈愿意冒这么大风险,让孩子去练篮球?
高考再不济,本科毕业找个工作也能衣食无忧。
高中不上了练篮球,进不了CBA喝西北风去吗?
所以足篮排的事情,有关部门管不了,还得靠教育部门。
教育部门怎么管呢?
之前不是说高考考足球,中国就能世界杯夺冠吗?
别看这是个笑话,但思路没错。
只不过高考是最重要的选拔考试,是中国普通家庭唯一的上升通道,太敏感,所以公平是首位。
如果高考加入足球,基本就是给有钱人开了后门。
要知道,穷文富武,人家有钱请教练练出来的,跟你球场瞎踢踢出来的,水平可是天壤之别。
这对穷人公平吗?
不公平。
所以高考不能动。
那动什么呢?
动中考,中考还不是最终筛选,没那么敏感。
北京中考体育改革,其中就有一项,是足篮排等几个项目自选。
这么一来,家长不重视也得重视了。
满分也没多难,只要你练,就能满分,这就保证了对穷人家孩子的公平。
但你可别小看这个过场,只要考,所有人就都得练。
哪怕再简单的标准,有哪个家长敢说不用练就能拿满分?
中考数学还简单呢,不照样天天刷题?
这就抓到了中国家长的七寸,让他们拿出刷题的劲去练球。
当然了,这点训练量对于培养职业运动员来说,依然杯水车薪。
但不要紧,这只是第一层漏斗,为的就是扩大基数。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万里挑一就是比百里挑一强。
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练,选材基数有了,选出的人材水平自然就高。
你想想,如果这个计划推广到全国呢?
小学初中可是义务教育,所有初中生都要中考,所有中考考生都要练足篮排。
也就是说,将来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要练足篮排。
这是什么概念?
十几年后,中国将有几亿人练过足篮排。
那时可真是从几亿人里面选12个打篮球的。
而现在,中国注册篮球运动员数量可能还不到1万人。
到时候就不用扯什么人种不行了,量变引起质变才是真理。
奥巴马说如果让中国人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多可怕。
在某种意义上看,其实是对的。
以中国人的勤劳勇敢,盯上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会被卷出天际。
到最后,可能就只剩下中国人了。
你看看曾经工业皇冠上还剩下了几颗宝石?
再看看跳水乒乓球?
欧美是不是基本放弃了?
我估计游泳也快了,因为现在中考游泳也是其中一项了。
不过好在足篮排应该不用担心没人玩,毕竟欧美再把这个放弃了,也就真的没啥可玩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