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期分享了我们所有的冲突都是来自显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在面对事物时,只有来自本能显意识的反应,没有来自潜意识的反应,也就不会有冲突产生。就像我们看到有老人摔倒的那个当下,如果就只有来自显意识的反应,那么无论我们的反应是去搀扶,还是不搀扶,我们就都会马上付出行动,不会存在患得患失的犹豫行为,犹豫意味着冲突。
但是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我们就一定会有很多潜意识存在,要做到没有来自潜意识的反应,我们就必须要学会清空自己的潜意识。要清空潜意识首先就得让潜意识呈现。我们潜意识的内容主要在两种情况下会得以呈现,第一种是要我们的大脑处于安静的时候,就像梦境就是来自潜意识的呈现,就是因为我们睡着时感知器官就停止了工作,也就没有了显意识的造作,深层的意识也就会冒出来。我们白天那些分心、发呆的状态,也就是同样的原理,正是潜意识思想的出现,才导致我们感知的缺失,也就才有了发呆的状态。
但是还有一些埋藏得比较深的意识,就需要有外物的引发才会呈现,这也就是潜意识呈现的第二种方式,我们要多去接触各种人和物,在我们面对事物时,那些来自思想的反应也就是属于潜意识。就像我们过去经历的很多创伤,在我们生活比较顺利时,我们就不会去回想起这些创伤,但是当我们遇到一些重大挫折时,这些创伤也就会被引发出来。
所以如果我们不去行动,不去与人接触,我们深层的潜意识也就很难引发出来,这也就是那些脱离红尘去隐居去修行的人,反而不能明悟真理的原因,因为他们脱离了关系,也就意味着脱离了一个让潜意识呈现的机会,他们也就很难彻底的了解自己,真正的修行一定是在日常生活中前行。
所以会发现,我们的潜意识本身就是在不停的呈现。但困难的地方在于很多呈现出来的潜意识我们自己是看不到的。要看到自己潜意识里的具体内容,就需要我们拥有很强的觉察力。要如何提升觉察力前面已有具体的分享过,这里就不在重复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看。
当我们能觉察到自己潜意识里的具体思想后,我们就还需要去看到该思想背后的本质。就像当我们某个亲近的人离开后,在某些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与对方相处时的美好时光,这些回忆也就会使我们痛苦,在我们回忆的那个当下,我们能看到这些回忆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觉察。但是为什么当我们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就会痛苦呢?我们又为什么会去回忆这些美好时光呢?如果我们当下是充实、快乐幸福的,我们还会去回忆过去吗?
我们之所以会去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显然是因为我们的当下是空虚孤独中,当下对我们来说是痛苦的,我们才会去回忆过去又或是去幻想未来,而回忆和幻想又增加了我们的痛苦。所以真正导致我们痛苦的并不是他人离开这个事实,而是我们自己的空虚孤独,而空虚孤独又有其产生的本质,当我们看清了每一个问题背后的本质,我们也就会有正确的行动,充实也就会到来。当我们自身充实以后,自然也就不会去回忆过去,我们潜意识中的那些回忆也就会被我们彻底的放下。
如果我们能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行动下去,我们潜意识的内容就会不断的呈现并被我们正确的放下,潜意识里的内容自然就会越来越少,我们受潜意识所支配的行为也就会跟着减少,没有了潜意识的支配,我们的意识也就是完整合一的,自然也就不会有冲突对立产生。
简单做一个总结就是:要让潜意识消失我们要做到三步,第一步、要让潜意识呈现出来,呈现的方式一方面是要让显意识安静下来,另一方面是要多融入到各种关系里。第二步、要去觉察到自己呈现出来的思想内容。第三步是要去看到每一个思想背后的本质。只要能做到这三步,我们潜意识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少,我们也就能做到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