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60亿买的老伙计,如今被嫌成鸡肋?”刷到这句话,我差点笑喷,键盘一甩,得,聊聊。
歼10A不是爷爷机,04年上岗,14年停产,最老的也就二十出头,按飞机寿命还能再蹦跶十年。可网上一片“咋不升级”的哀嚎,仿佛不刷机就原地爆炸。真要拆机头换雷达?那得先给飞机做心脏搭桥:电源翻倍、液冷全套、数据链整段换掉,工时三到六个月,钱包直接瘦一圈。外媒扒过同类型升级,一架得掏新机四成的价,听着就肉疼。
三百多架,全改就是三百亿,听着能造一百架歼10C。新飞机机体新、发动机拽、弹仓大,老壳子再装修也赶不上。有人算账,说改完能多打几发远弹,可机体寿命在那摆着,再折腾也年轻不了五岁。部队一算,这钱拿去直接买新的,性能满血,还省得天天备两套零件,地勤脑袋都大了。
空军体系早换了玩法。歼20踹门,歼16扛炸弹,歼10C打杂还能扔对地,老A就剩陪新兵练手、边境打卡、日常巡逻。去年东部战区照片里,歼10A带着学员兜圈子,雷达老点就老点,反正对面也没隐身机来挑衅。给它装最强雷达?就像给出租车加氮气加速,一脚油下去,轮胎先喊疼。
发动机也拖后腿。老A早期用俄发,后期用涡扇10A,推力和新B差一截。想挂重弹?得换发,换发就得加强骨架,骨架一重,机动性又掉。某所做过实验,想追平歼10C八成性能,得把三成的骨头全换一遍,飞起来还胖一圈。折腾半天,飞行员一句:不如开新机。
成飞生产线现在天天忙歼10C和歼20,一年三四十架下饺子,产能卡得死死的。老A要是插队升级,新机就得晾着。部队现在最急的是四代半和隐身机数量,先把老歼7、歼8换干净,谁有空给老A做拉皮。年年退二十来架老A,新机补位,部队编制不空,战斗力不掉链子。
老A的航电不是模块化,拆一换百,地勤哭晕。新机全模块化,雷达拔插就像换手机电池,省时省力。军方现在迷上“通用件”,歼10C和歼16轮子都能互换,后勤笑哈哈。老A升完级成了独苗,零件全国独一份,仓库得专门腾一层,想想都肝颤。
美军同款故事早写过。F-16A/B三百架也没升级到底,C/D接班,F-35收尾。老机转训练、巡逻,年限一到直接退役,没人说浪费。咱们的老A照这个剧本走,2030年最老的寿终正寝,新机早顶上,说不定六代机都露头了。
有人担心打仗不够用?放心,体系在。预警机一吼,歼20前出,歼10A外围站岗,挂个旧弹也能吓唬人。地面雷达、数据链全给它开外挂,单机老点,系统不怂。真到拼命那天,老A也能抱PL-12啃一口,平时就省点资源给新人练手。
当年660亿买的是入门券,解决有无问题。如今让它去二线养老,是给新人腾位置,不是嫌弃。冰箱旧了能制冷就别改智能屏,攒攒钱直接上新的,家里不闹矛盾。空军装备也是这理,不跟老伙计过不去,让它体面退休,比硬拉进ICU划算。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你手握三百亿,是给老A做全身手术,还是直接提一百架新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