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能匹配:根据日均洗碗量(如 500-2000 套)选择对应处理能力机型,避免产能过剩浪费成本或不足影响效率,注意标注产能需匹配实际餐具类型(碗、盘、筷等混合场景需预留 10%-20% 冗余);

2、空间适配:测量安装区域的长宽高,优先选模块化设计机型(可灵活调整长度 / 增加烘干段),预留两侧维修空间(至少 50cm)和上下水、电路接口位置;
3、清洗效果:关注喷淋系统(如多段喷淋、水温控制(主洗≥60℃、漂洗≥82℃才符合卫生标准),优先选带过滤除渣功能机型,减少食物残渣堵塞;
4、能耗成本:对比水耗(小型机通常≤0.5L / 套)、电耗(加热方式选节能型,如热泵烘干比电加热省 30% 以上),优先选带自动节水、余热回收功能的机型,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5、操作与维护:选操作界面简洁(如触控屏 + 故障提示)、易拆解清洁的机型(如喷淋管、过滤器可快速拆卸),优先考虑品牌售后覆盖广的产品,确保故障时能及时维修;
6、材质与耐用性:机身、内胆优先选 304 不锈钢(抗腐蚀、易清洁),传动部件(如输送带、链条)选耐磨材质,避免频繁更换易损件;
7、合规性: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如接触食品部件需食品级材质),若当地有环保要求,需确认机型废水排放是否达标,或可搭配简易污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