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发布,新指南对高血压的管理要求、诊断、治疗、随访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并新增了筛查与预防、健康教育两项内容。
挑了几个高血压患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血压降到多少才算达标?老年人是否可以放宽标准?一直以来,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达标值就意见不一致,尤其是老年人,总觉得年龄大了,血压高点也没事儿,所以从不把自己当成高血压病人。到底血压降到多少才算达标呢?

1. 老年人为何血压会偏高?
从生理机制来看,年龄增长会导致血管变得僵硬、狭窄,就像老化的橡皮管失去弹性一样,心脏泵血时血管无法有效舒张,确实会使得收缩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再加上老年人肾脏排钠能力下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弱,也会导致血压调节能力变差,容易出现血压波动。但是,老年人的血压偏高是有限度的,而且仅限于收缩压轻微升高。如果存在肥胖、吸烟、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同样会有风险。
2. 老年人的血压高点真的没事吗?
上了年纪,血压高点没事,这是最危险的误区。无论年龄大小,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都不会停止。数据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若收缩压持续高于140mmHg,发生脑卒中、心梗、肾病等疾病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即使没有头晕、头痛等症状,长期升高的血压也会悄悄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并发症,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造成不可逆损害。

基于此,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新指南给出了清晰的降压目标:
对于8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推荐将诊室测量的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这一标准与中青年患者一致,体现了严格控压、保护靶器官的理念。
对于8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考虑到身体耐受性和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建议将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若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能够耐受更低血压,建议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但不宜低于130/60mmHg,避免因血压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
二、得了高血压,第一次吃药,吃哪种好?怎么选?降压药的选择也是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初诊患者,去药店一看,琳琅满目的降压药,实在是不知道吃什么药好。到底哪一种更适合自己呢?

1. 降压药越贵越好吗?进口比国产好?
降压药的疗效取决于药物机制与患者病情的匹配度,而非价格。即便再贵的降压药,不适合自己的话,效果也不好。至于国产仿制和进口原研药,随着国家一致性评价的推行,在降压效果和安全性上已被证实等效,且国产药价格更亲民,更适合长期服用。新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均经过大量临床验证,无论是国产药还是进口药,只要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一致,降压效果就没有本质差异。
2. 别人吃的效果好一定适合自己吗?
高血压的治疗强调个体化原则,因为每位患者的血压水平、合并疾病、身体状况都不同,所以别人吃的效果好的药,不一定适合自己。比如同样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就更适合用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而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则更适合用β受体阻滞剂,若盲目跟风用药,可能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甚至引发副作用。
注意:降压药适合自己最重要!1. 指南首推5类降压药。
目前,最新指南推荐的仍是临床常用的5大类药物,包括普利类药物和沙坦类药物,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作用,能保护心肾功能;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压,适合心率较快的患者;地平类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降压,降压作用强且适用人群广;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排钠排水、降低血容量降压,适合老年患者和盐敏感性高血压人群。
此外,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如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也是推荐选择,这类药物将两种降压药融合在一片药中,能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还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尤其适合血压较高或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2. 根据合并症及血压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优选长效药。
新指南除了给出常用的5类降压药外,还根据不同合并症给出了明确的用药推荐。这样进一步强调了用药个体化原则,同时强调,无论有无合并症,都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以减少血压波动对血管的损伤,提高用药依从性。
①合并心梗:首选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联用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提防低血压,若血压未达标,可联用长效地平类药物或利尿剂。
②合并心绞痛:可选择普利类、沙坦类、β受体阻滞剂或地平类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血压未达标时加用利尿剂。
③合并心力衰竭:以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联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为基础,有水肿时加用袢利尿剂并补钾,必要时加用螺内酯,血压仍未达标可加用地平类药物。
④合并脑卒中:初始可选择地平类、沙坦类或普利类或利尿剂药物,单药效果不佳时联合用药。
⑤合并糖尿病:首选沙坦类或普利类,血压未达标时加用地平类药物或利尿剂,既能降压又能保护肾脏、改善血糖代谢。
⑥合并慢性肾脏病:优先选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可联合地平类或利尿剂药物。
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上述四类药物都可选择,单药无效时联合用药,但需慎用普萘洛尔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