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深潜
异石觉醒吞人命 孤注一潜入深渊
陈迹回到办公室,窗外夜色已浓得化不开,远山的轮廓被黑暗吞噬,只有井架上的几点信号灯,像悬在虚空中的孤星,微弱地闪烁着。他关掉顶灯,只留一盏台灯,在办公桌上投下一圈昏黄的光晕。

技术组出具的 “情绪共鸣” 数据报告摊在桌上,那尖锐的峰值波动曲线,像一把冰冷的凿子,一下下敲击着他的神经。他点开林月同步过来的实验室录像:黑娃在审讯室里崩溃颤抖的瞬间,旁边另一个小窗显示的宇宙石能量读数,几乎同步地爆发出一个剧烈的尖峰。
一股冰锥刺骨般的后怕感,毫无征兆地穿透了他连日来强撑的镇定。他猛地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电光石火般闪过十二名矿工僵立在巷道深处的画面——那些空洞的眼神、凝固的姿态……当初所有医学检查都找不到器质性损伤,最终只能归咎于“不明原因突发性集体神经功能阻滞”。一个惊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联想在他脑中炸开:那根本不是意外!那极有可能是宇宙石在初次被扰动、激活的瞬间,无意识释放出的、未经任何调控的强大扫描波束或能量场,瞬间覆盖了近距离的矿工,导致了他们暂时的神经功能瘫痪!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井下特有的、混合着煤尘和机油的气味。这份联想让他握着报告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是在研究一个物体,而是在试图唤醒一个沉睡的、能力未知的巨人,而他们甚至不知道这巨人是善是恶。
相比之下,黑娃所经历的 “情绪共鸣” ,虽然可怕,却已是这东西在后续接触中,“学会” 了控制力量、进行更精准目标锁定后,相对 “温和” 甚至 “试探性” 的表现。它的学习速度令人心惊。从无意识的扫荡到精准的情绪感知,这才过了多久?若任其发展下去……陈迹不敢再细想。
他闭上眼,黑暗中浮现的不是宇宙石的幽光,而是他十几年来无数次下井前的情景:罐笼门在身后哐当合拢,光线陡然暗淡,只有帽灯切开地下七百米深的、带着煤尘和潮气的黑暗。每一次,随着罐笼下沉,心脏都会微微悬起。他心里默念的不是恐惧,而是井下那头随时可能醒来的“五只老虎”——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这是矿工的血泪教训,是悬在每一个采煤人头上的利剑。尽管如今防治手段已非常先进,但大地深处的那份不确定性,永远像阴影一样烙在每个下井人的心里。“但愿这一班,平平安安。”这近乎祈祷的念头,是他和无数矿工每次下井时,绝不能说出口却又无比真实的悲凉底色。而今天,他要面对的,是一个远比这“五只老虎”更未知、更莫测的存在。
这念头让他脊背发凉。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必须主动出击,必须在它变得无法理解、无法控制之前,尽可能了解它,哪怕代价巨大。
他深吸一口气,坐直身体,按下内部通讯键,接通了杨倩的专线。线路那头的背景音很安静,只有轻微的电流声。他能想象到杨倩此刻一定也正对着屏幕,眉头微蹙,分析着海量数据。
“杨组长,”陈迹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基于‘情绪共鸣’数据的初步判断,我认为宇宙石的交互能力和潜在风险已呈指数级增长。被动防御和外部观测已不足以应对当前局面。我正式申请,启动最高风险等级的主动接触预案——‘深潜’实验。”
他顿了顿,清晰地吐出后半句:“我申请作为一期实验的唯一连接者。”
话筒那边沉默了两秒,传来杨倩冷静的确认:“陈矿长,你清楚实验协议附录里列出的所有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意识滞留、人格解离、不可逆神经损伤乃至脑死亡。”她的声音像冰冷的钢板,每一个字都敲在陈迹的心上,列举的风险像一道道深渊在他面前展开。
“我清楚。”陈迹的回答没有一丝犹豫,他甚至能感到自己的心跳平稳有力,这是一种做出决断后的奇异平静。 “正因为我清楚,我才必须去。我是项目总负责人,对矿工、对项目、也对它……都有责任。而且,我对井下的情况最熟悉,意识背景噪音可能最小。”
话筒那边又沉默了片刻,仿佛能听到杨倩权衡利弊的呼吸声。 “…明白了。”杨倩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一小时后,屏蔽实验室集合。医疗组和应急预案同步启动。”
一小时后,陈迹和杨倩一行人来到了位于矿区办公区边缘的一栋旧楼前。这栋红砖旧楼原是地质资料仓库,墙皮有些剥落,此刻却被数盏临时架设的强光灯照得雪亮,与周围沉入夜色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楼门口站着两名持枪的武警,神情肃穆。几根碗口粗的黑色临时电缆像巨蟒般从二楼窗户蜿蜒伸出,连接着楼下不远处一台正在低吼的方舱式应急发电车,为这座临时改造的堡垒提供着不竭动力。
走进楼内,原有的墙壁被打通,裸露的混凝土断面和匆忙封堵的旧门洞还清晰可见,甚至能看到断裂的钢筋。空气中弥漫着新刷的油漆味、电缆胶皮加热后的味道,以及一丝冰冷的金属气息。通道灯火通明,却安静得只能听到他们几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一道道明显是刚安装不久的厚重防辐射门次第滑开,沉重的电机驱动声在通道内格外清晰,门框与墙体之间的灰色密封胶还没有完全干透。 每过一道,门外发电车的低沉轰鸣便被隔绝一分,一种与世隔绝的压抑感随之不断增强。
最终的内室,是由原来的大型档案室仓促改造而成。房间挑高很高,显得有些空旷。四周墙壁和天花板只是简单刷了白漆,仍能看到旧墙体不平整的凹凸和原来安装书架留下的痕迹。 一些关键区域临时加装了银灰色的金属护板,与旧墙体粗暴地拼接在一起,螺栓和焊接点清晰可见,显得十分仓促。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臭氧味、冷却液的涩味,以及新刷油漆的刺鼻气味混合在一起的怪味,与井下的煤尘味截然不同。房间一角,几台机柜上的指示灯疯狂闪烁,发出密集的滴滴声,是这里唯一显得“忙碌”的景象。
房间中央,那个结构复杂的银色舱体被各种线缆和管道包围着,像一只匍匐的巨兽。林月和她的团队成员正在做最后的检查,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凝重。林月抬头看到陈迹,快步走来,递给他一套特制的银白色连接服,衣服材质冰凉而略显坚硬。
“陈矿长,衣服内衬织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您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电活动。”林月的指尖有些冰凉,她努力想挤出一个安慰的笑容,但最终只是嘴角牵动了一下。
陈迹换上连接服,躺进冰冷的连接榻。触感并不坚硬,反而有一种适应人体曲线的微妙弹性。林月俯身,小心翼翼地用酒精棉擦拭着他的太阳穴和胸口皮肤,动作轻柔而专业,然后才将冰冷的电极片贴附上去。她的动作极其专业,但陈迹能感觉到她细微的呼吸节奏比平时快了一些。
“陈矿长,实验将分为三个阶段。”林月的语气尽量保持平稳,但眼底的担忧难以完全掩饰,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单向玻璃后杨倩模糊的身影,仿佛在寻求某种支持。“ 第一阶段,我们将引导您的脑电波与宇宙石的基准频段进行耦合,这可能会产生轻微的眩晕感。第二阶段,尝试建立稳定的单向意识通道,您的意识将如‘深潜’般进入它的能量场感知范围。届时,您可能会体验到……无法用现有感官描述的信息流。第三阶段,也是最危险的,如果监测到您的神经负载超过阈值,或者感知到任何拉拽或同化倾向,我们必须立刻启动强制断开程序。”她每说一个阶段,语气就凝重一分,仿佛在宣读一份生死状。
“我明白。”陈迹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单向玻璃后杨倩模糊而挺拔的身影,然后缓缓闭上眼。“开始吧。”
“能量聚焦器启动,输出功率百分之五,缓步提升。”林月的指令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随着她的话音,环绕舱体的能量聚焦器发出低沉的、逐渐增强的嗡鸣,幽蓝的光芒亮起,将陈迹笼罩其中。
陈迹感到一种奇异的嗡鸣声不是通过耳膜,而是直接在大脑中响起,仿佛某种频率的共振从颅骨内部开始弥漫。眼前的黑暗不再是纯粹的黑,开始旋转、扭曲,化作流淌的、不断变幻的几何光流。这些光流没有颜色,却又似乎包含了所有颜色,以一种超越日常物理规律的方式运动、交织。 冰冷的电子音提示着进程:“耦合稳定……通道建立……意识信号传输中……”
骤然间,所有物理感官都消失了。他仿佛不再有身体,而是化作一个纯粹的意识点,坠入一片光的海洋。但这“光”并非视觉所见,而是整个意识直接“感知”到的信息洪流。无数难以言喻的、超越三维空间的几何结构和能量和弦,以超越光速的方式流转、碰撞、湮灭。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感,只有一个庞大、古老、冷静到近乎漠然的“注视”充斥着他的整个感知域。 他尝试用人类的思维逻辑去提问、去沟通,但所有念头都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那“注视”只是存在,如同人类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不带任何情感,却蕴含着无法理解的巨大信息量。
就在这信息的惊涛骇浪中,陈迹的“自我意识”如同一叶扁舟,开始被撕裂、稀释。那种感觉并非疼痛,而是一种更深的恐惧——是存在的根基正在松动,是记忆、情感、认知等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正在被浩瀚的、漠然的宇宙法则同化和抹除。这是一种比生理性死亡更彻底的“湮灭”,是个体意识回归宇宙背景噪音的濒死体验。

就在他的“自我”即将彻底消散于这片几何光辉的最后一刻,一点极其微弱但异常清晰的“印记”悄然浮现。它不是图像,不是声音,而是一种复杂的空间拓扑结构和能量节点分布的直接映射,深深地烙进了他的意识底层。
“监测到连接体意识波动剧烈!神经负载接近临界值!能量场出现不稳定谐振!”实验室里,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红色的警示灯开始旋转,将整个房间映照得一片血红。
“强制断开!立刻!”杨倩的命令通过扬声器传来,斩钉截铁。
幽蓝的光芒骤熄。所有仪器嗡鸣声戛然而止。陈迹猛地睁开眼,剧烈地咳嗽起来,仿佛刚从万米深海挣扎回水面,肺部火辣辣地疼。汗水瞬间浸透了他的连接服。医护人员立刻围上前进行检查。他感到大脑颞叶和顶叶的某个区域,传来一种陌生的、持续性的灼热感,仿佛被某种力量永久地打上了烙印。
“陈矿长,你感觉怎么样?”林月急切地问,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陈迹摆了摆手,示意自己还好,他的眼神有些涣散,但瞳孔深处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窥见了宇宙奥秘的亢奋。他猛地抓住林月递过来的电子素描板和光笔,手指因为脱力和激动而微微颤抖,凭着残存在意识底层的那个无比清晰的“印记”,在板上飞快地、精准地勾勒起来。
几分钟后,一幅结构奇异、精密度极高、蕴含着某种惊人数学美感的星图,呈现在屏幕上。它虽然残缺不全,却仿佛诉说着一个关于遥远深空的秘密。
林月将星图数据与宇宙石的内部静态能量扫描图进行比对,呼吸瞬间停滞了一秒。“吻合……核心拓扑结构完全吻合!陈矿长,这星图……是它内部携带的信息!”
陈迹虚弱地靠在榻上,嘴角扯出一个复杂的笑,混合着极度的疲惫与巨大的震撼。他并不知道,这仅仅是代价的开始。
而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幅星图上。井下的秘密,第一次露出了通往星海的航标。真正的远航,尚未开始,但深渊已回以凝视。
长篇科幻小说《一矿一世界》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