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说,长安对启源这个牌子是真挺上心的,新出的A06这台车,初看预售价11.99万到15.99万,感觉就是台普通的家轿,但仔细一看它的硬件清单,就发现事情不简单。首先是底盘,这个价位竟然给到了前双叉臂加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这通常是主打操控和质感的车型才会用的,看来是想在驾驶感受上下功夫。然后是纯电版,直接用上了800V碳化硅平台,这意味着充电补能的体验会快不少。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驾驶辅助系统硬件里竟然用上了激光雷达,这在15万级别的车里几乎是看不到的,硬件给得很超前。整车看起来也比较低趴运动,明显是冲着年轻人的口味去的。所以说,这台A06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想只靠价格取胜,而是想用实打实的硬件堆料,让大家觉得这车买得值,有越级的感觉。当然,它也提供了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选择面也挺广。



能感觉到启源A06这次在设计上是想彻底扭转印象的,毕竟请来了前大众的设计师操刀。整个车头的姿态压得很低,机盖上几条筋骨分明的线条很有力量感。它的大灯面积不大,但眼神挺凶的,配上能点亮的贯穿灯带和车标,晚上看过去确实营造出了那种宽体轿跑的错觉,有几分德系车的韵味在里面。侧面线条处理得相当老道,接近4米9(4885mm)的车长和超过2米9(2922mm)的轴距,基础就很好。设计师把前悬做短,后悬拉长,加上一个很流畅的溜背和悬浮式车顶,让整个视觉重心向后移,真有点后驱运动车型的范儿,开出去确实挺抓眼球的。车尾的设计没掉链子,和车头风格很统一。贯穿式尾灯点亮后,内部那种类似琴键的结构细节很加分。设计师还在小鸭尾下方用了一个很宽的肩线设计,把车尾的姿态压得更低,那种扎实的运动感就出来了,属于耐看又不过火的类型。


这车在空间这块儿确实有点东西,它的底子很不错,轴距拉到了2922毫米,加上纯电架构带来的平整化地板,整个车厢内部的有效使用面积据说有九成,实际坐进去确实能感觉到那种通透感。就拿我来说,178的身高,在前排把座椅调到我舒服的位置,头顶上还有一拳多的余量,视野开阔,一点不觉得憋屈。后排的宽敞程度是给我惊喜的,坐直了腿前面能轻松伸出两拳,想换个姿势跷二郎腿也是绰绰有余。最关键的是它地板中间没有那个大鼓包,所以坐在中间位置的人也不会难受,孩子在后排左右串换着玩耍,空间也完全够用。



它不仅乘坐空间大,储物能力也是一大亮点。车头那个108升的前备箱就很实用,平时充电线、洗车工具这类零碎的脏东西直接扔里面,不占后备箱的地儿。后备箱的设计更是花了不少心思,掀背式的大开口拿取大件行李特别方便。常规容积就有656升,全家出游的行李箱、孩子的折叠推车都能轻松容纳,而且盖板下面还掏出了一个81升的隐藏储物格,放些私人物品或者应急工具刚刚好。如果真有装载大件物品的需求,后排座椅支持电动放倒,放平后能形成一个将近2168升的巨大纯平空间,偶尔帮朋友搬个小书桌、小柜子之类的,它都能应付得来,实用性直接拉满。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就是挺清爽的,没什么花里胡哨的设计。整个仪表台都是横平竖直的,深色调搭配起来显得沉稳,但又不会觉得闷。手能碰到的地方,比如门板扶手、中控台上沿,都给包上了软材料,再配上些金属条和亮黑面板,手感和观感都处理得不错,至少在这个价位里,它没给你那种硬邦邦的塑料感。它把换挡机构挪到了方向盘后面,这么一来,传统挡杆那块地方就完全空出来了。底下掏空了一大块,平时我的单肩包就随手扔那儿,拿东西特顺手。手机往那一放就是 50W 的无线充电,旁边还有几个带磁吸的实体键,可以自定义一些常用功能,省得去屏幕里翻了。扶手箱也够深,放俩大号水杯,再塞点杂物进去,盖子都能轻松盖上。


那块 15.6 寸的大屏素质不错,流畅度这块儿倒是挺让人放心的。它用了联发科的 MTK8676 芯片,跑分过百万,再加上 24GB 运存和 128GB 存储这个硬件底子,实际用起来,无论是开导航还是分屏操作,都没遇到过卡顿的情况,反应速度很快。它的语音系统叫 “小安”,我觉得比较好用的一点是,你可以跟它连续对话,而且屏幕上显示啥你就能说啥。比如我想调风量,不用先说“打开空调”,直接看着屏幕图标说“风量大一点”,它就能听懂,省了不少事儿。而且车里有 8 个麦克风,能听出来是谁在说话,就算坐在后排的人想开窗,直接说就行,不用麻烦前面的人。还有一个小细节我觉得挺贴心的,就是那个“拍一拍”开后备箱的功能。有时候从超市出来,两手都拎着东西,腾不出手来按钥匙,这时候用手背或者胳膊肘轻轻碰一下车标,后备箱就开了,确实方便。

选启源A06,我觉得首先得想清楚自己是纯电党还是增程党。如果你家充电方便,或者就喜欢纯电那种直接的感觉,那纯电版挺不错的。它基于800V平台,补能速度是个大优势,官方数据是从10%到80%只要12分钟,基本上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的工夫电就补得差不多了。它分了两个续航版本,一个用51.48kWh的电池跑510km(CLTC),配120kW电机,市内代步足够;另一个电池加大到63.18kWh,续航提升到630km(CLTC),电机也换成了210kW的,动力更足,适合经常跑小长途的朋友。

要是对长途续航还有点顾虑,那增程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里面那台1.5L发动机不直接开车,就是个发电机,所以开起来还是电车的感觉,很顺滑。平时上下班,靠那块28.39kWh的电池能跑240km(CLTC),完全够用了。真要出远门,发动机就启动工作,馈电状态下WLTC油耗是4.36L/100km,不用老惦记着找充电桩。另外,这车有个挺实用的功能,全系都给了6kW的对外放电,周末出去露营,吃个电火锅、接个投影仪看电影,都特别方便。

聊到这台车的行驶质感,得从它的底子说起。它的悬架组合确实有点意思,前面是铝合金材质的双叉臂,后面是五连杆,这套东西放在这个价位的车里,还真不多见。开起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车头的指向性很清晰,你打多少方向盘,车子就给多少回应,沟通感挺好。屁股后面也安稳,过些烂路,细碎的震动处理得比较干净。这不光是硬件堆得好,背后那个调校团队也挺有来头,有给布加迪和捷豹做过底盘的德国Peter Davis团队参与,加上长安在英国的研发中心,据说他们为了找到最合适的软硬度,跑了三十万公里的各种路,前后反复调了二百多次。所以你开它过坎儿的时候,车身动作很利索,没有多余的晃动。跑快了并线或者拐弯,车身姿态也保持得住,给人的信心比较足。另外,它那个叫IDTC的动态扭矩分配功能也算个加分项。尤其是在湿滑路面上,系统能主动调整两边轮子的动力输出,帮你稳住车身,防止车轮空转。对普通家庭用户来说,这种看不见的技术其实挺实用的,关键时刻能帮你一把,让你开着更安心。


聊聊启源 A06 这套“天枢”技术体系下的驾驶辅助,它分不同配置,我觉得还挺实在的。基础版就给配了 5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和 5 个毫米波雷达,日常通勤用着挺顺手。比如在老小区里会车,窄路辅助功能可以帮你清晰判断与旁边车辆的间距,减少剐蹭风险。它的泊车辅助系统也能应对常见的垂直或平行车位,不用自己反复揉方向盘。还有个功能我挺喜欢,就是循迹倒车,万一开进死胡同,它能帮你按原路退出来,对技术不那么熟练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


如果你预算充足,那 Ultra 版的体验会更进一步。它增加了激光雷达,还用了地平线 J6M 芯片,算力达到了 128TOPS。这套硬件让它具备了高速和城区领航辅助的能力。跑长途时,它能帮你更平顺地跟车巡航、保持车道居中,能缓解不少驾驶疲劳。在市区早晚高峰,面对旁车的突然并线,它也能更早地识别并作出柔和的减速,让你开得更从容。当然,这些都只是辅助功能,双手还是要时刻放在方向盘上,注意力集中,随时准备立即控制车辆。

12万不到的起步价,启源A06在硬件上给的诚意挺足的。同价位普遍还是扭力梁的时候,它直接用上了前双叉臂加后五连杆的悬架组合,底盘规格给得很扎实。800V架构让充电不再焦虑,补能效率不输给许多二十万级别的车型。我特别喜欢它的后排,腿部活动空间和座椅的支撑感,真有种越级的感觉,堪比一些更大尺寸的轿车。储物能力也是一大亮点,日常家用甚至偶尔搬个大件都毫无压力。它没堆砌花哨的功能,而是把预算都用在了驾乘、补能和空间这些核心体验上,对于看重基础素质和实用性的朋友,这车真挺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