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血栓来临,手脚先知?提醒:手脚若出现4种迹象,或许血栓已来临

一、27岁动画师突发倒地:血栓,真不是“老年病”那天是周三,下午三点。27岁的动画设计师**许戈(化名)**正坐在电脑前
一、27岁动画师突发倒地:血栓,真不是“老年病”

那天是周三,下午三点。27岁的动画设计师**许戈(化名)**正坐在电脑前赶项目。他熬了两夜,靠着奶茶续命,嘴里嚼着鸡爪解压,耳机里放着电子乐。同事看着他憔悴的样子还打趣:“戈哥,快成996打工人的模板了!”他笑了笑,继续埋头画稿。

可就在点击“保存”的一瞬间,他突然觉得左手发麻,拿鼠标都不稳。“可能是姿势不对,压到了吧。”他没太在意,起身去上厕所。

刚走两步,整只左手像被人抽走了力气,奶茶啪的一声掉地上。回到工位,他发现自己嘴巴有点发木,说话舌头打结。他想呼救,可嘴巴动不了。下一秒,眼前一黑。

等再睁开眼,已经是ICU的天花板。

医生告诉他——

“你是脑血栓,还好同事及时打了120,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7岁,一个年轻到可以通宵打游戏、追剧的年纪,却差点被血栓“收割”。

许戈的故事,不是个例。根据世界血栓日(World Thrombosis Day)数据,全球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死于与血栓相关的疾病——比癌症、艾滋病、交通事故加起来还多!

二、血栓,其实是“吃”出来的沉默杀手

很多人以为血栓是老年人或肥胖者才会得的病。错 ❌。

血栓不挑人,它更像一个潜伏在血管里的“定时炸弹”。无论你是996的白领,还是天天熬夜的设计师,都有可能被它盯上。

血栓,本质上就是血液在血管里凝结成块,堵塞血流。它可以游走全身:

堵在脑子里,是脑梗死;堵在心脏,是心肌梗死;堵在肺里,就是肺栓塞;堵在腿上,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一旦堵住关键血管,几分钟内就可能致命。

而这些生活习惯,是“血栓制造机”:高油高盐饮食——炸鸡、火锅、奶茶、蛋糕……这些“快乐源泉”,正是血液粘稠的推手。久坐不动——尤其是办公室人群、司机、出差党,长时间坐着会让血流变慢,容易形成血块。吸烟、熬夜、情绪焦虑——都会让血管收缩,增加凝血风险。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这三兄弟,是血栓最爱的“宿主”。

一个简单的例子:有研究指出,每天久坐超6小时的人,血栓风险比常活动者高出2倍!

三、血栓发作前,手脚会“提前报警”

血栓最可怕的,不是它的威力,而是它来得无声无息。就像电影里潜伏的杀手,总在你最放松的时候出手。

很多人中风、猝死前,身体其实已经给出了信号。特别是——手脚。

⚠️ 当手脚出现以下4个迹象,可能是血栓在“发出警报”:1️⃣ 手脚发热、发红

静脉被堵,血液回不去,血管内压力升高。体液渗出,皮肤局部温度升高。摸上去热乎乎、红扑扑的,很多人误以为是“上火”。

可别忽视——这可能是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信号。

2️⃣ 肢体肿胀

尤其是单侧小腿或手臂。走路时一条腿明显比另一条粗,甚至出现疼痛。那不是“胖了一点”,很可能是深静脉被血块堵住了。

统计显示:约60%下肢血栓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肿胀症状。

3️⃣ 手脚麻木、乏力

很多人以为是“睡姿不对”。但如果麻木感反复出现、持续时间长,还伴随头晕或口齿不清,那要高度警惕。这是血液循环异常的信号。血栓一旦堵住脑血管,可能几分钟就造成不可逆损伤。

4️⃣ 腿痛,走几步就疼

这种疼叫“间歇性跛行”。血管狭窄、血流受阻,肌肉供血不足。走路时酸痛、僵硬,歇一会又好——这不是劳累,而是下肢动脉硬化或血栓的早期表现。

四、这些人,是“血栓高危人群”

不是人人都一样。有些人,天生比别人更容易长血栓。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就请格外注意:

1️⃣ 患有心血管基础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患者。

2️⃣ 代谢问题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人群,血管老化更快。

3️⃣ 老年人、孕产妇、肥胖人群。

4️⃣ 长期吸烟或饮酒的人。

5️⃣ 久坐不动者:程序员、司机、设计师、编辑、办公室白领、空乘、出差族……久坐超过2小时不动,就是“血栓的温床”。

6️⃣ 术后卧床或长期服药者:比如服用雌激素类避孕药、接受手术或外伤恢复期的人。

7️⃣ 有家族病史者:有血栓病史或遗传性凝血障碍的家庭成员,风险更高。

根据《中国静脉血栓防治指南(2022)》:长期卧床、肥胖、口服激素药物、老年患者的静脉血栓风险是普通人的3~8倍!

五、医生提醒:预防血栓,从这7件事做起

血栓不是不可防。关键是别让血液“变懒”,别让血管“变老”。

✅ 1️⃣ 每坐1小时,动5分钟

起身活动、踮脚、伸展下肢。哪怕上厕所、喝水、打电话时走两步,也能让血液重新流动。

✅ 2️⃣ 多喝水,少喝甜饮

血液太黏稠,就像河水干枯易淤泥。纯水是最好的“溶栓剂”,每天保持1500~2000毫升。奶茶、饮料、咖啡都算“脱水饮品”,不替代水。

✅ 3️⃣ 坚持清淡饮食

减少油炸、高盐、腌制食品。推荐“血管清洁菜”:洋葱、番茄、燕麦、黑木耳、红薯、卷心菜。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

✅ 4️⃣ 控制“三高”

血压、血糖、血脂是血管健康的“三根柱子”。它们一旦失衡,血栓风险立刻上升。

✅ 5️⃣ 合理作息、保持好心情

熬夜、焦虑、愤怒都会让血管收缩。长期紧张就像绷紧的橡皮筋,迟早会断。

✅ 6️⃣ 定期体检

每年检查:

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彩超或下肢静脉彩超

早发现,早干预。

✅ 7️⃣ 医嘱用药者,不可擅停

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阿司匹林、利伐沙班)者,停药或随意加药,可能造成二次血栓或大出血!

六、结语:别等血栓上门,才学会害怕

血栓从不“偏心”。它可以盯上七旬老人,也能夺走年轻的生命。它藏在油腻的晚餐里、藏在久坐的会议后、藏在你熬夜刷剧的凌晨一点。

许戈那天差点再也没醒过来。他说:“如果时间能倒回,我宁愿少接一个单,多活几十年。”

别等病床上再说后悔。血栓不是命运,而是选择。每天多走几步、多喝一杯水、多一次体检,也许就能换来一次“死神绕路”。

你身边有没有经历过血栓或中风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或家人的经历,让更多人警惕这种“沉默杀手”。

参考资料:

《世界血栓日丨血栓是吃出来的,这4种食物一定要少吃或不吃!》医学直播综合学科,2022-10-13《你的血管堵了吗?警惕身体的这4种疼痛》健康界,2021-01-09《血栓危害大,预防有方法》临西县人民医院宣传平台,2018-07-02《中国静脉血栓防治指南(2022)》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血栓负担报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