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时候借出去的是钱,收回来的是仇人。最近网上有个段子特别火:朋友借钱时说"下个月还",结果三年过去了,连人影都找不着了。这让我想起老家邻居王叔的故事,他借给发小五万块钱,现在见面都得绕着走。
王叔是个热心肠,在村里开了个小超市。去年他发小老李来找他,说儿子要结婚急需用钱。王叔二话没说就把进货的钱先挪了出来,连借条都没打。结果婚是结了,钱却迟迟不见还。每次王叔去要账,老李不是说手头紧,就是抱怨王叔不够意思。最气人的是,老李儿子结婚时买的婚车,比王叔家的车还贵。
其实借钱这事,关键要看三点。第一,借钱干什么用?要是治病救命,那没得说;要是买房买车,那得掂量掂量。第二,对方平时为人怎么样?要是那种说话算话的主儿,可以考虑;要是经常说话不算数,那还是算了吧。第三,这钱要不回来,自己日子还能过吗?要是借出去就揭不开锅,那真得三思。
我认识个做生意的张老板,他处理借钱特别有一套。每次有人来借钱,他都会说:"钱可以借,但得按银行利息来。"这话一说,那些想占便宜的就自动打退堂鼓了。真遇到急事的,人家也不在乎那点利息。张老板说,这招帮他筛掉了不少假朋友。
记得我表姐去年买房时,她闺蜜来借两万块钱说要投资。表姐多留了个心眼,仔细一问才知道是要投什么虚拟货币。表姐当场就拒绝了,结果那闺蜜还埋怨她不讲义气。后来听说那个项目就是个骗局,投钱的人都血本无归。表姐现在说起来还后怕,说幸好当时没借。
有句老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借钱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那是积德行善;借给那些想不劳而获的,那就是在害人害己。我认识个退休老师,他把积蓄借给侄子做生意,结果生意没做成,钱也打了水漂。老人家现在靠退休金过日子,连生病都不敢去医院。
说到底,借钱这事考验的不光是感情,更是智慧。与其事后追债伤感情,不如事前把话说明白。真正的好朋友,不会因为你问清楚用途就翻脸;真正的亲人,更不会让你为难。那些一听要打借条就变脸的人,八成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
现在想想,老祖宗说的"亲兄弟明算账"真是至理名言。关系再好,该走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少。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对彼此负责。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
话说回来,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借钱不还的糟心事?最后都是怎么处理的?是撕破脸皮去要,还是自认倒霉算了?要我说啊,与其纠结借不借,不如一开始就把规矩立明白。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