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世界上的黄种人,若没有中国硬刚欧美,其地位恐怕会沦为全球最低

你以为“黄祸论”是老黄历?不,翻新得比智能手机还勤快。今天说你抢饭碗,明天骂你搞威胁,后天干脆画成漫画挂墙上。可真正顶在

你以为“黄祸论”是老黄历?不,翻新得比智能手机还勤快。今天说你抢饭碗,明天骂你搞威胁,后天干脆画成漫画挂墙上。

可真正顶在前面的,谁?是中国!如果中国不硬刚,谁来打这场舆论反击战?谁来把黄种人的尊严,从他们的话语地狱里抢回来?别看热闹了——这事儿,真不光是中国自己的面子问题。

谁敢横着走?不是黄种人,是中国撑起来的骨头

别看现在“黄种人”三个字出现在国际媒体上,还有点起伏和排面,那真不是天上掉的。这背后,得看谁撑起了场面。说白了,撑得住欧美压力的,不是亚洲,是中国。

2021年3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拉开架势。美方开场连珠炮,一口一个“香港、新疆、台湾”,把话筒当战场。

布林肯刚放狠话,杨洁篪就不惯着了,直接怼了回去:“你们代表不了世界!”这一巴掌扇的,不是脸,是规则——你定规矩,那我就重新开局。

就在这场对话开打的同时,另一个战场也在开火。亚特兰大爆发针对亚裔的枪击案,美国国会召开听证会,结果呢?本该聚焦反种族仇恨的场合,又被带偏了。

有些议员借尸还魂,一边谴责枪击,一边继续甩锅中国,“窃技术”“搞病毒”“军力扩张”,啥都能扯。

更离谱的,是站在媒体聚光灯下的“自家人”。华裔记者梅丽莎·陈,手握《卫报》《外交政策》等通道,发推说反种族主义重要,但更要警惕中国“政治宣传”。这话一出口,简直像把黄种人挂上牌坊,说:被打了,是你太响亮。

这些招,不新鲜。从19世纪的“黄祸论”起,西方就拿种族说事。只不过当年怕黄皮肤多,现在怕黄皮肤有钱。一个字都没变,但底下的潜台词早不一样:你可以落后,但不能领先;你能存在,但不能主导。可中国偏不吃这套。

问题是,如果中国怂了,谁来撕开这些伪装?谁替整个亚洲扛住欧美骂街加冷战的双重夹击?你看日韩,新加坡,谁敢正面怼欧美规则?只有中国,扛住了枪口,也扛起了黄种人的脸。

百年前的“黄祸”,如今贴上投资封条照样翻出来

别以为“黄祸论”只在历史教科书里。换件衣服,它又回来了——而且打包得体面,贴个“经济焦虑”的标签,开箱还是那股老味儿。

2015年,《寒流》杂志在法国发布“黄祸”主题漫画,直接用中国脸当封面开嘲讽。原因说得冠冕堂皇:“为了40周年特刊搞点‘法国式幽默’。”

可你细看,这期正好撞上中国公司收购法国“地中海俱乐部”,舆论炸了锅。极右政党跳出来唱戏,说这是“文化入侵”,老百姓也起哄。

讽刺的是,同一时间段,法国旅游业把巴黎唐人街打成景点招牌,喊出“一张地铁票到中国”的宣传口号。到底怕不怕中国?说白了,想要你的钱,不想要你的人。

更讽刺的,是德国学者都看不下去了。霍尔特曼明说:“黄祸”这个词,在欧洲还在被用,但已经不再是噩梦,而是焦虑的投影。

欧洲经济危机来了,日子不好过,看谁赚钱就眼红,特别是那个“走到哪儿买到哪儿”的中国。

可问题来了:是中国逼你失业了,还是你根本没准备好被后来者超车?说到底,“黄祸论”不是防你打人,是怕你反超。不是怕你出错,是怕你成功。

你要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黄种人,可能没人搭理。可你一旦“买下欧洲公司”“接管品牌命脉”,那就成了“黄祸”了。别说别人,这逻辑要是搁中国人自己身上,听着都想笑。

但笑归笑,这种包装好的偏见,才最阴狠——它不会喊打喊杀,但能一刀刀割你声誉,让你永远只能是“跟随者”,不能成为“制定者”。

从地中海俱乐部到唐人街,从《寒流》漫画到德法舆论,中国一动就犯忌,黄种人一强就变祸。说白了,这不是新闻,这是模板。

你崛起就是威胁?是“黄祸”还是西方心魔发作?

真有意思,一个国家走在现代化路上,也能被说成全球危险源。这到底是怕“黄祸”,还是怕规矩要改?

2010年,《环球杂志》就点破了关键: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西方的心理承受力。他们习惯了中国贫穷、落后、需要“援助”的样子,可一旦中国有了导弹试验、有了军工现代化,立刻被画上红圈,说你“威胁和平”。

这事还得从老底说起。1873年,俄国人巴枯宁发明“黄祸论”;更早,拿破仑警告“东方睡狮”。这些预言,从来不是文化兴趣,而是战略焦虑。黄种人一强,就不是人,是祸。

所以你会发现,只要中国一动,立刻有一整套“论”在等着你:“中国经济威胁论”“军事扩张论”“网络黑客论”,每个论,都是给你设套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西方政治逻辑里,谁强谁就要争霸。他们自己历史上打仗打成习惯,殖民打成文化,一看中国强了,第一反应就是:中国也要来抢世界。他们不信“和平发展”这套,也不想让你带着亚洲站上舞台。

可中国没走这路。章永乐在2025年明确指出:中华文明讲的是“协和万邦”“大同世界”,不是“赢者通吃”。中国的现代化,是要在全球南方中找到共鸣,不是当另一个霸主。

但你不按他们剧本来,他们更慌了。怎么办?那就编——说你“掩盖病毒”“滥用技术”“债务陷阱”,哪怕是造谣,也要给你贴满负面标签。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买办群体”自己也来帮忙。他们在洋人那儿说中国不讲信用,在国人这儿吹欧美多先进。说白了,他们怕中国强大了,自己那点“夹缝饭碗”就没了。

可世界变了。西方声音不再独大,南方国家也开始觉醒。中国不但没沿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子走,反而成了联合国里“劝谈促和”的主力。这套和平逻辑,才是真正让西方焦虑的东西。

到2025年,“中国威胁论”连带着学术研究都沾上了,连古代中国都成了“战争民族”。这不是研究,是恐慌。这不是事实,是失控的霸权心态。

参考资料:

为什么某些国人也会痛恨中国崛起?-和讯新闻-2019-05-25

观点丨章永乐:阐述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朝向全球南方的理论与叙事建构-澎湃新闻-2025-10-21

中国发展超越西方承受力面临新“黄祸论”威胁-环球杂志-2010-02-08

时隔百年,换了包装的“黄祸论”仍在西方阴魂不散-底线思维2021-03-21

“黄祸论”在欧洲有多大市场恐惧中国投资-环球时报-201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