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黎明前,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居民目睹震撼一幕:一颗硕大的绿色发光球体无声划过城市上空,速度极快。该物体拖着明亮的火焰轨迹,如幽灵般刺破黑暗。数秒内,球体突然闪烁并碎裂成片,最终消失于天际。多名目击者拍摄的画面显示,绿光异常强烈,形成的光痕在夜空中持续数秒,引发市民热议与恐慌。

尽管现象酷似科幻电影,主流科学家迅速给出理性解读:
太空垃圾再入大气层:专家指出,该球体极可能是失效卫星或火箭残骸重返大气层时剧烈燃烧所致,碎片表层金属(如铜合金)在高温中电离可产生绿色光谱,解释了其诡异色调;
与陨石的关键差异:陨石通常伴随巨大声响及冲击波,而此次事件全程无声且无地面震动报告,更符合低密度太空碎片在大气层末端完全烧毁的特征;
轨道残骸风险加剧:目前地球轨道存留约9000吨人造垃圾,平均每日至少1个较大残骸坠入大气层。

莫斯科居民对空中奇观并不陌生,此次事件再次唤起人们对历史UFO目击的联想:
2024年几何光阵:仅一年前,四位市民独立拍摄到四个红白光球在夜空组成精密菱形方阵缓慢移动,UFO研究者瓦季姆·切尔诺布罗夫曾分析称此现象“无法用大气光学效应解释”;
超自然或科学盲区? :类似事件频发却罕有定论,反映人类对近空现象的认知局限——部分现象源于新兴科技(如无人机群或高空气球试验),其余仍待科学突破。

此次绿光事件凸显了人类航天活动的“副作用”:
近地轨道生态恶化:逾万枚失效卫星及碎片以7公里/秒超高速环绕地球,碰撞风险持续上升;
“流星雨”的双面性:美丽火球背后,实质是航天管理失序的危机信号。科学家呼吁全球加强太空垃圾监测与主动清理技术研发,避免绿光终成灾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