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2023年那会儿,中美关系闹得挺僵,美国那边总觉得中国崛起太快,得赶紧围堵。彭博社上头,裴敏欣写篇文章,直戳要害,说中国在安全上玩过头,经济得让步,不然差距只会拉大。
这话听着像在给中国下最后通牒,要么低头谈,要么硬扛到底。两年过去,回头看,这预言有点站不住脚。中国不光没退缩,还在军事上稳扎稳打,美国自己装备老化,项目拖后腿。力量对比真有那么一边倒?
裴敏欣的底细和那篇直球警告裴敏欣这人,1957年出生在中国,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政府学博士,专攻中国政治和中美关系。1990年代,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之后跳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当高级研究员。
2009年起,就在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当教授,汤姆与玛戈特·普里茨克政府学椅子,还兼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非驻在高级研究员。他是中美问题圈里的老面孔,写书出专栏,影响力不小。
2023年5月24日,他在那篇彭博社文章里,直接点题。中国把安全放第一位,军费年年涨,经济上却开始吃亏。文章说,中国继续追赶美国错了,安全优先会拖累增长,问题一堆,硬扛下去,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裴敏欣的意思很清楚,中国得在安全和经济间选边站,要么放松军备,转向合作,要么继续硬刚,经济崩盘,自取灭亡。这不就是两个选择吗?不让步,就等着被耗死。

这文章出来时机也巧,正好南海巡航频繁,美国军舰老往中国岛礁附近晃,中国海军回击力度不小。国际上都盯着,生怕擦枪走火。裴敏欣的论点基于数据,2023年中国军费2470亿美元左右,但实际支出更高,占GDP比重升到2%以上。
美国那边,军费近9000亿,全球部署优势明显。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到5%出头,出口受关税影响,内需又疲软。他觉得,中国没资本跟美国比拼持久战,得主动让步,接受美国的“围栏”策略。围栏啥意思?就是美国管关键点,中国管外围,别到处碰壁。
裴敏欣引用智库报告,说中国海军虽有航母,但吨位和技术还追不上美国11艘核动力航母。空军隐形机少,导弹虽多,但精度和可靠性有待考。
经济上,中国依赖出口,美国市场一卡脖子,就疼。文章结尾,他直言,中国领导层得醒醒,安全过头会自毁长城。这话听着像给中国敲警钟,也给美国鼓劲,说围堵有效,中国扛不住。但这预言听着狠,但忽略了中国韧性。两年后,事实证明,他低估了中国的调整能力。
布林肯来访的转机:从僵局到对话链条2023年6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飞北京,这趟访华前,气氛剑拔弩张。热气球事件刚过,中美军机舰艇南海地区擦边球玩得飞起。布林肯下飞机,直奔钓鱼台国宾馆,会王毅和秦刚。美国本想施压,中国底线不动摇,美方先服软。
布林肯访华的成果简单说,就是稳住局面。双方承诺恢复高层沟通,秦刚计划访美,军事对话重启。彭博社当时报道,这已是拜登政府第四位高官访华,显示美国急需稳定渠道。中国外交部说,核心利益不容碰。布林肯带去的文件,承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作用。
中国没让步,美国也没走人。为什么?美国经济也疼,通胀高企,芯片短缺,离不开中国制造。访华后,7月6日,财政部长耶伦到北京,四天行程,谈全球经济稳定和债务上限。耶伦说,没拉任何拳头,直球谈关切,但也签了合作备忘录,推动金融稳定对话。

紧接着,8月27日,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四天北京上海两头跑。她见王文涛,谈贸易壁垒和半导体出口管制。雷蒙多参观科技园和半导体厂,强调可预测性,承诺更多对话。
这趟是拜登政府第五位高官访华,显示对抗转务实。中国商务部数据,2023年下半年,双边贸易额回暖,出口美国超5000亿美元。这些访华串起来看,就是从军事僵局到经济对话的链条。
裴敏欣预言的“两个选择”没成真,中国守住底线,美国开始让步。为什么美国急?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美国GDP增速2.5%,中国5.2%,市场份额中国占18%,美国16%。布林肯访华后,冲突事件降了30%,热线机制管用。
说到底,中国没被舆论吓倒,美国发现硬刚代价大。裴敏欣的围栏策略咱们中国不买账,美国自己也执行不力。两年里,双边投资回升,2024年FDI中国吸引超1.1万亿人民币,美国对华投资反弹15%。对话链条拉长,冲突风险降。
两年装备赛跑:中国加速,美国卡壳转眼2025年10月,裴敏欣的预言已过两年,中国军事现代化没停,美国那边问题一堆。拿海军说,2025年9月22日中国福建舰海试成功,电磁弹射系统首秀,发射J-35隐形战机、预警机和直升机。
福建舰排水量8万吨,国产003型,甲板全长,弹射效率高,一天可出动80架次。相比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滑跃起飞,福建直接追平美国福特级技术。中国海军现役3艘航母,2026年第四艘下水,太平洋投射力强。
导弹领域,DF-41洲际导弹2023年后列装加速,射程1.4万公里,机动发射,精度米级。2025年9月阅兵展示,车载平台隐蔽性好,搭载多弹头。相比美国民兵III,DF-41更新,抗干扰强。
2025年中国军费涨7.2%到2470亿刀,重点投高超音速和无人机。无人机集群技术成熟,2024年测试数百架协同,模拟岛链防御,成本低效高。
2025年8月空军六代机原型曝光,中型隐形设计,AI辅助,预计2028年服役。J-20数量超300架,2025年出口巴基斯坦版。战略支援部队太空能力扩,卫星超500颗,北斗覆盖全球,反卫星武器测试成功。CSIS报告,2025年中国空军实力占美60%,但增速快,五年内追平。

美国呢?海军11艘航母优势,但老化。福特级电磁弹射故障多,2024年维修超支20%。2025年6月,中国双航母越第一岛链,美国罗斯福号后撤,没硬刚。
陆军民兵III服役50年,2024年测试虽过,但老化部件多。2025年9月,空军报告替换延至2030,成本翻倍到1400亿刀,可能延长民兵III到2050。GAO审计说,风险高,维护费年年涨。
中国经济支军,2025年GDP增速4.8%,军工自给率90%。美国通胀3%,债务36万亿,军费占GDP 3.5%。裴敏欣低估了中国产业链韧性,高估了美国执行力。装备赛跑,中国加速,美国卡壳,差距没拉大,反倒缩小。
2023年裴敏欣那文章,现在看像纸上谈兵。裴敏欣的两个选择,现实中中国选了第三条:自强不息,在博弈中占主动。未来博弈长,中美得谈,但中国有底气,不用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