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我接手了一位天津的前列腺增生伴钙化灶患者,他今年61岁,尿频、尿急、尿不尽比较严重,还出现排尿等待、尿线变细、夜尿5次。前往医院检查,B超显示前列腺增生(大小约5.0cm×4.2cm×4.5cm),并伴有钙化灶(直径约1.0cm)。
我看他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舌苔白腻,脉象沉涩;腰膝酸软,小腹坠胀,畏寒肢冷。综合判断,辨证为肾阳不足、瘀血阻滞、水湿内停。治疗应以温补肾阳、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为主。

开方:制附子、肉桂、丹参、泽兰、川牛膝、茯苓、泽泻、乌药、甘草。此方大辛大热,温补肾阳,鼓舞气血生长,活血化瘀,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利水消肿,加强化瘀利水之功;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缓解小腹坠胀。
服药14天后,他夜尿次数减少至3次,排尿时间缩短为4分钟,尿线较之前稍粗,但仍感腰膝酸软、小腹坠胀。观察其舌质仍紫暗,瘀斑略减,舌苔白腻变薄,脉象沉涩稍缓。可见温阳化瘀初见成效,在原方上做加法:制附子、乌药加量,加莪术、黄芪。

第二次复诊,他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夜尿次数减至2次,排尿基本顺畅,小腹坠胀感消失,腰膝酸软也有所减轻。复查B超显示,前列腺体积缩小至4.5cm×3.8cm×4.0cm,钙化灶直径缩小至0.8cm。舌质转淡,瘀斑明显减少,舌苔薄白,脉象沉缓。鉴于病情显著改善,对方子做加减:减用制附子,去莪术,加熟地、山茱萸、益智仁。
第三次复诊,他排尿已恢复正常,夜尿0次,无其他不适症状。B超复查显示,前列腺大小约4.0cm×3.5cm×3.8cm,钙化灶直径缩小至0.5cm。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和缓。我为他开巩固方:制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川牛膝、丹参、甘草。

此案中的患者病机为肾阳不足、瘀血阻滞、水湿内停,采用温阳、化瘀、利水之法治疗即可,逐步改善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小钙化灶。中医治疗副作用小,重整体调理,既缓解症状,还改善体质。
(文中的药方未写全,请勿照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