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突然在俄乌问题上退让了一大步,乌克兰不用投降就能结束冲突了?
6月19日,普京罕见表态,称愿意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但有个条件,就是这次会面必须是“最终阶段”的会面。
要知道,冲突3年来,普京对乌克兰一直表现的非常强硬,喊着要么答应俄方的条件要么就打到底,之前还老拿“乌方未举行选举”质疑泽连斯基政府合法性。可这次普京一边强调签署协议的必须是“合法政权”代表,一边又说可以接受泽连斯基来谈。
很显然,普京这是变相承认了泽连斯基政府的谈判资格,似乎想给这场持续三年的冲突画上一个句号。
那普京为啥突然松口愿意会面了呢?俄乌冲突都持续三年多了,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往里搭,消耗了大量资源,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也受影响,普京自然是盼着结束冲突的。
而且,最近俄罗斯能在战场上把乌克兰打的屁滚尿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深陷中东战争泥潭无暇顾及乌克兰,一旦美国从中东局势里顺利脱身,很可能会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到时候双方陷入僵持,俄罗斯又将陷入长久的战争消耗,这是普京最不愿意看到的。
普京也意识到,光靠军事可能没法彻底解决问题,谈判也许是结束冲突的最好办法。而且他还瞅准了西方顾不上乌克兰的时机,想赶紧谈个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而乌克兰方面也很快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就在普京表态愿意会面的第二天,泽连斯基也表示,愿意同包括普京在内的任何拥有抉择权的人会面,并且已经准备好了最高级别的会晤。
这三年打下来,乌克兰也早已“伤筋动骨”。工厂停工、农田荒废,国内的经济支柱全倒了,要不是西方时不时给点钱、送点物资,乌克兰经济早就彻底崩盘了。
老百姓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超市里货架上的东西越来越少,物价却蹭蹭往上涨。家里房子被炮弹炸了的、亲人在战争里丢了性命的大有人在,每天都得提心吊胆过日子。
如果泽连斯基能与普京达成和解,这些问题将会逐渐解决,对乌克兰的好处可就太多了。
只不过,即便双方都在心理上愿意促成和谈,但双方却并没有触及底线问题,冲突究竟能不能结束还是得打上个问号。
最核心的坎儿就是领土问题,乌克兰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归属是冲突焦点,俄罗斯觉得这些地区和自身有深厚历史、文化和民族联系,乌克兰则坚决捍卫领土完整。还有北约问题,俄罗斯一直担心北约东扩,把乌克兰试图加入北约视为对自身安全严重威胁,希望乌克兰保持中立;但乌克兰部分政治势力因为害怕俄罗斯,加上向往西方价值观和经济援助,还是想加入北约获取“安全保障”。
这俩矛盾就像死结,俄罗斯除非军事上彻底打服乌克兰,否则不可能主动松口;乌克兰除非被打到弹尽粮绝,否则也不会轻易认栽。
但现在看,俄罗斯没能力速战速决,乌克兰也没到彻底崩盘的地步,所以谈判的前提必然是双方都做出痛苦让步——比如乌克兰承认部分现状换和平,俄罗斯默许乌克兰保持中立而非加入北约,但这事儿牵涉到各自的核心利益,谁先低头都难。
关键变量还是西方。美国现在明显分心了,以色列和伊朗闹起来,12亿军援分走一半给以色列,特朗普那边还嚷嚷着“不管俄乌了”。欧洲更现实,德国法国忙着从中东调资源,对乌克兰的支持从“砸钱”变成“讲条件”——毕竟自家能源和经济也一堆烂摊子,谁也不想无底洞似的填乌克兰。
但西方态度也不是铁板一块,万一哪天中东局势缓和,或者美国大选后政策变了,说不定又给乌克兰递刀子。所以西方的“放手”是不是真放手,能放多久,直接决定了乌克兰有没有继续耗下去的资本。
种种迹象都说明,就算俄乌有和平曙光,双方军事对抗还是存在,局势依旧紧张。
就在24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与军事院校优秀毕业生见面时,还宣布,俄罗斯打算提升所有军种和兵种的作战能力。
而提升作战能力不就是为了能在俄乌战场上取得更大优势嘛,只能说这场冲突短时间内根本不会解决。现在就是要看各方手里的“牌”还能打多久,以及有没有人愿意先放下牌局了。
现在的局面有点像“边打边谈”的前奏:俄罗斯用军事压力逼乌克兰上桌,乌克兰等西方态度明确,西方则看局势是否符合自身利益。
能不能结束,就看这三方有没有同时“踩刹车”的动力——俄罗斯觉得打得差不多了,乌克兰觉得扛不住了,西方觉得投入产出不划算了。
短期看,战场主动权在俄罗斯手里,乌克兰被迫谈判的可能性在增加,但真正达成协议,可能还得等到西方彻底“断奶”、乌克兰内部达成妥协,或者俄罗斯出现某种战略调整。
这事儿急不得,但僵局确实有松动的迹象,只是离真正画上句号,还差着好几步硬桥硬马的博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