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22年2月24号,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手,这场仗一打就是好几年,到了2025年还在僵持。
冲突的起因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想保住自己在东欧的地盘,乌克兰想靠拢西方,结果两边杠上了。打着打着,俄罗斯的空军暴露了不少问题,比如苏-35、苏-30这些战机,本来挺唬人的,但在乌克兰的防空系统面前老吃瘪。
根据以色列的情报,到2023年初,俄罗斯已经丢了两架苏-35S、两架苏-30SM,还有差不多20架苏-34。乌克兰靠着西方的导弹和雷达,把俄罗斯的空中优势打得七零八落。
这事儿离日本挺远,但日本人心里可不踏实。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好多战机,比如歼-11、歼-16,都是从俄罗斯的技术那儿来的。
日本一看俄罗斯的战机在乌克兰的表现,心里就犯嘀咕:中国这些“俄式血统”的飞机,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毛病?再加上日本跟中国在东海的矛盾,钓鱼岛的事儿没断过,日本自然得想想自己的安全。
俄乌冲突给日本的警示很简单:现代战争里,空中优势丢了,地面再强也白搭。日本得确保自己的空军能顶住压力,尤其是面对中国这个近邻。
要说F-15J,得先提它的来头。是日本从美国F-15“鹰”式战机那儿改出来的,由三菱重工在80年代开始组装。
现在日本航空自卫队(JASDF)手里大概有200架F-15J,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性能一点没落伍。F-15J用的是两台普惠F100-PW-229发动机,推力大,速度能飙到2.5马赫,飞起来跟一阵风似的。
它的雷达是AN/APG-63(V)3主动相控阵雷达(AESA),能老远就锁定目标,配合AIM-120中程导弹,打超视距空战特别有一套。
F-15J的设计也很讲究,双垂尾布局,机动性强,空战里翻滚转向都不含糊。日本自卫队的飞行员训练也很扎实,常年在北海道和冲绳的基地练战术,模拟多目标作战,一个个都是老手。
2024年12月,美国还给日本签了个4.5亿多美元的合同,要把68架F-15J升级成“超级拦截机”,装上更牛的APG-82(V)1雷达和AN/ALQ-250电子战系统。这升级完,F-15J的性能差不多能跟美国的F-15EX看齐,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日本用F-15J主要是防空拦截,尤其是在东海和日本海这些地方。2024财年,日本自卫队出动了上千次拦截任务,好多是针对中国的飞机。F-15J的实战经验不少,面对中国战机的时候,基本都能稳住阵脚。所以,美国专家说它能扛住压力,不是没道理。
中国空军这几年发展挺快,主力战机有好几款,咱们得挨个看看。歼-10、歼-11、歼-16是现役的主力,都是第四代或者四代半的水平,跟F-15J一个档次。
先说歼-10C,这是中国自己研发的轻型多用途战机,有点像美国的F-16。歼-10C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带PL-12空空导弹,机动性不错,速度也能到1.8马赫。它主要干空战和对地攻击的活,挺灵活,但载弹量和航程比F-15J差点。
再看歼-11B,这是从俄罗斯苏-27那儿改来的重型战机,用的是AL-31F发动机,推力够大,航程也长。歼-11B的雷达是脉冲多普勒型的,升级版可能用了AESA,但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跟F-15J比还有差距。它的定位是制空为主,空战能力不弱,但电子战装备没那么先进。
歼-16就更有意思了,它是基于苏-30搞出来的多用途战机,能打空战也能炸地面目标。歼-16的雷达据说是AESA,电子战系统也比歼-11强,挂点多,能带不少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
有人觉得歼-16的综合性能跟F-15J差不多,甚至在电子战和多任务能力上还能压一头。不过,它的设计还是偏重多用途,空战专精度可能不如F-15J。
这几款战机有个共同点,都是第四代技术,隐形能力没有,雷达反射面积比F-15J大,容易被发现。俄乌冲突里,俄罗斯的苏-35和苏-30被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打得挺惨,暴露了非隐形战机的弱点。中国的歼-11和歼-16既然有俄罗斯的技术影子,可能也得面对类似的风险。
再说歼-20,这可是中国空军的“王牌”,第五代隐形战机,2017年就服役了。歼-20用了隐形涂层和特殊的气动设计,雷达反射面积小得很,F-15J的雷达想老远发现它可不容易。
它装的是WS-10C发动机,能超音速巡航,带PL-15远程导弹,射程据说有200多公里。歼-20的航电系统也很先进,能跟预警机和无人机联网作战,信息化程度高。
2024年6月,日本F-15J在东海巡逻时,雷达上抓到过一个疑似歼-20的信号,但没几秒就没了。这事儿让日本挺紧张,因为F-15J的雷达再厉害,对隐形目标还是有点吃力。
歼-20要是跟F-15J正面刚,靠隐形和远距离导弹,确实能占上风。美国专家约翰逊也说了,歼-20是F-15J的真正威胁,其他中国战机都没这本事。
中国现在歼-20的数量不算少,估计到2025年得有200多架。2025年珠海航展上,双座版的歼-20还公开亮相了,航电和武器又升级了一波。中国的生产速度挺快,训练也在加码,歼-20的战斗力只会越来越强。
约翰逊博士是美国防务分析研究所的研究员,研究东亚军事好多年。他在2024年5月的研讨会上说,除了歼-20,中国的其他战机对F-15J没啥威胁。他为啥这么说?有几个理由。
F-15J的雷达和武器系统强。AN/APG-63(V)3雷达探测远,抗干扰能力好,AIM-120导弹射程也不赖。歼-10C、歼-11B这些战机的雷达和导弹跟F-15J比,技术上差一截,超视距作战容易吃亏。
日本飞行员训练到位。日本自卫队每年飞好几千小时,战术熟练,实战经验也比中国飞行员多一些。第三,俄乌冲突的教训。俄罗斯战机在乌克兰的表现让约翰逊觉得,中国的“俄式”战机可能也有短板,比如电子战和抗干扰能力不够。
不过,歼-16让约翰逊的观点有点争议。歼-16的电子战系统挺强,挂载能力也不弱,有人觉得它跟F-15J打起来不一定输。
但约翰逊坚持,F-15J的空战设计更专注,加上日本的训练优势,歼-16还是差口气。他这话有数据撑着,日本F-15J的升级计划和美日合作的技术支持,都让它保持了领先。
日本听了约翰逊的话,心里有底,但也没闲着。2024年12月的F-15J升级合同是个大动作,68架战机换新雷达和新电子设备,到2030年能用上。
加上日本手里的F-35A,到2025年初已经有50架了,计划买147架。F-35A是隐形战机,正好拿来对付歼-20,F-15J就专心对付其他中国战机,两手抓挺稳当。
2024年9月,东海尖阁诸岛附近,中国歼-16编队靠近,日本F-15J立马出动拦截,把对方赶走了。这次交锋证明F-15J还能打,但情报说歼-20可能在远处晃悠,日本没抓到。这事儿让日本决定多买预警机,升级地面雷达,防着隐形威胁。
中国这边也没停。歼-20越造越多,歼-16也在改进。2025年初,中日在西太平洋搞军演,中国出动歼-15、歼-16、歼-20,日本和美国联手用F-15J和F-35A应对。
演习里,F-15J拦住了歼-16,但歼-20还是让日本头疼。这场较量没输赢,但大家都看出来了,中日空军的差距在技术,也在战略。
约翰逊后来又写了文章,说日本得赶紧把F-35铺开,再弄点反隐形技术。他觉得F-15J对付第四代战机没问题,但歼-20得靠F-35顶。
俄乌冲突给日本提了个醒,空中力量不能掉链子。F-15J这老将还能打,除了歼-20,其他中国战机确实拿它没办法。歼-20是例外,它的隐形和远程打击让日本得小心应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