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海南三亚某军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入列。与以往任何一次舰艇入列都不同,福建舰并非单独入列,而是以完整战斗群的形式亮相。官方报道中,福建舰踏海而立、满旗高悬。放眼远望,整个编队舰艇各司其职,这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

福建舰及其战斗群的入列,创下了中国海军史上单日列装纪录。这个约16.2万吨的钢铁集体向深蓝进军,标志着中国远海防卫能力迈上新台阶。
比较之下,这一数字更为震撼——单日入列规模相当于法国海军主力作战舰艇总吨位的80%,超过了德国海军总吨位的70%。。这种整建制交付的形式,打破了世界各国海军传统的舰艇列装模式,展现了中国海军装备体系建设的高度协同性和一体化作战思维的成熟。

福建舰最引人注目的技术突破,莫过于其电磁弹射系统。
作为我国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以其首创的常规动力搭配电磁弹射技术,引发世界关注。这一技术突破,彻底解决了舰载机满油满弹全天候起降的难题。
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福建舰成功实施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为后续各型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电磁弹射的优势不仅在于速度,更在于它让舰载机能实现满油满弹起飞。对比辽宁舰和山东舰使用的滑跃起飞方式,电磁弹射显著扩大了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增强了攻击能力,这是作战效能的质的飞跃。
福建舰航母战斗群的编成配置,体现了解放军现代化的作战理念。
核心自然是福建舰本身,这艘满载排水量8万吨级的大舰,作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集齐了现代化“航母五件套”——隐身舰载战斗机、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固定翼电子战机和反潜直升机。

护航舰艇方面,福建舰战斗群包含055型万吨驱逐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等舰艇。
055型万吨驱逐舰作为舰队防空与反导核心,052D型导弹驱逐舰承担区域防空与反潜任务,它们共同为航母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这种配置不是简单的舰艇叠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攻防体系。防空、反潜、补给、电子战等功能齐全,宛如一个移动的海上城市。
舰载机体系,作战能力倍增

福建舰的甲板上,歼-35、歼-15T、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完成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三型机构成了完整的“航母五件套”,使福建舰具备了制空、制海、预警、电子对抗、反潜能力的核心舰载机体系。
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的上舰尤为关键。此前,辽宁舰和山东舰因滑跃甲板限制,无法起飞固定翼预警机,只能依靠预警直升机,探测范围有限。

现在,空警-600能在远海大洋为航母编队提供数百公里的预警范围,让编队看得更远,反应更快。歼-35作为第五代战斗机,与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搭配,形成了隐身突防与饱和打击的双重能力。
随着福建舰入列,中国海军的三航母如何分工成为关注焦点。
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三艘航母是基本的配置模式,即一艘负责战备执勤,一艘开展训练,另一艘进行维修保养。

福建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远海防御作战能力的大幅增强。有分析认为,福建舰入列后打击范围覆盖第二岛链,必然改变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
中国九成出口商品要靠海运,大部分进口原油、铁矿石、大豆、液化天然气也要漂洋过海,这片海堪称中国经济的“主动脉”。

福建舰的入列,意味着中国向远海迈出巨大一步,也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增添了硬实力。福建舰入列当天,海南军港上空云层舒展,山东舰与福建舰伏波相伴。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今天的福建舰,中国海军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改装到自建、从滑跃到弹射的跨越式发展之路。福建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远洋战力迈入全新纪元,也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增添了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