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徽一位大叔在散步时因低头刷手机,竟一脚踩中两条正在缠斗的毒蛇——五步蛇和竹叶青。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被五步蛇咬一口、竹叶青咬两口,全身出现紫黑色瘀斑,腿部肿胀如柱。而更致命的危机在于:这位大叔对常用抗蛇毒血清过敏,医生不得不放弃最直接的治疗手段。这场与死神的博弈,最终因及时送医和科学救治才化险为夷。这一事件不仅刷新了人们对蛇伤的认知,更暴露出“低头族”的安全隐患。

惊险瞬间:两条毒蛇的“双重攻击”
8月19日傍晚,安徽宣城的张先生像往常一样边走路边刷手机。监控画面显示,他全程紧盯手机屏幕,丝毫未注意到前方草丛中两条毒蛇的激烈缠斗。当他的脚踏入草丛时,五步蛇与竹叶青几乎同时发起反击。两条蛇的毒液在短时间内注入他的小腿,导致局部组织迅速坏死,甚至出现紫黑色瘀斑。
蛇类专家指出,五步蛇(尖吻蝮)和竹叶青(竹叶青蛇)均为剧毒蛇种,前者以出血性毒素闻名,后者则以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见长。两者毒液叠加,相当于给人体施加了“双重打击”:五步蛇毒素会破坏血管,引发内出血;竹叶青毒素则溶解肌肉组织,造成坏死。这种罕见的“双重攻击”让张先生的凝血功能和肌肉系统几乎崩溃。

生死博弈:血清过敏的致命考验
更糟糕的是,张先生对常规抗蛇毒血清过敏。医院检验报告显示,他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正常值的五倍,肌酸激酶指标飙升至8000U/L(正常值小于200),随时可能因大出血或器官衰竭丧命。主治医师回忆:“如果再晚半小时送医,病人可能因脑出血死亡。”
由于无法使用血清,医生采取了“组合疗法”:通过伤口切开引流、局部封闭治疗和静脉注射大剂量地塞米松控制炎症,同时启动血液净化技术清除游离毒素。整个救治过程消耗了普通蛇伤三倍的医疗资源,才将张先生从死神手中抢回。

血清过敏的挑战:科学应对是关键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公众:被蛇咬伤后,切勿迷信“土方法”。医生强调,用嘴吸毒、切割伤口或烧灼皮肤等操作,不仅无用,反而会加速毒素扩散或引发感染。正确的做法是:
1. 保持冷静,立即脱离危险区域;
2. 固定伤口,使其低于心脏位置,并用绷带松绑压迫;
3.清洗伤口,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表面毒液;
4.尽快就医,黄金救治时间仅为2-4小时;
5. 告知医生过敏史,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低头族的警示:你的“手机依赖”可能要命
张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中科院2023年研究显示,持续盯着手机行走时,人对周边危险的识别范围会从正常的12米骤降至1.2米。换句话说,低头看手机的瞬间,你可能已站在悬崖边缘、疾驰车辆旁,或正踩在两条毒蛇身上。
专家指出,夏季是蛇类活动高峰期(5-8月),野外游玩时务必穿长裤和高帮鞋,避免踏入茂密草丛。若必须穿越丛林,可用棍子敲击地面驱赶蛇类。此外,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如硫磺软膏、风油精)可有效驱蛇。

放下手机,敬畏自然
张先生康复后表示,这次事件让他深刻认识到手机带来的风险。低头看的是手机,赌上的却是生命。当我们沉迷于方寸屏幕时,自然界的危险正悄然逼近——这次是毒蛇,下次可能是其他不可预知的灾难。珍爱生命,请从放下手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