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意,那一定是你之前错误选择的结果。
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就是强调选择的重要性。
错了的代价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浪费金钱,持续错误的时间越长,损失就越大。所以很多人都是选择了将错就错,一错到底。
其一是因为沉没成本,其二是因为面子。
无论工作、事业,还是感情、婚姻,人世间很多悲剧说穿了都在于选择。

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人生的道路或许漫长,但紧要处就几步,走对了就是一片坦途,走错了就所得无几。
我们都晓得选择的重要性,选择的背后是决策、决断,这就很考验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了。现实中很多人都是选择困难,他们宁愿是听别人的意见,让别人帮忙做决策,或者就是听天由命,随波逐流。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决策需要思考,有的人宁愿做任何事就是不愿意思考,他们相信自己的偏见,因为偏见简单直接,比如购物时候就认准自己相信的那个牌子,其他都不管了。或者就是认准某个人不好,哪怕事实证明自己错了,但也不愿意纠正。
人的傲慢在于自恋,偏见在于傲慢,世上90%的人都习惯了傲慢和偏见。所以他们都属于思想上的怠惰,不能够真正做决策和选择。
有人可能不同意,他们说自己也很能杀伐果断,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比较果决,干脆利索。可是,你决策的质量和结果如何呢?
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真正能三思而后行的人是少数,很多人所谓的“决断”要么是偏见,要么是别无选择。
关于决断之难,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个创业公司的老板,你有三个业务都在赚钱,你也知道正确的做法是聚焦一个核心业务,这样最明智,可你还是犹豫不决,舍不得放弃那两个赚钱的业务。你还是心存侥幸,觉得维持也行,于是队伍也就平庸化了,毕竟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哪怕是一些人中的精英,也会有这样的错误,古人说天将降大任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是有道理的,有的人之所以敢于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实际上是没得选择了,是生活所迫,外部环境推了他一把。
总之,决断需要理性,但老方说光有理性还不够,有时候还需要有直觉,一流的高手都是直觉很敏锐,所以他的判断很准。
正确的决策需要主动练习。
想一想,你每天是不是都在做决策:早晨吃什么,穿什么衣服,开车或打车上班,见什么人,跟谁沟通,浏览什么信息……这些都是你人生选择的一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人生的成败得失就在于决策概率的高低。有的人80%的选择都是对的,有的人则只有30%的选择是对的,前者无疑就过得好一点。
但这其中还有数量和质量的区分,比如有的人在最重要的决策(伴侣和事业方向等)选对了,那其他决策错了也不要紧,而有的人貌似很聪明,日常决断都对了,但偏偏是在最重要的决策上犯了糊涂,那就麻烦了。
关于这点,在投资领域是最明显的,我们看芒格和巴菲特其实投资决策总体不多,但收益率却非常高,而很多人尽管经常做决策,奈何就是不赚钱。
因此我们要追求提升决策的概率,同时注意分清楚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不怎么重要的。
有没有人选择题基本没有做错的?
还别说真有,比如杨振宁这样的就是真大师,我们看他这一辈子就基本没有做错过选择,他的决策水平很高。
无论是研究方向,还是事业选择、合作伙伴,包括婚姻、交友和家庭等,杨振宁的成功和幸福都是建立在他正确决策基础上的。
这背后就是高屋建瓴的思想认识,大道至简的决策力,老方说有决策能力的人不管是做事业还是带兵打仗,都可以成就非凡。因为很多人不能、不愿做选择,所以他们就会受人管理,让别人替他们承担责任,他们并不明白自己需要为之付出多少东西。
最后,希望你能够分得清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同时可以兼顾两者的平衡,只要做到这点,你的人生就不会很难过。为此,你需要思想上的奋斗,让思维变得敏锐、洞察力提升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