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旧日本陆军开始配发新式军服,这一年是日本昭和五年,因此该军服称为昭和五式军服。1938年(日本皇纪2598年)5月31日,日本陆军修改五式军服,定名为九八式军服。这两种军服有哪些不同之处,咱们来了解一下。

五式军帽

九八式军帽
一是军帽不同
昭和五式军服无论军官和士兵,都戴大檐帽,帽徽是用铜制作的。
九八式军服配发后,军帽改成战斗帽,实际上这种帽子的正式名字叫略帽,这就是二战题材影视剧中那些日军戴的帽子。这种军帽比较简便,扣在头上,方便戴在钢盔里面,夏季还可以加挂三块遮阳布。日本陆军为了节约资源,将九八式战斗帽的帽徽改成了布质。

昭和五式军服

九八式军服
二是军衔标志不同
昭和五式军服的军衔体现在肩章上,这种肩章与肩膀呈垂直状态,即立式肩章。
九八式军服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简便,因此取消了立式肩章,该军服的军衔体现在领章上。这种领章不大,不论官佐和士兵一律长4厘米,宽1.8厘米。为了区分军官和士兵,九八式军服军官的领章外形为平行四边形,士兵的领章为长方形。

三是兵种符号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各国军队为了识别不同兵种,在军服上佩戴不同的兵种符号,日本陆军也采用这种方式。五式军服的兵种符号体现在领章上,这种称为燕尾式的领章用不同颜色区分兵种。日军步兵、骑兵、陆航、炮兵等作战部队领章是燕尾形,而宪兵、军乐队和工兵等辅助兵种,他们的五式军服领章虽然也是用颜色区分,但形状是长方形。


九八式军服兵科章
九八式军服的兵种符号都呈M型,日本军队称作山形兵科章,它们的颜色与五式军服相同,不同之处是九八式军服这些兵种符号一律佩戴在右胸。

昭和五式军服的立领

九八式军服的折领
四是军服上衣的领子不同
昭和五式军服上衣采用立领,这种领子较厚,单层不能折叠,穿着的时候是立起来的。
九八式军服上衣的领子改为折领,这个大家并不陌生,中山装就是这种领子。两种领子相比,九八式军服的折领比五式军服的立领舒服,因为立领会限制颈部活动,长时间穿着会感到不适,所以九八式军服要改成舒适的折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