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频道举办的中国电影大数据之夜落下帷幕。
管虎、乌尔善拿下年度影响力导演奖,其他人也都来者有份,黑色幽默的奖,很罕见的组合。

一个《封神2》,一个《东极岛》,前者主义者,后者实罕见,都赚足了话题度。
上映之时的热度也确实全网最高,虽然都是负面的,如乌尔善恶心人的煤气罐殷郊,硬捧那尔那茜,少数民族至上,管虎不知悔改的放下枪的反思,他老婆梁静恬不知耻的自以为是,但正确的话骂厌恶的人,黑红也是数据。

就跟春晚的包饺砸一样,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我们骂一骂发泄下情绪就不要当真了,一旦认真,吃亏的是我们。

还是在金像奖连影片都凑不够,金马奖沦为村奖的情况下,依然是地主家的傻儿子,空有二代之名,没有二代之实。

经济跟得上,影视工业化不遑多让,中国电影的底子够厚,观众基数也大,市场也是全球第二大,人才虽不多,可撑起一个典礼还行。
影片数量全年更是不少,尽管烂片居多是常态,但好片好演员好导演的占比并不是很差,何况奥斯卡、欧三也不是每个奖都实至名归,要允许部分烂片得奖。

只晓得京圈、沪圈、西北圈圈地自嗨,只知道让满清遗老,大蒙古主义随便蹦跶,始终让国内的奖项处于大家都不白来的暗箱操作,“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奥斯卡最早的创始人路易斯-梅耶曾在书中写道:“我发现控制电影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发奖,如果给予他们奖杯和奖项,他们会拼死制作出我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我创立学院奖的原因。”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只要美国简单制定标准,全世界的电影人为了获奖就得迎合,美国在无形中控制了全球电影人的价值观走向,以及导演和制片人的创作思路与政治倾向。
如果国内的奖项好好做,不敢说接近奥斯卡,也能习得一二,一改国内内外宣拉胯的现状,可如今,只是一厢情愿的痴人说梦罢了。

尤其是六公主,本就是封建,黑历史一大堆,给《我本是高山》站台,毫无立场的夸各种演技辣眼睛的流量,他们有什么公信力,求真务实都做不到。

这糟糕的电影“盛世”,如他们所愿,但请以后不要再强行教育观众,让大家走进电影院支持国产片,不然xx就灭亡了。
不好意思,我们耳朵都听出茧了,老百姓的钱也是钱,想三七分成,找老爷们去,你挑的嘛,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