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诊所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成本上涨、医保受限、流量分散成为共识,诊所行业正从“规模竞争”迈向“价值共振”。

来源:诊锁界-共振计划
编辑:北玄
封面来源:pixabay

济南作为中医先贤扁鹊的故里,自古便是医道传承人心汇聚之地,如今更是山东基层医疗的核心枢纽。正以开放与创新的姿态,成为诊所行业理念碰撞、均资源聚合的共振场。
2025年10月29日,济南诊所年会在济南阳光壹佰雅高美爵酒店 3楼会议室举办。本次大会由诊锁界、诊锁学苑、中国美好医疗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济南市诊所协会会长邱波、原山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兴武、诊锁界创始人高哲先后为大会致辞,来自山东各地的超200名基层医疗行业和产业人士参会,会议尾声依然座无虚席。
会议现场大咖云集、高朋满座,来自市级相关协会负责人、政府相关人士、私立医疗机构创始人及中高管、诊所基层医疗机构创始人及运营管理层、民营医院等负责人及高管、基层医疗产业配套服务企业高管、医疗行业协会等代表、医生、护士等医疗服务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基层医疗的共振时刻。

17位医疗行业机构的创始人、高管、负责人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高质量的精彩分享,思想“火花”碰撞,经验方法交流,诊所为主的基层医疗各个领域的前沿议题在这里得到交流与探讨,为参会者带来一场思想洗礼与知识盛宴。
会议展区热闹非凡,诊锁界深度串联基层医疗相关产业链,正观元一、广慈医疗、医鲸喜-体医融合生活方式医疗连锁、和四方医生集团、漱玉医疗、开元红、敏医汇、博厚慧慈医疗、智联佳医智慧药房、亨博士儿医馆、推谷健康、锦章堂等诸多医疗配套领域及支持单位,携带众多好项目、好设备、好产品、好内容从医疗产业不同维度赋能基层医疗,助推诊所行业发展。

此次济南诊所年会紧紧围绕着“新周期下,诊所的突围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当诊所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成本上涨、医保受限、流量分散成为共识,诊所行业正从“规模竞争”迈向“价值共振”,重新洞察发展趋势与居民健康需求,再重构模式、升级经营,去拥抱数字化和融入生态圈,才能在变化中稳住利润、放大价值、穿越周期。

嘉宾分享:
韧性生长,创新突围

济南市诊所协会会长邱波出席大会并开场致辞。他表示,诊锁界做了一件特别符合行业这个阶段需求的一件事,能够主办本次济南诊所年会,将山东众多诊所团聚一堂,能够借助跨区域的智慧碰撞,为大家带来新思路、新方法以及信心,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找准定位,在创新变革中突出重围,共同打造规范、高效、有温度的基层诊所医疗生态。他认为当下济南医疗健康领域跟过去相比,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面对流量、医保、医生、品牌等种种现实的课题,只有做出改变,才能突出重围,这成为每一家诊所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原山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兴武致辞。对诊锁界举办的济南诊所年会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诊锁界是认清了当前的形势所在,更看清楚了行业转型关键点,把诊所行业志同道合的同仁们聚集在一起,这场年会不是简单的与同行相聚,是一次深度的高价值的行业认知和发展思路的在碰撞,这样的平台对基层医疗来非常难得。他结合近年来委健委发布的数据表示,济南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有超8000家,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扎根在各个社区、乡村,促成了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网络,形成了居民第一道健康防线。济南诊所从业者没有躺平,而是主动的创新,一批特色专科应运而生。特别是始终聚焦于自费医疗服务的诊所,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更让人惊喜的是,药店与诊所联动,专科与康复门诊,公立与社会力量协同与跨界融合,正在给基层医疗注入新活力。

诊锁界创始人高哲,就《2025诊所发展最新洞察与思考》做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中国诊所永远年轻,这代表一种希望、信念、韧性、活力、潜力。“强基层”可能才真正的开始,中医将成为全球医疗形态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中医是未来健康最大的消费场景,诊所是未来医疗的价值终端,只要活过当下的巨变期,在流量时代的尽头,是信任时代的开始,必将迈向一个更成熟的行业红利阶段。也对美好基层医疗6个维度的觉醒做了释义,在消费者、医护、支付、政府等中,要创造“美好医疗”,更容易穿越周期。首先从“精”开始,把有限的能力、资源、精力都聚焦在做深度做精细化做精美,未来大有可期。

医保飞检特聘专员李政莹,就《医保最新政策解读及如何迎接医保飞检》做专题分享。她着重说明,医保存在滞后性,不能有侥幸心理,因为产生过的历史记录都有数据轨迹,不可能更改,检查也不会只查当年数据,会彻底倒查。重点做了现场检查的注意事项和流程,山东依赖医保的医疗机构较多,一年也会经历几轮的检查,但大家对医保政策的解读并没有深刻理解。虽然医保的限制很多,但医保还是有很多机会,关键在于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医保。

开元红连锁诊所创始人赵连伟,带来《西医转中医+自费专病迭代发展》专题分享。他表示现阶段大量普通诊所的现状,还是存在诊疗手段泛滥成灾,药品的极度内卷,同时面临病人健康意识持续增强,门诊量持续下降,想开展线上诊疗,但线上运营有存在明显的不专业性。而对于大家热衷探索的自费专科现状也做出了肯定,专科疗效好,患者体验感好,口碑好,而且安全性高,还没有季节性,患者依从性也高,客单价也比较有优势,也强调未来的私人医疗最好是专科,而且是中西结合,但一定要培养专科人才,要重视线上线下的专业化运营,让诊所自动运转。

敏医汇市场总监田树婷,带来了《基层过敏诊疗从“无从下手”到“得心应手”》的专题分享。她总结到全国过敏患者超3亿,基数庞大,在基层诊所诊疗中,都会遇到很多孩子反复湿疹、咳嗽,常年或季节性的流鼻涕、打喷嚏等过敏症状,但久治不愈。过敏是小疾病,但有大困扰。而敏医汇,聚焦过敏专科,平台累计汇聚了60000+医生用户,比较垂直,作为学术性驱动型的平台,一直进行过敏学术的知识传播,经常开展过敏专科培训、专业科普,也能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学科建设方案,陪伴基层诊所一起去做小而精美的特色诊疗专科。

大唐仁康医疗创始人唐伟,就《应对医改,近5年对社区医疗经营思路调整和实践》做了专题分享。他表示社区医疗存在的挑战,在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问题、技术更新滞后等方面尤其突出。而经过提供上门服务,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与养老机构、学校等单位建立渠道合作,引入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技术,会有效解决这些挑战。不过,对于基层诊所,唐伟重点强调,一定要多出去转一转,跟着诊锁界去向优秀的机构学习,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会找到答案,但要想执行落地,一定要让自己的核心管理和执行团队也要出去学习交流,才会更快速的进化和落地升级。

正观学院创始人、荷草纪焕朵养连锁品牌联合创始人段文娟,带来了《生活化中医馆的闭环运营搭建》专题分享。她指出,山东不少基层医疗机构,过去多依赖政策与流量红利,缺乏长期运营规划与创新投入,对行业学习和模式迭代的重视不知足,曾经都很少愿意组织出来学习和改变,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融入行业,关注更多行业信息,主动去向优秀单位学习,甚至开始做很多创新探索。并且详细分享了诊疗+药食同源+文创的新中医服务场景和模式打造的方法路径,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客户更有有趣和美好的体验感。

广慈(山东)医疗创始人、山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社会办副会长陈京亮,就《社区医疗连锁的精细化运营管理》专题分享。他总结出传统社区过去粗放式运营方法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资源分配不均衡、服务效能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管理模式粗放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瓶颈严重制约了社区医疗连锁机构的发展质量与服务水平提升。在此背景下,推进精细化经营管理已成为社区医疗连锁机构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核心在于从“以治病为中心”的粗放模式,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精准、高效、人性化服务模式。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赖光强,就《商业保险与基层合作新蓝图》专题分享。他表示商保的力量非常雄厚,但基层如何才能与商保结合起来?其亲自参与制定了一个团标,用于引导商保更好与基层结合的落地实践。商保需要同质化、需要具备标准化,结合保险公司,高效运用互联网和AI健康工具,设计出专科诊疗的针对性服务包,能够直接给基层诊所带去大量高质量客户,以高效的诊疗服务质量,能一定程度解决流量稀缺目标客户不精准的问题。

博厚慧慈医疗创始人总经理张允冷,带来《应对全科普疾病量下行,如何加大数字化专科建设》专题分享。他表示针对基层医疗面临的盈利难、运营难、转型难的三大问题,博厚以数字化驱动专科建设的破局思路值得借鉴。以智能系统、电子化病例、AI工具、会员体系、全域精准营销等技术工具,加深分析患者的多维度数据尤其是多维度标签是关键,以门诊量和营收做导向,通过数字化不断提高效率,坚持精细化的服务体验,形成工具价值变现的诊疗闭环,更利于基层诊所的长期发展。

圆桌论坛:
合规筑基,专科破局

《面对当前困境,基层诊所如何穿越周期》圆桌论坛上,济南市卫健委基层卫生质管中心副主任&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社区医院执行院长孟祥敏、漱玉医疗总经理成颜亮、杏园春诊所创始人马震、山东和四方医生集团创始人池立东、潍坊锦章堂中医医院院长姜顺凯,5位嘉宾及主持人诊锁界联合创始人李轩仪做了交流共识。
面对当前困境诊所的经营策略提出了以下重点方向:
首先是合规与信任是基础,合规是底线,要解读政策监管要点,还是要以疗效和用户运营赢得信任;找准定位,加强交流,搭建平台,应结合数据精准运营,发展专科与健康管理,进行精准治疗;打造专科、更容易开展线上线下引流和建立私域,实现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