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甘肃民院 | 优秀校友李继宗—以诗歌照亮讲台,用真情培育学子

以诗歌照亮讲台【优秀校友 李继宗】用真情培育学子一位扎根陇原大地的诗人教师,用三十余年的坚守与才情,在课堂与诗行间书写育

以诗歌照亮讲台

【优秀校友 李继宗】

用真情培育学子

一位扎根陇原大地的诗人教师,用三十余年的坚守与才情,在课堂与诗行间书写育人篇章。他不仅以清澈深沉的诗歌作品享誉文坛,更是一位长期坚守教学一线的人民教师,其诗性的启迪与扎实的教学相融合,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李继宗,回族诗人,甘肃诗歌界代表性人物,2015年当选第二届“甘肃诗歌八骏”。1991年7月毕业于甘肃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系,现为甘肃省张家川县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大学时代开始在《飞天》等杂志发表诗歌,工作以后笔耕不辍,文学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芳草》《山花》《汉诗》等刊物,入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年度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歌年选》等选本,曾获李白诗歌奖、首届闻捷诗歌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飞天》杂志十年文学奖等。著有诗集《场院周围》(2007年)、《望过去》(2018年)等。

诗歌沃土 耕耘教坛

李继宗的诗作扎根于深厚的甘肃本土文化,极具地域特色,其诗歌追求在风格独具的同时,展现了甘肃诗歌的画卷、精神和理想。他曾动情地说:“从20岁开始,我就把读诗歌、写诗歌当作我最开心、最实际的生活。”对他而言,诗歌并非坚持,而是如同生命般自然的存在,它“自然,含蓄,简洁,动人,健康,让人爱,它是一条活脱脱的生命。”

这种对诗歌近乎本能的热爱与执着,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的教学工作中。他将诗歌的凝练、深刻与想象力带入课堂,让知识的传授充满了美感与启迪。

教学相长 诗意育人

作为一位教师,李继宗将诗人的敏感与洞察转化为对学生的细致关注。他或许不善高谈阔论,却能以真诚的态度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文学之魅。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开始尝试用文字表达内心,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他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世界,从熟悉的“农村场院”(他曾视之为自己的“国度”和“里程碑”)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与力量,这种引导务实而珍贵。

文化传承 服务地方

“甘肃诗歌八骏”是甘肃省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旨在推介本土优秀作家,提升甘肃文化影响力。李继宗作为其中一员,自觉肩负起传承地方文化的责任。

他的创作与教学活动,与甘肃国家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同频共振。通过诗歌创作和文学教育,他为传播甘肃声音、丰富陇原文化内涵做出了切实贡献。

低调耕耘 硕果累累

在李继宗身上,诗人的沉静与教师的朴实相得益彰。他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文学创作和教书育人的田野上默默耕耘。

他的存在,体现了基层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的典型风貌——扎根生活,服务本土,默默奉献。正如“诗歌八骏”评选所期望的,这样的举措激励了基层诗人的创作热情,保持了地方的文学水土。

李继宗的故事,是一位诗人教师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触动和文化的接力。在甘肃的教育园地中,他如一棵坚韧的胡杨,既深情吟唱着这片土地的歌谣,也用心守护着未来一代的成长。

通过将文学创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李继宗为我们展示了人文教师的一种精彩范本,其事迹值得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予以宣传和肯定。

来源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初审 | 凌霄

终审 | 云飞

发布 | 秋彦

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