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央视在报道中正式公开了我国第一代洲际战略导弹东风-5的主要参数。报道称,东风-5型洲际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1.2万公里,可以携带一枚300~4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导弹的圆概率偏差(CEP)在500米以内。虽然这个参数在今天看起来不算多出色,而且东风-5还是一种单弹头战略导弹,但是如果从40年前的眼光来看,那个年代咱们的洲际导弹就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说是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一点也不夸张。

所谓的“洲际战略导弹”主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洲际”,另一个是“战略”。其中,按照美苏在冷战时期制定的标准,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导弹才称得上“洲际”导弹;同时由于核武器是目前人类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所以可以携带核弹头的导弹才称得上“战略”导弹,而射程超过8000公里,同时还能携带核弹头的导弹,才称得上“洲际战略导弹”,本次央视公开的东风-5型导弹,正是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洲际战略导弹”,也被网友们戏称为是“全球包邮”的导弹。



洲际导弹至今依然是全球武器装备中的尖端武器,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镇国之宝,而且一直到今天,英国和法国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都没有自己的“洲际导弹”,其中英国是采购美国的“三叉戟2D5”,而法国自研的M5型导弹不具备“洲际”能力,从纯技术角度上说,全球至今依然只有中美俄三大国拥有真正的“洲际战略导弹”。

我国的东风-5型导弹最早于1965年立项研制,1980年首次进行全射程试射检测,而且在当年试射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1980年代苏联的SS-18“撒旦”导弹CEP在350~440米之间,我国东风-5导弹与其差异不大;当时美国的“民兵3”射程虽然也达到了12500公里,但是只能携带17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威力远小于东风-5导弹。所以综合来看,在1980年全射程试射成功,并开始正式装备解放军时,东风-5导弹的基本技术性能就足以和美俄的现役战略导弹相当,是真正的“世界一流”。

我国在当前情况下公布东风-5型战略导弹主要有两方面的意图:
首先,东风-5型导弹服役几十年,从现在的眼光看,该导弹在技术上已经落伍,且服役几十年设备也相当陈旧,需要被淘汰替换。早在2019年国庆阅兵时,我们就展示了新版本的东风-5B型导弹,如今还有消息称解放军已经开发了新式的东风-5C型导弹,和早期的东风-5导弹相比,东风-5B型导弹改用了分导弹头设计,可以携带3枚核弹头,一次性攻击3个目标,综合战斗力比东风-5提升3倍,而东风-5C则增加了闪避功能,能够有效穿透美国的NMD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东风-5导弹逐步退役,而退役之后其性能就可以对外公开。

其次,最近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不稳定,我国周边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大规模空军交火,美国则带领着日韩以及北约,频繁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炫耀武力,同时我国台湾地区局势也一直动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展示一下战略武器,同时展示我们维护地区和平的决心,在这个情况下,已经退役的东风-5型洲际导弹,无疑就是最好的展示样板。毕竟40年前我们就能制造并装备如此先进的导弹,那么现在中国的国力到底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这就很值得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去好好品味。

考虑到我国军工一直有“公开一代,装备一代,预研一代”的传统,既然现在公开了东风-5型导弹,说明我国的“国之重器”已经有了接班人,而且通过东风-5导弹反向推测不难确定,我国现役战略导弹的技术性能相比美俄现在的同类武器系统而言,只会更加先进!随着我国老一代武器逐渐退役并对外公开参数,以后我们还会品味到更多的“中国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