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面积取消赴日航班

一、骤冷的航线:从退改潮到航班削减11 月中旬的中日航线正经历一场罕见的 “寒潮”。截至 11 月 19 日,短短四天内

一、骤冷的航线:从退改潮到航班削减

11 月中旬的中日航线正经历一场罕见的 “寒潮”。截至 11 月 19 日,短短四天内已有 54.3 万张赴日机票被取消,相当于原预订量的 32%。11 月 16 日当天,退票量更是达到新订票量的 27 倍,创下 2020 年以来最大规模退改纪录。这场震荡的直接导火索,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言论引发的外交危机 ——11 月 14 日,外交部率先发布安全提醒,告诫公民 “避免前往日本”,直指其言论导致中日交流氛围严重恶化,文旅部随后跟进警示,市场恐慌情绪瞬间爆发。

二、航司应急:从免费退改到运力收缩

政策预警迅速传导至航空业。11 月 15 日起,国航、东航、南航等十余家航司密集出台特殊处置方案:凡 11 月 15 日中午前购买、12 月 31 日前出发的涉日客票,均可免手续费退改,覆盖东京、大阪等 16 个日本城市航线,里程兑换票亦包含在内。但退改政策未能遏制颓势,航司很快启动实质性减班:川航直接取消 2026 年 1-3 月成都往返札幌航线,国航将上海 - 大阪航线从每日一班砍至每周两班,重庆 - 东京航线缩减三成运力。航班管家数据显示,11 月 18 日赴日航班客座率环比暴跌 12.3 个百分点,取消率攀升至 13.4% 的五日峰值。

三、多重危机:安全焦虑的叠加效应

这场退订潮实则是三重信任危机的集中爆发,而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成为压垮信心的最后一根政治稻草。11 月 7 日,高市在国会答辩时公然宣称 “台湾有事” 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 “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 —— 这是 1945 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方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将涉台问题与集体自卫权关联,首次表达武装介入野心。

中方随即展开密集反制:11 月 13 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用五个 “严重” 定性其言论 ——“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直言 “14 亿中国人民对此绝不答应”;14 日,驻日大使吴江浩约见日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警告日方 “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将构成侵略,中方必将迎头痛击”;21 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致函古特雷斯,将该言论作为联合国正式文件散发,揭露其破坏战后秩序的本质。

此前,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的食品安全担忧已埋下隐患,日本气象厅 “特大地震预警” 让家庭游客却步,日航机长涉酒事件更暴露航空安全漏洞。而涉台言论彻底摧毁了政治互信,辽宁康辉旅行社总经理李晓春坦言:“80% 游客主动退团,大家担心局势升级危及安全,我们只能取消所有秋冬赴日团止损”。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的言论在日本国内也引发强烈反对。前首相石破茂批评其 “过一时嘴瘾,不顾外交后果”,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指其 “煽动危机为扩军找借口”,《东京新闻》社论更直言其言论 “无异于公开表示不惜同中国开战”。

四、市场转向:替代目的地的 “暖春”

中国游客的出行需求并未消失,只是转向了更安全的选项。去哪儿数据显示,韩国已跃居出境游热门榜首,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目的地咨询量上涨 20%。泰国旅游局趁热推出 “安心游” 项目,俄罗斯更宣布将对中国游客免签,争抢这部分 “溢出客源”。反观日本旅游业,高知县温泉旅馆单日接到 450 单退订,冲绳民宿业主担忧业绩 “腰斩”,曾经的 “黄金航线” 利润支柱正在崩塌。

五、信任重建:比航线更难修复的纽带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航线此前正处于复苏高峰,今年累计客流量已恢复至 2019 年的 110.8%。这场骤冷警示我们:旅游繁荣从来依赖安全与信任的双重基石。正如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川村范行所言,高市的言论 “等同于向中国预告战争”,而 54 万张退掉的机票,本质是 54 万个 “被暂停的信任”。若日方拒不收回错误言论、持续破坏政治基础,即便未来航班重启,市场信心的修复恐怕仍需漫长时日。

你若喜欢,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