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位中小企业老板聊天,听到最多的抱怨是“成本压不下来,效率提不上”——订单多的时候赶不出来,订单少的时候员工闲得慌,车间里物料堆得到处都是,想改善又怕投入大、不落地。其实,管理创新从不是大企业的“专利”,那些藏在生产细节里的优化,反而能帮中小企业花小钱办大事,这一点,不少找过天行健咨询的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

精益生产管理
很多中小企业总觉得“管理”是虚的,不如买台新机器实在。但实际上,不少企业的效率瓶颈,根本不是硬件问题,而是流程里的“隐性浪费”:物料从仓库到机器要绕好远,工人找零件就要花半小时;机器换个模具得停工大半天,明明能提前准备的工具却没人管;产品出了问题不知道在哪道工序错的,只能全流程返工。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买了新设备,也还是“忙而无效”。

中小企业工厂
深圳有家做汽车配件的小厂,去年还在为订单交付率不足80%发愁。车间里零件乱堆,换模要花3个多小时,工人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却总完不成任务。老板起初想咬咬牙买新设备,后来经人介绍找了天行健咨询。顾问团队没搞“高大上”的方案,而是驻在厂里跟着工人上下班:先跟着物料员走了一天,画出搬运路线图,把经常用的零件挪到机器旁,省了每天两小时的来回搬运;再教班组长写“作业指导卡”,把每个工序的步骤、时间、注意事项写清楚,新人来了也能快速上手,减少返工;还在车间挂了块白板,标注每个订单的进度,谁都能看懂哪步慢了、该补什么。
刚开始工人有点抵触,觉得“多此一举”,但慢慢发现,不用再到处找零件了,换模时间缩到1小时以内,加班少了,工资却没少。几个月下来,工厂交付率上去了,浪费的原材料也少了,老板说“原来不是人不行、设备不行,是管理没跟上”。

中小企业工厂
其实中小企业搞管理创新,不用追求一步到位。先解决眼前的小问题:梳理一个混乱的流程,规范一个工位的作业,减少一笔不必要的浪费,都是进步。如果自己摸不清方向,找像天行健这样懂一线的团队帮着诊断,比盲目投钱买设备更划算。毕竟,能让现有资源用得更顺、更省,才是中小企业降本增效的“稳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