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手机赋予灵魂,解码年度超旗舰荣耀Magic8的AI自进化探索

作为今年行业性能最强的旗舰手机之一、同时也是业内首款自进化AI原生手机,荣耀Magic8系列到底能给用户带来怎样不一样的

作为今年行业性能最强的旗舰手机之一、同时也是业内首款自进化AI原生手机,荣耀Magic8系列到底能给用户带来怎样不一样的体验?

文|游勇

编|石兆

各手机厂商扎堆发布旗舰新品,让今年的10月变得异常热闹和拥挤。但从这些密集的新品发布中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家不约而同都在以影像(2亿像素)为卖点,以及强调对标iPhone。

反而荣耀是其中最独立独行的一家,虽然也有2亿像素的影像和强悍的性能,但荣耀把发布会的重心更多放在了AI上,将最新发布的Magic8系列定位为“自进化AI原生手机”,希望能跳出旧有赛道的参数内卷,给行业开启一条AI终端的演进新航线。

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荣耀就提出了全新的阿尔法战略,宣布将从一家智能手机公司,走向一家AI终端生态公司。外界好奇的是,作为今年行业性能最强的旗舰手机之一、同时也是业内首款自进化AI原生手机,荣耀Magic8系列到底能给用户带来怎样不一样的体验,以及这个战略的背后AI终端又将迎来怎样的演进之路。

01

当AI成为搭子,手机开启进化之旅

在AI的大潮之下,硬件厂商都在探索AI智能体的最佳硬件载体,从耳机、眼镜、PC,不一而足,但作为用户最广、日常使用最频繁的手机,被不少人看来是AI应用的最佳载体。尤其是随着端侧大模型快速推进,AI手机正在带来了很多超乎以往的体验。

荣耀最新打造的自进化AI手机智能体——YOYO,就给用户描绘了一幅智能体时代,自进化AI原生手机的美好场景。

比如当你出游时,YOYO智能体可以一句话帮你订机票、安排行程,或者直接帮你在网约车平台打车,YOYO会自主调度高德、滴滴等应用,完成打开App、修改地址、选择车型、下发或取消订单,无需手动操作。到了美食一条街,YOYO可以根据你的喜好推荐附近的美食,也可以一键参加餐馆的收藏打卡活动。甚至在你入住酒店后,可以用YOYO对准房间里的Wi-Fi信息牌,用语音发一句指令“帮我连接这个Wi-Fi”,手机可以自动连上,不需要做任何其他操作。

比如当你想在双十一购物时,YOYO智能体在通过看图片或者直接看实物,找到相应的产品,不仅可以找到购买链接,还能帮你进行全网比价,甚至能主动领优惠券,直接帮忙下单,YOYO智能体在其中实现了从识别到意图理解,最终调用工具进行执行的完整过程。

比如当你在工作时,可以一句话让YOYO帮你制作一份趋势洞察报告,YOYO可以后台执行,并在做好后发送给你。

拍照是AI应用最频繁也是最深入的场景,这一代Magic8 Pro搭载了2亿夜神长焦,影像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而YOYO的拍照搭子,推出了灵感帮拍功能,通过荣耀自研的AI姿势推荐算法,可以结合用户的场景推荐最合适的拍照姿势。

相比于把AI当成一个冰冷的工具或者助理,荣耀将YOYO形容为能够随时提供帮助、充满温情的“搭子”。

不同以往预设规则的AI,这个“搭子”具备可进化的能力,不仅能够自主识别意图、拥有记忆、调用工具来执行任务,而且通过强化学习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越用越智能。今年7月,Magic V5支持的自动执行场景只有200多个,到10月份发布Magic8时,覆盖的场景达到了3000多个。

这种技术特性带来的是手机体验底层逻辑的变革,以前手机出厂那刻就是体验临近终点,但现在AI自进化能够不断学习用户的行为数据,更加懂用户,体验也更加个性化。

“我们今天带来的不是一台更强的手机,而是一台活着的AI手机。”荣耀CEO李健说,它为手机注入灵魂,让AI不再是被圈养的宠物,而是能够自我进化的伙伴。

而荣耀Magic8系列的自进化传递了三个层面的内涵。

首先是自进化的硬件,手机硬件不再是固定的性能参数,而是能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实时学习和分析,预测用户的使用需求,从而提前进行资源调配和性能优化,让硬件释放超越参数本身的更大潜能。比如,手机可以精准地识别出用户是在聊天、看直播,还是看资讯,并根据场景,来调动适配的软硬件资源,从而获得更为流畅的使用体验。

李健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荣耀的软硬件协同优化,把硬件潜力榨到极致,就像提升得房率,可以把100平米房子的使用面积做到90平。

其次是自进化的操作系统。在多模态感知大模型和YOYO智能体的加持下,MagicOS 10不仅能自主思考并调用工具自动执行,也能结合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情境,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上述提到的各类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就是操作系统自进化的充分体现。

荣耀在发布会现场也演示了MagicOS 10对21点游戏的学习过程,从一开始对游戏规则一无所知,到通过十几分钟与程序的数万场对打,MagicOS 10里的智能体通过强化学习,胜率从0%提升到了44%,达到了专业水平,完成了自我进化。

再者是自进化的生态。割裂的应用生态和系统,使得用户依旧需要在不同应用中频繁切换界面,而荣耀Magic8系列不仅通过AI对底层系统的重构打通了系统内的应用,也打通了包括鸿蒙和iOS生态在内的外部壁垒。搭载这些系统的设备都可以加入荣耀信任环,实现智能体跨端智联的革命性体验。尤其是跨苹果生态,Magic8系列可与MacBook 实现“素材拖拽”、与iPhone同步验证码、与Apple Watch共享邮件,解决 “双机党频繁切换设备”的麻烦。

甚至为了适应AI时代手机自进化的需要,荣耀改变了过去AI应用单纯由厂商来主导的局面,把手机和系统自进化的权力交给用户,推出了YOYO许愿池计划,用户的需求可以一键直达荣耀的产品核心团队。同时,这些优质的建议会通过荣耀的“MagicOS月月焕新计划”,以OTA的方式快速落地,让用户参与塑造手机的成长过程,增强情感连接。

除了与用户的线上连接,不久前,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在深圳开业,《新闻联播》在关于“首发经济”的报道里将其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与传统的手机旗舰店不同,这里被定义为“AI终端生态全球会客厅”,通过连接消费者、创意者和产业伙伴,将其打造为“阿尔法战略”能够真实体验的落地平台和创意的碰撞交流平台。

02

自进化背后,是一场技术高峰的攀登

自进化背后,荣耀已经建立了手机智能体应用的完整架构。

其基座是荣耀自研的端云结合的魔法大模型矩阵,涵盖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融合、语音等多个技术领域。其中端侧MagicVL多模态大模型扮演着智能体“端侧大脑”的角色,提供了强大的图像理解能力;MagicGUI作为“操作执行器”,将MagicVL的智能转化为具体的APP操作,两者协同构建了荣耀端侧智能技术底座的核心,实现了高效能的AI部署。

端侧大模型的优化是实现大模型在手机应用的关键。相比于云侧大模型,端侧大模型无论是从响应速度、调用成本还是用户隐私上,都有着显著的优势。但端侧大模型对手机的算力、存储和能耗是个巨大考验。

荣耀Magic8系列不仅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和7000mAh的新一代青海湖电池,给AI能力的发挥提供了产品基础;同时也通过一系列技术的优化,推动端侧大模型的落地。

比如荣耀联合高通采用了端侧低bit量化技术,通过压缩模型的参数,在保持模型精度的同时,将端侧模型的存储空间压缩了30%,推理速度提升15%,功耗下降20%。另外,荣耀也通过新一代向量化检索技术,将多模态数据编码为稠密向量,构建语义层高效索引,检索性能提升400%。这两项技术也使得在手机端构建个人知识库变为现实。

比如完全由端侧大模型驱动的AI追色功能,用户可以将喜欢的色彩模式保存到AI追色模板,AI会理解原图片、智能提取色彩模板,然后对新图片精准分割智能匹配,最后完成色彩迁移和智能映射。

而MagicGUI多模态大模型是实现YOYO多智能体协同进化的核心。这个只有7B参数的模型,通过继续预训练和强化微调进行迭代创新,其智能体的多模态感知与自动执行规划能力,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基于GUI的AI智能体,能让AI学会用手机,理解复杂的UI交互。其本质是通过模拟点击,代替用户进行图形界面操作,而不是需要调用API接口来完成应用之间的交互。

这也是目前国内手机厂商的主流做法。相比于调用API接口,GUI大模型的思路不仅能快速扩充智能体的能力边界,提高兼容性,而且第三方应用厂商也不用担心数据归属和用户隐私的问题。

另外,智能体要实现跨应用的执行,尤其是现在从单一智能体的执行向多智能体协同升级,背后依赖MCP生态的构建。

荣耀Magic8 Pro首次引入系统级MCP架构。这是一套AI与系统深度互联的“万能控制协议”,除了能让YOYO能直接操控系统级应用,也能够通过MCP协议与外部应用打通,目前荣耀已经接入了超过100家头部应用生态,深度打通系统底层超过80%的高频场景,接入超过4000个生态MCP和生态智能体。

正是在VLA大模型-MagicGUI、端侧VLM模型-MagicVL、系统级MCP架构、个人知识库跨端记忆等8项能力的支持下,YOYO智能体通过关联理解、推理学习,将用户投喂的多模态内容,转化为可推理、可行动的个人知识,并在 AI Agent 和操作系统调用时随时响应,让传统操作系统真正进化为数据驱动、不断丰富、自我进化的AI操作系统。

03

荣耀打开的新局,会是行业的未来吗?

如今,几乎每家主流厂商都已经提出了自己的AI战略规划,核心都是先从系统应用的单点AI化,最终向AIOS进化。

比如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展示的能力集中在实时翻译、写作辅助和通知摘要,更多将生成式AI来处理文本信息。谷歌不久前发布的Magic Cue让人眼前一亮,它的核心能力是将应用、邮件、截屏、备忘录等信息关联起来,在用户主动搜索之前提供给用户。比如当朋友发短信询问你的航班何时抵达时,Magic Cue会自动读取航班信息,并在对话中提示到达时间。用户只需点击即可将其添加到回复中,无需离开聊天窗口。

但从苹果和谷歌的终端产品对AI的应用来看,多少有些保守。荣耀将Magic8系列定位为“自进化AI原生手机”,这个听起来颇为拗口的概念,其实藏着荣耀对AI终端从软件到硬件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思考。

说到AI手机,很多人的脑海里或许会有一定的认知,比如里面装了个大模型,多了个AI助手。但荣耀为何加了原生和自进化?

“原生”其实突出的是一个新物种,它与过去在智能手机上叠加一些AI算法和AI功能不同,它是为新一代生成式AI的技术范式而生,无论是系统运行架构还是产品交互方式,都是跟传统的做法有了巨大的差异。

而之所以在前面加一个“自进化”的定语,突出的是这一代新物种的核心能力,这也是AI原生的一个必然结果。手机上的AI能力不再是预设规则的被动响应,而是会通过不断学习你的个人数据和行为信息,真正让手机越用越懂你。

从阿尔法战略的提出,到荣耀400、Magic V5、Magic8等多款AI新品的落地,荣耀的AI手机演进之路正在给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反内卷创新范本。

今年8月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指导意见中专门提到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手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荣耀的AI战略不仅在紧跟国家政策指引,也在引领行业探索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形态和进化路径。

李健将智能手机的进化划分了三个时代:第一阶段是由iPhone开启的智能手机时代,第二阶段是由Magic8开启的AI Phone时代,第三阶段则是机器人手机ROBOT PHONE时代。

“荣耀Magic8可以视为Robot Phone的前身,为未来AI终端生态埋下的种子,而Robot Phone则可以看作是未来版的Magic8。”李健说。

从Smart Phone到AI Phone,再到Robot Phone,这是一条清晰的AI终端形态演进路线图。AI Phone通过端云结合和多智能体的协同,让手机不仅具备了跨系统、跨生态的自主感知和执行能力,同时凭借其强大的记忆能力,让智能变得可进化、个性化,甚至通过多模态大模型的进步,实现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沟通。

而即将在2026年亮相的荣耀Robot Phone虽然还是概念机,但给行业提供了一个AI终端的思考范本。相比于在原有产品上小修小补,Robot Phone非常大胆地设计了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摄像头,就像一个灵活的机械臂,极大扩展了手机的应用空间,这意味着手机在朝着具身智能迈出了关键一步,也将让外界看到通往AGI的可能。

无论最终的AI终端是否真如荣耀所设想的那样演进,但至少目前看来,业内还很少厂商像荣耀一样,有着清晰的演进思路和产品落地路径。正如CCS Insights的首席分析师Ben Wood评价,凭借”阿尔法战略”,荣耀正通过构建跨终端开放生态,进一步推动终端设备智能化跃迁,展现超越同类中国厂商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