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历史最无情父爱:刘邦踹亲生儿女下马车,是冷血自私还是政治智慧

虽然觉得这事挺离谱的,但又感觉这事符合刘邦的性格,他做得出来。按史书的记载,刘邦的性格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

虽然觉得这事挺离谱的,但又感觉这事符合刘邦的性格,他做得出来。

按史书的记载,刘邦的性格是: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他待人宽厚仁慈,喜欢施舍,心胸开阔,常常有着远大的志向,不从事普通百姓的生产劳作。

但刘邦经常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比如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这也被很多现代人认为是流氓。

刘邦还喜欢在洗脚的时候接待客人,郦食其第一次见到刘邦,刘邦就在洗脚,郦食其讽刺刘邦,刘邦直接就破口大骂,郦食其说刘邦对待长者不礼貌,刘邦立即就道歉改正。

我倒是觉得刘邦是真的洒脱,性情真实,他不在乎荣辱,也不在乎面子,撒尿看起来是恶作剧,实际上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顾忌。

刘邦

当有人指出刘邦的错误,刘邦立即改正,这个认错态度真诚,哪怕他当了皇帝也是这样。

刘邦还曾经坐在御史大夫周昌的脖子上,问周昌他是个怎么样的皇帝,周昌说:你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刘邦听了不仅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

刘邦显然是跟周昌在开玩笑,他也没有计较周昌骂他的话,因为他明白周昌是一个直臣。

这就是刘邦洒脱,真诚。

刘邦这个人仿佛天生就懂政治,他在政治上简直就是无师自通的能人,尽管在军事上打不败项羽,但刘邦依靠政治优势击败了项羽。

刘邦的一对儿女

刘邦把自己儿女踹下车这事,如果是真实存在的历史,我认为并不奇怪。

首先,当时是刘邦逃命的时候,任何人在逃命的时候,都会很慌张,都会不顾一切,刘邦也一样,恨不得长了翅膀一样逃走。

当他遇到自己儿女的时候,刘邦首先想到的不是儿女的安危,而是会不会拖累自己,从道德上讲,确实很不道德。

但是,不要跟政治人物讲道德,刘邦是来逃命的,如果因为救了自己的儿女,而让大家都没命的话,确实得不偿失。

刘邦特别理智,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可否认,带上儿女比不带儿女更安全。

史书没有记载刘邦逃跑时有几匹马拉车,有可能是一匹,两匹或者四匹,马在极速奔跑时是很累的,车上已经有夏侯婴和刘邦两个人了,现在又增加两个孩子的重量,马的负重更多了,负重多了就跑不远,这是肯定的。

乱世之中

刘邦在逃命的慌张之下,为了自己的安全,就狠心把儿女踹下车,行为很冷血,结果是对的。

夏侯婴好几次停下来,把孩子抱上车,刘邦很生气,在那个情况下,夏侯婴不听他的命令,刘邦有十多次想杀夏侯婴,但最终没有。

刘邦最终能脱险,一方面是运气好,另一方面是夏侯婴驾车的技术很好。

但凡在路上车马出一点点的故障,刘邦就有可能逃不了。

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虎毒都不食子,刘邦却干出这么禽兽不如的事,实际历史上父子相残的多了去了。

春秋时期,楚成王之子商臣逼着父亲自杀,自己坐了王位;晋献公则残忍地派人追杀自己的儿子。

刘邦把儿女踹下车

汉朝中期,汉武帝和太子刘据分别发兵相互攻杀;

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被儿子刘劭发动政变杀害。

唐朝时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软禁唐高祖,不到一个月,唐高祖就退位让贤。

像这种父子相残杀或争斗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在权力和生死面前,亲情不值一文。

这并不是刘邦是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只是说在刘邦在那种情况下,为了自己活命的机会更多一点,放弃了儿女活命的机会。

这是个选择题,如果让你选择,你就不会跟刘邦的选择一样吗?

我是不相信的,千万不要低估人性,也不要高估人性,在生死面前,人真的是可以不顾亲情的,别说古代,现在也有。

刘邦不是个好父亲

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刘邦这个行为就是禽兽;

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刘邦这个行为是理智的;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刘邦这事办得不地道,对不对另说。

角度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从刘邦本人的角度出发,只要自己安全,任何人与东西都是可以舍弃的,包括儿女,还包括夏侯婴。

刘邦的儿女可以牺牲,但刘邦不能死,儿女没了还可以生,刘邦要是死了,天下都是项羽的,他所建立的那个政权八成也保不住。

刘邦是政治家,他只是做了政治家的选择,不要用道德的观念去评论政治家,标准都不同。

刘邦是个成熟的政治家

从刘邦的人生来看,他不是一个好父亲,生了儿女基本上从来不教,一直都是吕雉在带孩子;

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刘邦起兵前很少在家里待,经常在外面混,起兵后几乎没回过家,极少与吕雉在一起,还在外面纳了妃子。

但他是一个好的政治家,是一个非常成熟、稳重的政治家。

正因为刘邦如此,所以他才能成功。

反观项羽,妇人之仁,才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