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每月贴儿子 3000 退休金,中秋连个车座都没我的份?62 岁阿姨的反击太清醒

我今年 62 岁了,老伴去世的早,一个人守着老房子过日子。我在国企干了一辈子,退休以后每个月能有 5000 块钱的退休金

我今年 62 岁了,老伴去世的早,一个人守着老房子过日子。我在国企干了一辈子,退休以后每个月能有 5000 块钱的退休金,说不上富裕,但足以让我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

儿子小伟在城里安了家,娶了儿媳妇小卉,我还有个 6 岁的孙子然然。这个小家伙每次和我视频都奶声奶气的喊着 “奶奶”,喊得我心都快化了。

还记得然然刚满月那会儿,小两因为平时的花销愁眉苦脸,两个人盘算着:房贷 8000,车贷 3000,再加上孩子的奶粉尿不湿等日常花费,一个月的工资满打满算也就是刚刚够。

我看不得他们为难,主动拍板:“以后我每月给你们打 3000,你们好好带孩子,别委屈了娃。”

这钱一打,就是整整四年。只要每个月 5 号退休金到账,我第一时间就给他们转过去,从来没有拖延过。然然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又额外填补了 2000 元帮忙交的学费;

小卉她说想报瑜伽班锻炼一下身体,我又悄悄给她转了 1500元;就连小伟换手机,都是我掏钱买的 —— 我就想着,年轻人打拼挺不容易的,我能多帮衬他们点,就能为他们减轻一点负担。

再看看我自己呢?菜市场里专挑打折处理的青菜买,衣服穿了快3年,洗得都发白了还舍不得扔;就算感冒发烧浑身难受,也硬扛着不去医院,总想着能省一分是一分,多留点钱给孙子将来用。

身边老姐妹们见了都劝我:“你呀,对自己也太抠门了!这辈子不能总为儿女活着,也是时候为自己活一次了。” 我每次都笑着摆摆手回道:“都是一家人,说那些见外话干啥呢?孩子们日子过得顺顺当当的,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那时候的我,以为只要我掏心掏肺,就能换来一家人的热热闹闹。直到去年中秋,一盆冷水彻底浇醒了我。

7 座车坐满了亲人,唯独漏了我

中秋节的前一周,我翻着日历在心里想:然然总是念叨 “奶奶,我想看看大海什么样”,正好等到过节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去海边玩儿玩儿,热热闹闹的多好呀。

晚上八点,我特意等小伟下班,拨通了电话,语气里藏不住期待:“小伟啊,中秋咱去青岛怎么样?然然不是想看海吗?我查了天气预报,那几天都是晴天。”

电话那头没有立马接话,几秒钟后是儿媳小卉的声音,有点不情愿的说道:“妈,中秋我们已经安排好出门了。”

我心里一喜,连忙问:“去哪呀?要不要我提前收拾然然的衣服?”

“去周边自驾游,” 小卉的声音顿了顿,才慢悠悠说,“我弟一家也去,租了辆 7 座车,刚好坐满 —— 我们三口,加上我弟四口,正好七个人。您这次就别去了吧,下次再带您。”

“下次”?这两个字像针一样扎进我心里。

我握着手机,手指都在发抖。7 座车,他们一家三口加小卉弟弟一家四口,不多不少正好七个人。从头到尾,他们规划行程、订车票、查攻略,就没想起过还有我这个每月补贴 3000 块的妈。

心里那股子说不出的憋屈,堵在嗓子眼儿里,又烫又闷,像有东西卡着似的难受。当时我真想对着电话问问他们:“我每月贴你们 3000 块,怎么出去玩就没我的份?” 甚至想哭一场发泄一下,可话在嘴边停留了好久,最后只是挤出个轻飘飘的 “嗯” 字,什么也没说出来。

挂了电话,我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路灯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映得影子孤零零的。桌上还放着我给然然织了一半的毛衣,毛线球滚到地上,像我那颗凉透了的心。

我突然想起,清明他们说回娘家扫墓,五一说然然要上补习班,春节说要陪小卉父母 —— 无数个 “下次”,从来没有真正兑现过。

我掏心掏肺四年,每月 3000 块从未间断,可在他们眼里,我终究是个多余的人。

03 停止补贴的第 28 天,他们慌了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合眼。不是难过,是突然清醒了:我的付出,早就成了他们的理所当然;我的委屈,在他们眼里不值一提。人老了,不能太卑微,付出得有底线,善良得带点锋芒。

第二天一早,我把手机里的转账提醒删了。当月的 3000 块,我没打。

起初几天,小伟和小卉没任何动静,仿佛我这个妈不存在。直到第 10 天,小伟的电话打来了,语气带着点不耐烦:“妈,退休金是不是发了?怎么没转钱过来?然然的兴趣班该交钱了。”

我靠在沙发上,语气平静得连自己都惊讶:“最近身子不太舒服,头晕心慌,钱留着去医院检查,先不打给你们了。”

小伟哦了一声,说了句 “那您多休息”,就匆匆挂了电话。没有一句关心,没有一句问候,满脑子都是 “钱怎么还没到账”。

那一刻,我彻底断了念想。

我开始学着为自己活:报了社区的广场舞队,每晚和老姐妹们跳跳舞、扯闲篇,比在家孤零零待着热闹多了;路过服装店,给自己买了件藏蓝色的羊绒衫,穿在身上暖烘烘的,这是我十年来第一次买新衣服;

每周去菜市场买两次排骨,炖一锅汤,慢慢喝,再也不用想着 “省给孙子”;看到旅行社的云南双飞七日游,我当即报了名 —— 年轻时就想去丽江,总等着儿子陪,现在不等了,我自己去看风景。

云南的风景真治愈。洱海的水蓝得像宝石,丽江古城的石板路踩上去咯吱响,玉龙雪山的雪在阳光下闪着光。我每天拍照片发朋友圈,老姐妹们点赞评论,比小伟小卉的问候还热闹。

小卉偶尔会在微信上问一句 “妈在干嘛”,我把旅游照片发过去,她只回了句 “妈您真潇洒”,就没下文了。我知道,她不是关心我,是惦记着我的退休金。

直到停止补贴的第 28 天,小卉的电话突然火急火燎地打过来,嗓门都拔高了:“妈!您在哪呢?快转 2 万块给我们!然然兴趣班交年费,房贷也到期了,我们手头一分钱都没有了!”

04 一句话戳破真相,我只为自己活

那会儿我正躺在洱海边的客栈里晒太阳,听着小卉焦急的声音,心里异常平静。

“小卉啊,” 我慢悠悠地说,“我还在云南呢,退休金都花在旅游和买东西上了,没多余的钱给你们。”

“不可能!” 小卉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您每月 5000 块,以前每月给我们 3000,现在不给了,怎么也该攒下几万块吧?您是不是故意不给我们?”

我忍不住笑了,笑声里带着释然:“以前那 3000,是我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我吃打折菜,穿旧衣服,生病硬扛,就是想让你们过得轻松点。可你们呢?中秋出去玩,7 座车坐得满满当当,唯独漏了我这个每月补贴你们的妈。”

“我 62 岁了,还能活多少年?以前总想着帮你们扛,可谁来心疼我?现在我不想省了,我要自己花。报班、买衣服、旅游,每一分钱都花在自己身上,我花得舒心,花得踏实。”

电话那头突然没了声音,静得能听到呼吸声。过了好半天,小卉才小声嘀咕:“妈,您以前不是说,您的钱以后都是我们的吗?”

“过去是我傻,” 我语气坚定,“现在我想通了,我的钱是我辛苦一辈子赚来的,我得留着养老。我帮得了你们一时,帮不了你们一辈子。你们年轻,有手有脚,好好工作,合理规划开支,日子总能过下去。”

“至于我,以后不会再每月给你们打钱了。然然我还是疼,但只会偶尔给买件衣服、买点玩具,不会再把我的退休金当成你们的‘固定收入’了。”

说完,我挂了电话,看着眼前的碧海蓝天,心里亮堂堂的。没有生气,没有怨恨,只有一种 “终于为自己活” 的轻松。

05 晚年的幸福,从来不是围着子女转

从云南回来后,我又报了书法班,每天上午练字修身养性,下午跳广场舞,晚上看看电视剧,日子过得充实又自在。我的退休金,除了日常开销,还攒了一部分当应急钱,万一以后生病,也能自己承担,不拖累子女。

没过多久,小伟带着然然来看我。小家伙一进门就扑过来搂着我的脖子,奶声奶气地喊:“奶奶,我好想你!你怎么不来看我呀?”

我摸摸他的头,笑着说:“奶奶最近忙着练字跳舞,等有空了就去看你,还给你带好吃的。”

小卉也跟着来了,手里提了一袋水果,脸上有点挂不住:“妈,中秋那事儿是我们不对,没顾及您的感受,您别往心里去。以后我们出去玩,一定带着您。”

我接过水果,笑了笑:“我没往心里去。你们真心想带我玩,我自然高兴;要是不想带,我自己出去玩也挺好。”

小卉低着头,声音小小的:“妈,我们知道错了,您还是每月给我们点钱吧?然然的兴趣班、房贷,压力实在太大了。”

我轻轻摇了摇头:“小卉,不是我狠心。你们得自己学会扛事儿。我年轻的时候,比你们还难,工资低,要养老人还要供小伟读书,不也熬过来了?你们现在有房有车,比我那时候强多了。省着点花,日子总能过下去。”

小伟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眼神里满是愧疚。我知道他们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但慢慢就会懂:我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不想再用金钱维系感情。真正的亲情,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互相惦记、彼此尊重。

现在的我,再也不是那个围着子女转的 “老保姆” 了。我会给自己买漂亮的衣服,会和老姐妹们去周边旅游,会炖一锅排骨慢慢享用,会在阳光好的下午练字、喝茶。每月 5000 块退休金,我花得舒心、花得自在。

偶尔刷到有人说 “父母的退休金就该补贴子女”,我总会想起以前的自己。其实,父母的爱不是无止境的付出,子女的孝也不是理所当然的索取。

人老了,最该明白:晚年的幸福,从来不是围着子女转,而是守住自己的退休金,守住自己的健康,守住自己的快乐。

你对自己好一点,日子才会对你好一点。这,就是我 62 岁才明白的道理。